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致远,创新共赢”,科乐收经销商大会成功举办(“后农机化时代”我国农机化现状问题及发展建议)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同心致远,创新共赢”,科乐收经销商大会成功举办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后农机化时代”我国农机化现状问题及发展建议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同心致远,创新共赢”,科乐收经销商大会成功举办 ♂
“同心致远,创新共赢”,科乐收经销商大会成功举办2018年11月12日-13日,主题为“同心致远,创新共赢”的年度科乐收经销商大会在海南岛最南端的三亚市成功召开。会议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科乐收经销商和科乐收中国管理层代表共同参加。
科乐收经销商大会现场
在本次会议上,科乐收亚洲区总裁Dr. Jens Oeding(欧丁博士)首先向在座的经销商就科乐收全球在2018财年做回顾和总结。他讲道:“在全球范围内, 我们看到了一个喜忧参半的画面:欧洲部分地区的干旱,德国遭遇百年罕见最干旱的夏天,这影响了我们在该地区的业务。但欧洲其它地区的业务非常强劲,特别是英国受到即将到来的脱欧影响,市场表现极佳;再者就是东欧的俄罗斯和土库曼斯坦、南美洲,特别是在巴西都很优异;美国市场虽有竞争但仍旧稳定;印度市场持续领先等等。而在中国,今年我们科乐收推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DOMINATOR370多谷物联合收割机,集顶尖技术、巨额研发投入、以及仅2018年在中国近50场的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田间演示会,让用户通过眼见为实看到它成为同类产品中的最好代表。尽管某些市场存在一些困难, 但2018年的销售收入达到了历史新高,因此明年我们将有更多的费用用于开发新产品福利我们的用户。”
科乐收亚洲区总裁Dr. Jens Oeding(欧丁博士)致开场辞
科乐收北京中国区总经理兼财务总裁林琼华女士对科乐收中国2019年商务发展策略做演讲。林琼华女士在演讲中首先通过大数据对全球农业周期下的经济状态和未来预期6个月发展做了详细分析,并针对科乐收在中国的主营产品青贮收获机、大中型拖拉机、大型谷物联合收割机和牧草机械的全国市场总额逐一讲解。中国目前农机市场虽然短期低迷,但长期向好且中国农业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她提倡农机行业的发展需要开拓新思路:“我们需要利用信息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精准度。而农机质量和高科技则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也恰恰是科乐收产品所具备的特质。”作为一家有责任感的企业公民,林琼华女士在今年9月带领科乐收北京公司的员工积极参与恒大贵州毕节地区“粮改饲”农民增收扶贫项目,不但为该项目提供科乐收的高端农机产品用于当地的作业,更与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黑沙小学开展“心手相牵、与爱同行”扶贫助学捐赠活动。
这也是科乐收北京公司倡导的充分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最后,林琼华女士向所有经销商在2018年取得的优异成绩和努力表示诚挚的感谢。
科乐收北京中国区总经理兼财务总裁林琼华女士就企业的社会责任发表演讲
在此之后,科乐收北京中国区副总经理兼销售总监西蒙(JuergenSimon)先生对科乐收中国2018年整体销售情况进行总结并讲道:“科乐收的经销商是面对用户的第一道窗口,对用户来说你们就是科乐收。在此前我们根据经销商从用户那里得到的反馈改进我们的不同产品,使之满足于我们用户的使用需求。我们今年推出了全新的产品DOMINATOR370多谷物联合收割机,并在各地通过我们的经销商向用户展示。我们知道没有哪个产品一经推出就是完美的,所以需要我们的经销商从用户那里不断获取反馈用于我们的产品完善。为中国用户提供真正适用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科乐收北京中国区副总经理兼销售总监西蒙(JuergenSimon)先生做销售总结
科乐收各主要部门负责人在下午的会议中就产品更新、物流、服务、零件和市场营销等方面做年度总结报告。在经销商发展总监王济群先生的主持下,科乐收公司宣布了2018年最佳销售奖、最佳服务奖和最佳进步奖等,感谢经销商在2018财年中付出的辛勤努力和贡献。并听取了部分经销商的经验分享。
科乐收(CLAAS)经销商被授予最佳服务奖
(来源:科乐收)
“后农机化时代”我国农机化现状问题及发展建议 ♂
“后农机化时代”我国农机化现状问题及发展建议2021年我国农机化综合水平超过72%,进入“后农机化时代”。我们面对更加复杂的发展环境。如何进一步加快农机化发展,为乡村振兴凝智聚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现实而紧迫的课题。本文就此作些探讨,与同行交流。
一、我国农机化新形势
在新冠疫情等不确定因素冲击下,农机化工作在2021年仍砥砺前进,成绩耀眼:
1、农业生产机械化全面提升。2021年,我国主要粮食生产机械化再创新高。小麦机械化率97.29%,水稻机械化率85.59%,玉米机械化率90.00 %,大豆机械化率 87.04 %,油菜机械化率61.92 % ,马钤薯机械化率50.76 %,花生机械化率65.65 %,棉花87.25 %。畜牧养殖、水产养殖、农产品初加工、设施农业等产业机械化率分别达到38.50%、33.50%、41.64%、42.05%,较上年分别提高2.72、1.85、2.45、1.51个百分点。
