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农村供电服务“最后一公里”(打通农村金融关键堵点)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打通农村供电服务“最后一公里”(打通农村金融关键堵点),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打通农村供电服务“最后一公里”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打通农村金融关键堵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打通农村供电服务“最后一公里”

2、打通农村金融关键堵点

3、打通机收损失的“命门” ,访中国农机化协会刘宪会长

打通农村供电服务“最后一公里”

打通农村供电服务“最后一公里”

  记者近日在株洲农村地区走访发现,各村党群服务中心新增“电力便民服务”窗口,安排专人担任电力联络员。国网株洲供电分公司负责人说:“供电服务进村到户,农村供电服务‘最后一公里’真正打通了。”

  今年,株洲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将破解供电难题作为突破口,探索实施“村电共治、便民服务”工程,有效提升农村电网电力水平,农民对电力保障满意率升至98.47%。

  从“单兵作战”到政企共治

  ——三级联动网络改变农村供电服务格局

  现有农村供电服务主要由供电公司主导。“只有重大项目建设、灾害天气除险等,才会请地方政府介入协调。”业内人士介绍。这种供电服务现状,制约农村电网建设。每年春夏季节,供电部门清理缠绕在电力设施上的树木时,经常遭到村民阻工。2021年,株洲地区146个项目遭遇阻工,32个10千伏线路新建改造工程因阻工无法按期竣工;184个电力设施树障清理遭遇“漫天要价”,导致树竹碰线影响线路供电中断82次。

  乡村振兴对包括电网在内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更高要求。旧的供电服务模式导致电网滞后、供电不畅,制约发展,亟待破局。

  今年3月,株洲创新启动“村电共治、便民服务”工程,由株洲市乡村振兴局、国网株洲供电分公司共同制定实施方案,成立工作专班,紧盯问题,靶向施策。

  为改变供电公司“单兵作战”的工作模式,株洲以“乡镇主导、村组主责、供电支撑”为核心,建立乡镇与县区公司、村组与供电所、村委电力联络员与台区经理的三级联动服务网络,将收集用电需求、排查电力设施隐患、宣传用电常识等工作“一竿子插到底”。短短2个多月,各县区供电公司与107个乡镇(街道)、1383个村(社区)签订协议,电力便民服务点在所有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完成授牌。

  为推动工作落实落细,株洲将“村电共治、便民服务”纳入乡村振兴工作考核和季度重点工作督查内容,加强考核督查。

  三级联动,政企共治,“村电共治”直达基层。株洲市渌口区渌口镇大乡村党总支书记何业罗介绍,镇供电所台区经理直接参与村委会每周一次的例会,掌握一手供电需求,供电服务与乡村治理高度融合,树障清理阻工事件再也未发生。

  从“长途办电”到“指尖送电”

  ——线上线下服务实现家门口便捷用电

  “省时间,少开支,太方便了。”在今年的抗旱保灌中,渌口区渌口镇大乡村村民何叶根申请加装抽水表,没有像以前一样跑到20公里外的镇供电所,在手机上就直接办结申请加装业务。

  负责大乡村的台区经理张洪亮介绍,国网株洲供电分公司开发公众号“村电共治”,对接株洲市一站式综合城市服务平台“智慧株洲诸事达”APP,村民只要关注、登录,即可轻松操作。“年纪大的村民,可以到村部,请电力联络员帮忙在手机上操作。网上流转基本上1天办好。”

  株洲在推进“村电共治、便民服务”工作中,要求基层供电所台区经理加入村(社区)幸福株洲工作微信群,居民有用电需求直接在群里@台区经理。“第一时间获取,基本上半小时到现场。”张洪亮说。

  株洲铺开“村电共治”至今,基本搭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供电服务网络,有力提升农村地区的供电服务质量。全市乡村平均供电服务半径由原先25公里缩短至1.5公里,百姓办电不出村成为常态。

  从被动服务到主动作为

  ——纵深推进支撑乡村振兴“十足电力”

  台区经理张洪亮进驻大乡村后发现,随着村民用电需求增大和村办企业新增,部分村组电压不稳。经与村支两委商定,申报新增变压器。目前,该村新增8台变压器,电压不稳现象彻底解决。

  从被动服务到主动作为,“村电共治、便民服务”持续推动农村村容村貌改变。炎陵县石玉村和草坪村的进户线运行时间久,老化严重,存在安全隐患。“村电共治、便民服务”实施后,拆旧改造及隐患整治有序推进,上千户村民的“进户线”完成更换。

