中国农业机械研究院待遇如何?(中国农业机械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中国农业机械研究院待遇如何?(中国农业机械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中国农业机械研究院待遇如何?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中国农业机械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中国农业机械研究院待遇如何?

2、中国农业机械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3、中国农业正在进入“机器换人”时代

中国农业机械研究院待遇如何?

中国农业机械研究院待遇如何?

刚入职的工资主要看你什么岗位了 如果是研发类的岗位,一般不到8万也差不多了 分房子的待遇,别说是研究生,博士都没有的

大型农业机械在农村使用率有多高?

各省份农机需求差异

大型农业机械在农村使用率有多高?

我国的农机市场区域化特征明显。东北三省、新疆、内蒙古等地天然的地理优势,使其成为国内主要的农业大省和农业水平发展较高地区,农村人口人均耕地面积在20亩左右,因此这些地区对农业机械的主要需求趋向于大型化、智能化,偏向高端市场。而内地农业省份人均耕地面积不到6亩,伴随土地流转、集约化的发展,便形成了大型机械天然的由东北、新疆、内蒙古向华北平原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长江中下游地区(江苏、上海、安徽、湖南、湖北、江西)的转移。

同时,东北、新疆、山东、河南等地已开始了农机需求的转型升级,这些走在农业机械化前列的省份在未来几年会淘汰大量二手产品,这些二手农机又会有一大部分进入次级流通市场。

各地区机械化水平存在差异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过程体现了与中国农村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相适应的有别于经济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的特点,这就是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平衡性。由于我国地理条件与气候条件的差异,存在着土地相对稀缺与农村劳动力过剩,且农村人均投入水平较低,存在着地域间的差别等因素决定了中国农业机械化的过程在全国不同区域、不同生产条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等条件下,将体现出不同区域的发展特点。

我国一些经济较发达区域,农业生产水平较高,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农民对农业机械的购买数量较多,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相对较快;而相对于我国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来说,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慢,农机拥有量少,农业生产水平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根据2013年《全国农业机械化统计年报》显示,目前我国只有10个省份的机械化水平在70%以上,还有6个省份低于40%,云南、贵州不到20%。

标签: 中国农业机械

中国农业机械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中国农业机械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资料图

中国农业机械一直面临“无机可用”、“无机好用”、“有机难用”的困境,如何通过改革解决该问题?政府应该用好农机补贴这个杠杆,让市场机制来发挥核心作用,激励农机企业去竞争与技术创新,不能让已进补贴目录的企业不思进取。

补贴要从过去的补购买慢慢过渡到补使用,发放农机使用券,让农民用脚投票,农民愿意使用谁的产品,谁就可以获得补贴,要通过补贴政策的调整来激励企业提升农机创新水平与服务水平。

1月5日,农业部印发《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提出,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种养加全面机械化取得显著进展,区域协调共进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

随着中国农村劳动力成本的飙升,易用好用的农机设备有很大的市场空间,比如摘棉花机、采茶叶机等。由于农忙季节我国农村临时雇佣劳动力成本每天动辄三五百元,如果能够有相应的农机设备可以替代,一定会大受欢迎,农业机械在我国降成本提升竞争力方面中被寄予很大的希望,但这个希望能否被满足还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我国现实阶段对农机的巨大需求与实际的农机设备与服务供给之间还存在巨大的差距。比如以秸秆还田为例,目前每年的夏收与秋收,广大基层政府为了不让农民烧秸秆可谓是层层布控,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

如果有相应方便、宜用又便宜的农业机械设备让农民能够使用上,直接在收割作物时打碎还田或者打成捆,可以节省多少农村防秸杆燃烧的防控成本啊?至少目前这样的农机设备要么不多,要么太贵,这才导致基层出现那么大的问题。

记得在日本曾看到稻田收割后,稻秸直接被打成捆,是很优质的生物质燃料,可以被统一送到能源使用部门。目前我国一体化的农机化设备还太少,或者太贵,农民要么买不起,要么用不起,所以这方面的需求能否在下一个五年得到满足,我们拭目以待。

另外一个广受诟病的是农机服务质量与水平还有待提升。城市居民家庭电器坏了,一个电话,厂家专家的维修队伍就上门服务了。什么时候中国的农民也能够享受到这样的服务?农业机械设备在使用中难免出现这样那么的问题,如何让用户享受到周到的售后服务,是目前农机厂商急待解决的难题。

目前每年200多亿的巨额农机补贴养活了一大批的生产厂家,也可以说是农机补贴太肥了吧?如何通过制度创新,激励这些厂家创新研发,多生产出一些适应我国农业实际又便宜好用的农机设备,而不是躺在现行补贴上不思进取,还需要精巧的政策设计 。

如果能够有一套好的补贴激励机制,让中国的农机生产厂家积极地去创新而不是固守成规,是十三五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由于有巨大的政府购买财政补贴,其创新不足一直被诟病,不过这个行业已经开始对补贴进行调整或者缩减补贴了。

同样的道理,目前的我国农机补贴也应该进行机制设计,通过好的补贴机制促进农机行业的创新。如何设计一个好的补贴机制让行业创新?可以通过在使用端的创新安排来实现 。

过去的农机补贴主要是激励购买,其实更应该激励使用。让那么在实际使用中获得农民赞成的设备获得更多的补贴才是一个好的机制。也就是让农民用脚投票,而不是现行的人为圈定目录。