2、农业机械结构优化,“短板”机械增长加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0.78亿千瓦,较上年增长2.03%;拖拉机保有量2173.06万台、配套农具4022.93万部,其中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同比分别增长8.49%、3.65%,与58.8KW及以上拖拉机配套农具增长4.41%。粮食作物生产机具继续较快增长,稻麦联合收割机、玉米联合收割机、水稻插秧机、谷物烘干机保有量分别达162.72万台、61.06万台、96.32万台、14.42万台,同比分别增长1.28%、3.76%、1.04%、5.92%。农产品初加工作业机械、畜牧机械、水产机械保有量分别达1589.65万台、869.85万台、492.19万台,同比分别增长1.12%、7.26%、2.65%。以北斗、5G等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智能农机装备进军生产一线,加装北斗卫星导航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超过60万台,植保无人机保有量97931架,同比增长39.22%。
3、农机运用服务组织化产业化趋势加快。全国农机服务组织19.34万个,其中农机专业合作社7.6万个。农机户3947.57万个、4678.58万人,其中农机作业服务专业户415.90万个、578万人。农机维修厂及维修点15.04万个,农机维修人员90.02万人。全国乡村农机从业人员4957.36万人。全年完成机耕、机播、机收、机电提灌、机械植保五项作业面积达到71.29亿亩次,同比增长1.7%。农机服务收入4816.21亿元,比上年增加34.73亿元,其中农机作业服务收入3675.92亿元,比上年增加60.89亿元。
4、农机化扶持政策促优提效效果显著。中央财政安排190亿元资金,各地加快推进政策实施,做优管理服务细节,扶持179万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置机具209万台(套),其中畜禽水产养殖、设施农业等机械超过26万台(套)。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扩面增量,报废旧机数量和受益农户数量是上年的3倍。扎实推进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实施面积达7200万亩,较上年增加2500万亩。实施农机深松整地补助,作业面积超过1亿亩。推动落实14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灾区排涝、抢收、播前整地等重点环节农机服务。多地立足加快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发展,因地制宜创设政策。山西建设设施农业、果业、畜牧业、中药材等非粮类农机新技术示范点14个,打造高标准农产品产后处理及加工装备技术示范点29个。宁夏回族自治区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和资金转向主要用于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以及实施农机综合保险保费补贴,参保农机达7万余台。江西、云南等地以指定方式扩充农机鉴定机构数量,增强鉴定工作力量,农机鉴定产品种类和数量大幅增长。
二、全面机械化面对的主要问题
1、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然存在。农业机械化在不同区域、不同产业、不同品种、不同环节上的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重要农产品机械化生产、重要农时农机作业服务等方面有的还跟不上。农机农艺融合尚不够全面,双季稻区水稻栽植、甘蔗收获等机械化水平还很低,畜牧水产养殖、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也不高,农机抗灾救灾能力还有不足,机械化减损保质还有潜力等。
2、农机供给结构性不合理虽有改观,但问题依然存在。目前,我国已成为农机生产制造和使用大国,能够生产4000多种产品。但大而不强、多而不优,部分关键核心技术、重要零部件、材料受制于人,部分高端机具主要依赖进口,国产机具多为中低端产品,部分领域、环节或地区“无机可用”“无好机用”问题依然存在,有些还十分明显。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用机械、园艺和畜禽水产养殖机械、高端智能农机装备都有不足,适应南方丘陵山区的小型小众机械还相对缺乏等等。
3、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布局不均衡,服务半径和能力参差不齐,尤其是抢烘抢排抢灌等应急救灾能力薄弱;农机合作社等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带头人、农机服务经纪人等人才缺乏,农机存放、维修以及机械化育秧、烘干等设施用地难、发展慢等问题,在一些地区仍然突出。
4、农机化发展还不全面,机器换人的空间还很大。我国丘陵山区耕地面积6亿多亩,占耕地总面积的三成左右,其中有一半没有实现机械化,存在很大的弃耕撂荒风险,本可以增产增收的特色产业可能就会凋敝。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水平还不高,通过加工增值助力农民增收还大有文章可做。没有机械化,传统的间套作增产模式就会消失,亟待推广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橘园种豆模式等就难以发展起来。
三、发展“三全”机械化的政策建议
“三全机械化”,即“全程”是指植物生产和动物生产的产前(如植物生产中的育种和种子加工)、产中(如植物生产中的耕整、种植、田间管理、收获、干燥和秸秆处理)和产后(如植物生产中的釆后处理和储藏)的各个环节的机械化技术与装备。“全面”是指作物全面化、领域全面化和区域全面化,即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园艺作物和饲草料作物全面发展;由种植业向畜、禽、水产养殖业和农产品初加工等全面发展;由平原地区向丘陵山区发展,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发展。“全产业集群、全产业链”,即在继续推进粮食生产高水平机械化的同时,瞄准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新要求,机械化要向全产业集群发展,覆盖全产业链,农业种养殖领域、农产品加工全产业链发展;瞄准当地优势特色农业,全产业整体推进机械化;用产业集群的农业发展思维,用机械化手段拉长产业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两大目标,全方位积极参与,调整思路,引导农业产业集群机械化全产业链化发展。“后农机化时代”的显著特点,就是发展“三全机械化”。目前我国农机存量规模和科技、人才诸条件,具备了发展“三全机械化”物质技术基础。为加速推进“三全机械化”,笔者建议:
1、推动农机研发、制造、流通、推广和使用等部门协作,共同构建农机装备自立自强创新体系。
目前农机化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生产一线与国家“两头热”,而管理、推广应用与研发制造“两张皮”与“中间冷”。各发展主体之间缺乏沟通、协调,“婚嫁双方”互不了解,都有被“包办婚姻”的“盲人摸象”感觉。因此,有关部门应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做到生产出考题,研发出设计,工业出产品,共同服务农业,从服务中发展完善提高,壮大实体经济。
研发制造要通过建立专门协调机制统筹推进,加强跨界、跨学科的农机装备制造协同攻关,并立足资源禀赋优势,分步骤开展短板产品和关键技术研发工作,积极融入“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等产业战略,兼顾市场运作和政府引导,从农机农艺农信融合入手,全面提高创新效能。
政策上,整合利用好各类项目资金,支持打造智慧智能农机产业链发展高地。扩大农机购置补贴规模和范围,优化补贴兑付方式,支持消费者购买更多先进适用国产农机。
推广上,积极培育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群体,强化服务模式创新,加强耕地整备建设和宜机化改造,落实好机收减损和土地保护性耕作等行动。推动农机化由粮食作物向特色种养业扩展,由平原向丘陵进军。我们要正视差距,树立大食物观,着眼为各类食物生产提供装备保障,紧盯短板薄弱环节,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和高质量发展,切实支持保障好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2、适应新一轮发展,培养专业化创新型职业化人才队伍。
农业装备研发生产,要整合好科教资源,坚持农机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的梯级推进。支持“双一流”高校学科建设同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相结合,强化基础研究。落实好中央与地方高校支持合作计划,推动地方高校农业科学、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等特色学科发展。做好职业院校学科布局,可考虑将农机人才培养纳入定向公益性人才培养计划并予以扶持,带动“四新”学科和人才培养工作出特色上水平。同时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发展环境,培养一大批制造业急需的技师、高级技师、超级工匠;大力支持农机企业、协会、高校与科研院所结成产业创新联合体,共享共建实验室,培育出产学研协同度高的创新团队。
加强银税互动和银企对接,打好企业降本减负“组合拳”,积极纾解农机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保障农机企业研发投入稳中有升。鼓励企业自主探索选人用人制度,扩大“人才创业基金”和“股权激励代持基金”的规模,充分激发农机科创人员发展活力。
农机应用领域整合资源,建立“金字塔”式农机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制和运行制度,培养四支队伍:
一是新型农机经营主体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按照农机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和运行要求,努力培养造就一支经营和管理能力强、具有创新能力、乐于奉献的农机合作社、社会化农机服务公司等新型经营人才队伍。
二是对合作社理事长、总经理及高层管理人员,要加强“三农”政策理论、农机化法律法规、农机化技术经济学、合作制理论与实践、农机经营与管理、农机运用等业务知识培育;加强新型农机经营主体科技人员培育。积极发挥农业机械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作用,加强产学研推用结合,依托行业科技支撑计划等重大科研项目,为其集聚和培养农机化中、高级科技人才。重点培养其承担示范推广、技术服务、产业发展策划等的科技人员,提高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发展策划能力。