我国农机行业更应该在服务方面下功夫,中国其实没有必要象日本那样,家家都买成套的农机设备,因为中国的农户规模甚至不到日本的四分之一,如果家家购买根本不合算。应该进行补贴进行调整,不是鼓励农民购买,而是激励其使用,发放农业机械使用券,以此降低中国的农业生产成本。如果现行政策鼓励购买的政策不调整,家家都去购买,中国的农业生产成本不但降不下来,反倒会上升,重蹈日本的覆辙。

日本农产品成本高昂与家家购买成套的农机设备而每年的利用率又非常低有很大的关系。中国的农机服务如果做好,不但可以大大提升其每年的使用时间,而且与日本相比,节约折旧费用。所以农机使用券应该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中国农业正在进入“机器换人”时代

中国农业正在进入“机器换人”时代

江西高安市种粮大户黄敏在展示农机上加装的自动导航系统。新华社记者 陈春园 摄

春耕时分,在“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畔的南昌智慧大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喻莹正忙着维护保养农用无人机。

喻莹这辈农村年轻人大多数不愿留在农村种地,热衷于跑到沿海发达地区务工挣工资。喻莹选择了留下,在当地的农业公司种水稻。

与父辈们相比,喻莹基本上不用“双脚下田”了,而是操作无人机、无人车等新型农机种植水稻,劳动强度大幅下降,劳动效率成倍上升。

喻莹说,1月初,他和同事两人各操作几台无人机,把3000多亩油菜播种完。“如果以后都用无人机、无人车耕作,城里的年轻人也会爱上种地的!”

随着城镇化不断推进,中国出现农村劳动力持续减少、年轻人不愿务农的现象,加上传统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农业生产面临严峻挑战,农业生产方式转型迫在眉睫。

近年来,农业无人设备和智能技术逐渐在中国农村地区应用和推广,中国几千年来沿袭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终年劳作,耕读传家”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走向终结,喻莹和中国亿万农民正在经历“机器换人”的历史性转折。

喻莹所在的南昌智慧大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江西建立了首个“万亩智慧示范农场”。每逢春耕,4台无人机就忙着飞播作业,单人单机每天可以播种400亩,效率是传统人工直播的二三十倍。几台插秧机也跟着上阵,1万多亩地三四天就播完了,既抢了农时,还节省了一半成本。

公司副总经理肖继人说:目前,公司已实现了耕地、播种、追肥、除草、收割,全程“流水线”机械化作业,26个人就可以种1万亩地。

作为中国农业大省,江西很多农村地区都建立了农业生产“智慧大棚”,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对水稻秧苗、蔬菜水果的生产环境进行监测。种植人员只要通过手机联网监测,就能知道果蔬秧苗是否缺水、缺肥;直接点击操作,棚内的水肥一体机就能自动进行浇水、输送肥料,大量节省了人工,提高了种植和管理的精准度。

在湖南岳阳,一些年轻创业人员已经利用物联网、大数据、机器人等核心技术,研发出专门针对龙虾养殖的“无人船”;“鸡脸识别”“AI养猪”“农业物联网”……农交会、农博会上不断涌现一个个新名词。现在,“无人农业”已如“星星之火”,正在中国农村掀起“燎原之势”。

资料显示,目前无人化大田种植在北美、西欧已具备基础,日韩处于萌芽阶段,无人化设施栽培在欧美日已较为发达。在中国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扶持下,全国各行各业正抢搭这艘“巨轮”,驶向全球“无人农业”的“蓝海”。

江西高安市石脑镇“90后”种粮大户丁旦在自家的大米加工厂文化墙前留影。新华社记者 陈春园 摄

2018年,江西“90后”种粮大户丁旦招收了9名年轻人组建了自己的农机团队,先后购入5台旋耕机、5台插秧机、6台收割机、3台无人植保机,探索全程机械化种粮。他坚定地说:“未来种地必是农机的天下!”目前,中国积极参与“无人农业”的主力军是年轻人。

2020年,华南农业大学项目团队基于项目成果在国内首次创建了水稻无人农场,实现了耕种管收生产环节全覆盖,机库田间转移作业全自动,自动避障异况停车保安全,作物生产过程实时全监控,智能决策精准作业全无人。

2020年12月,广州创新企业极飞科技发布了新一代农业科技产品和应用场景,包括R150农业无人车、2021款农业无人机以及真正可落地的AI技术,将开启农业生产活动的定制化作业时代,为农业带来巨大变革。同年,极飞科技再获12亿元人民币融资,资本市场积极投入农业创新,给予农业科技企业有力支持。

作为“无人农业”发展最快领域之一的无人机行业,近几年已经诞生了数十万“飞手”,而且许多职业飞手已经开始转型成为农业服务、管理专家。“碧桂园”“北大荒”等国内大企业近年来也纷纷涉足“无人农业”生产、科研领域……

中国政府对“无人农业”给予了高度关注,农业农村部确定推动植保无人机、无人驾驶农机、农业机器人等新装备在规模种养领域率先应用,并且引入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快农机装备和农机作业智能化改造。

目前,中国加快推进数字技术在农业农村应用,已取得明显成效。其中,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传感器、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技术研发应用,集成应用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地面物联网的农情信息获取技术日臻成熟,基于北斗自动导航的农机作业监测技术取得重要突破。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超过67%,300多个示范县率先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截至2020年上半年,中国累计销售各类自动驾驶农机装备和系统1.17万多台套,同比增长213%。

标签:农机   中国   农业机械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71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