三是农机化新型经营主体中层(各事业部负责人)人才队伍培育。加大农机实用人才队伍培训力度,采取措施,培养新型职业经理人。开展“政企联动”农机维修高技能人才培训和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助理培训。
四是积极实施阳光工程农机培训,重点加强农机合作社中低层管理人员、农机驾驶操作和维护修理人员等实用人才的培训,提高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增强致富本领。鼓励开展农机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激发农机人员学技能、比技能、用技能的热情。要结合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组织好新购机农民技术培训,提高农机手掌握使用现代农业装备的水平。
3、提高农业装备有效供给能力。农业装备研发制造业要立足高质量发展目标,着力在农机产业布局优化和产品技术协同创新上发力。借鉴信创产业支持措施,通过政府政策干预和集中发展策略培育国内市场,实现国内高端农机装备从“关键环节、局部市场”走向“全产业链、全行业”的技术升级。
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瞄准农业生产需求精准补上农机装备短板,把农业机械集成技术、节本增效、推动规模经营、提升农业经营效益和竞争力的作用全面地、充分地发挥出来。
加大适用于主粮耕种收市场的大型农机产品开发,保障大豆和油料扩种机具供给,制定适合丘陵山区的特色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调优设施园艺小型农机的品类结构,并依托北斗系统等信息技术优势拓展无人驾驶、自动导航等高端智能装备的辐射范围。面向中西部和“一带一路”沿线等开拓市场,做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再创新。借助农机展会拉动经贸合作,构筑科技创新、示范推广、国际合作和展示交易一体化机制。
4、农业装备研发制造和推广应用都要重视产业创新服务体系建产和完善提高。
农业装备研发制造要抢抓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加速推进机遇,打造在新时期全球农机科技创新版图中的优势地位。通过搭建农机科研成果对接平台,发挥好高校、科研院所农机相关学科创新优势和汽车、智能装备制造、光电通讯与信息技术等关联行业产业体系优势。深入实施高校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不断总结经验并及时推广,增强“纸变钱”能力。全面落实科研人员“减负行动2.0”,健全农机科研院所创新成果转化尽职免责负面清单。
深化科技创新利益分配改革,强化农机装备全产业链科技创新产学研用合作服务。落实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举措,建立服务于农机企业全生命周期创新的财税金融生态,在高水平研发平台和产业化奖补及降税节本等方面提供支持。鼓励设置引导资金助力农机科研成果孵化。加快科技服务事业发展,助力农机自主创新成果知识产权保护。
农机推广应用要围绕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布局不均衡,服务半径和能力参差不齐,尤其是抢烘抢排抢灌等应急救灾能力薄弱;农机合作社等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带头人、农机服务经纪人等人才缺乏,农机存放、维修以及机械化育秧、烘干等设施用地难、发展慢等问题,开展农机职业农民培训。我们要着眼更好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问题,进一步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及能力建设,有力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我们要在大力发展以农机为载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产业的同时,加快推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助力驱动丘陵山区更多农业劳动力从传统种植业转向高效特色产业,从土地、养殖场里转移到比较效益更高的产业;要大力推进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延展农业生产产业链、价值链,拓展种植养殖产业增收渠道和空间;要注重适宜间套作农艺措施的农机装备研发创新,让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增产模式焕发新生,在促进“多种一亩是一亩、多种一季是一季”中扩大农民收入增长空间。
“后盾”保障!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里的农机身影 ♂
“后盾”保障!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里的农机身影作为全国一整年的农业纲领性文件,其中提及一些农业装备的指导方向。即便是貌似与农机无关的领域,却也在补贴农机的品类范畴之内。
作为农业领域的“大国重器”,农业装备在众多情景下,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即便只是狭义上的农机范畴,在农作物耕、种、管、收、运、储、加工等诸多环节,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不可或缺性。
1.确保全国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这么多的粮食,肯定需要播种机和收获机,每年都有大量磨损严重的农机,需要更新换代。受益于此,农机产业必是可持续存在、发展。这也正是上至政策高层、下至普通百姓,广泛认可的原因所在。)
2.支持开展小麦“一喷三防”。(“一喷三防”需要用到植保打药机,小型背负式、地面自走式喷杆式、遥控无人飞机等,在各种地形“地毯式”喷药。种植面积有多大,喷洒面积就有多大,所需的喷药机规模,就是相辅相成的。)
3.加力扩种大豆油料。深入推进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扎实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支持东北、黄淮海地区开展粮豆轮作,稳步开发利用盐碱地种植大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所需的专用机械:播种机、植保机、收获机,已列入补贴范围,或将在多地全面投入使用。)
4.实施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加快发展水稻集中育秧中心和蔬菜集约化育苗中心。加快粮食烘干、农产品产地冷藏、冷链物流设施建设。集中连片推进老旧蔬菜设施改造提升。推进畜禽规模化养殖场和水产养殖池塘改造升级。(连栋设施大棚钢架结构;烘干塔、保鲜冷库等设备,属于收获后处理设备;畜禽养殖机械及废弃物处理设备,都早已纳入农机补贴范围。提升行动开展后,这些机械设备,市场需求量可观。)
5.大力发展青贮饲料,加快推进秸秆养畜。(青贮饲料收获机、秸秆打捆机的主战场。而且,“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植被、秸秆每年不断。青饲料收获机、秸秆打捆机,只有磨损直至报废,市面需求量基本只可能增长。)
6.完善棉花目标价格政策。继续实施糖料蔗良种良法技术推广补助政策。(国产品牌棉花收获机、甘蔗收获机“唱主角”的进程,还会加快。毕竟,在万分紧张的国际时局,“靠得住的”必须是国产机械,这样才稳妥。)
7.完成高标准农田新建和改造提升年度任务,重点补上土壤改良、农田灌排设施等短板,统筹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健全长效管护机制。(新建、改造所需的农用挖掘机、耕地机、整地机、平地机等,以及节水灌溉设备,都需要相关农机的规模化使用。)
8.加强黑土地保护和坡耕地综合治理。(所需的秸秆粉碎还田机、深松机、免耕播种机等农具,保有量、破损更新量,仍是当地农具厂家的存在价值。)
9.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高效节水旱作农业。(涉及滴灌、喷灌、农用水泵等较小型灌溉设备。我国地貌情况多样,此类地区农田总面积相当可观。但是,发展进程较国际顶级水平,还有很大差距。所以,算是“半蓝海”,市面需求量也相当可观。)
10.支持农业领域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平台建设,加强农业基础性长期性观测实验站(点)建设。(农业装备制造业,可说是“新农具”的研发“大脑”。农业丰收“利器”、“神器”的使用,关乎使用者的劳动强度、钱袋子、从业积极性,更考验装备设计者的市场应变能力、前瞻眼光。)
11.加快先进农机研发推广。加紧研发大型智能农机装备、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和园艺机械。支持北斗智能监测终端及辅助驾驶系统集成应用。完善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探索与作业量挂钩的补贴办法,地方要履行法定支出责任。(“大型”+“小型”,足见政策高层按照我国地形地貌情况,引导农机产品向“哑铃式”、“两极化”发展。已经购置并享受到补贴的农机,是否真正投入当地农业生产,是否被倒买倒卖到其他省区的“变相套补”,以及精准播种、施肥、喷药、收获,都需要高端前沿科技的智力支持。)
12.加快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技术推广应用,推进水肥一体化,建立健全秸秆、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收集利用处理体系。(化肥减量,可由卫星导航、自动驾驶拖拉机配套智能播种施肥机精准施肥。秸秆、农膜等农业废弃物,都需要“先”收集,才能进行后续的再利用、处理。要完成“收集”这一步骤,所需的机械,仍有尚需研发的机型。环保理念的农业装备,不论是政策高层,还是普通用户,都极为推崇。)
13.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中小微企业等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引导大型农业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处于农作物收获、收获后处理的后续步骤所需机械,也早已列入农机补贴范围,是农业机械的一个子类别。在农产品摆到人们菜篮、餐桌前,或是送进工厂精深加工前,不可忽视的重要步骤。其实,这也是农作物产地人们创业、从业的关键致富工具之一。)
14.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行动,大力发展代耕代种、代管代收、全程托管等社会化服务,鼓励区域性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农业节本增效、提质增效、营销增效。(具体到农机领域,就是拥有一定种类、数量农机的合作社,在短时间集中播种施肥、植保田管、收获运输、烘干仓储。各类农机资源的调配,不仅考验各地农机合作社,更是现有机型保有量的合理布局。)
以上14个看点,深入农业、农村、农民“三农”的各个角落,足见农业装备在大农业领域的重要性。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72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