  今年以来,株洲农村地区投入1.95亿元实施农网巩固提升工程,完成中心村小城镇电网、村村通动力电等电力配套设施建设。

  “村电共治、便民服务”纵深推进,有力支撑乡村产业发展。湖南万樟集团在茶陵县严塘镇,加快建设茶祖文化博览园、湾里红色文化园、和吕森林康养基地等项目。由于地处偏远山区,没有可接入电源点,项目推进受到严重影响。得益于“村电共治”,严塘镇、村和县供电公司协作配合,架设10千伏电力线路1.8公里、杆塔40基等,有效保障项目电力需求。

  “村电共治、便民服务”在推进株洲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方面成效显著,目前已为22个电制茶、电烤烟、电榨油等电能替代项目开辟“绿色通道”,累计服务农产品加工等小微企业和乡村产业项目3320个。

打通农村金融关键堵点

打通农村金融关键堵点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面向农业、农村、农民的金融服务,成本较高、收益较低、风险较大。因而,单纯依靠市场机制恐怕难以解决农村金融服务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只有完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才可能改变金融机构对农村金融服务的收益与风险预期,进而影响其决策。对此,应综合施策,为农村金融服务市场提供更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使农村金融机构能以更低的成本、更可持续地提供“三农”需要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更好助推乡村振兴。

应加大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奠定农村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只有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水平上升,农村分摊风险的能力增强,金融机构对农村金融服务的风险预期才会下降。应完善支付、征信等金融基础设施,尽可能消除金融服务供给方与需求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降低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成本和信贷风险。此外,还应优化、细化对金融机构的正向激励措施,如增加普适性、功能性、竞争性政策支持,可通过担保机制、财政贴息等方式对农村金融机构进行风险补偿,提升金融机构对提供农村金融服务的收益预期。

农村金融机构可尝试通过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增强其商业可行性和可持续性。可与农业供应链上的龙头企业或农业联合体等核心企业合作,挖掘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等数据,针对不同主体、业态、产业链特性提供适应性金融服务。发展农业供应链金融,一方面可以解决农业供应链上中小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等的“无抵押、融资难”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将单个金融服务需求者的不可控风险,转变为供应链整体的可控风险。多地实践证明,农村金融机构与农业供应链上的各主体进行价值共创,能够形成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的“共赢链”。

当前,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率不断提高,农村金融机构也可以利用数字技术分析消费者的需求、偏好、行为等,据此精准提供数字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依托数字技术,农村金融服务供给成本下降、供给效率和质量上升,不但能增强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还可以让原本较少获得金融服务的群体进入正规金融体系。当然,这也需要农村金融服务需求者具备一定的数字金融素养。针对那些欠缺数字金融意识、缺乏数字化设备的人群,应统筹实体和数字两种方式的下沉服务,以线下网点弥补“数字鸿沟”。

打通机收损失的“命门” ,访中国农机化协会刘宪会长

打通机收损失的“命门” ,访中国农机化协会刘宪会长

2020年秋收前夕,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在北京召开“主粮作物收获损失有关问题”座谈会,专题研讨网络上热议的机械收获损失问题,记者为此专访了中国农机化协会研究员刘宪。

笔者:刘会长您好,最近一段时间,有媒体报道粮食机械收获损失率过高,受到了普遍关注,在行业内也引起了极大反响,众说纷纭,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对于机械收获过程中损失率高,造成极大浪费的说法,您是怎么看的?

刘宪:媒体的若干报道我看到了,也参与了网上的讨论。关于机械化收获损失可能有10%的报道,我的总体看法,报道的初衷是好的,意在引发对节约粮食的关注,但结论不够全面客观。对发展农机化不失为一个好话题,应该认真讨论。9月16日我们在北京召开“主粮作物收获损失有关问题”专题座谈会,与会的各方面人士认为,目前还没有大面积勘察和实地测产取得的数据来支撑损失率10%左右的结论。仅仅通过一些访谈和局部的数据就推论大面积机收损失率普遍高,难免以偏概全,言过其实。10%左右的损失率再乘上一个若干万亩的面积,数字的确很惊人。使大家误认为粮食机收浪费大是普遍现象,有违于事实。

笔者:那您认为事实上损失有多大?

刘宪:从我们多年来在一线的情况看:在正常条件下,小麦机收损失率2%左右,水稻3%左右,玉米籽粒收获损失率4%左右、摘穗收获5%左右,遗落的玉米棒通常农民都要捡回来。如果制造商生产损失率大于8%的收获机械产品肯定没有市场。无论哪种作物10%的损失农民肯定不接受,这次专题研讨会也是这个意见。

笔者:我理解您说的意思是农民可以有限度接受机器收获损失的对吗?怎么判断农民是否接受?

刘宪:可以这么理解。判断农民是否接受有两方面,一是机器收获要比人工收获损失少才行。过去人工分段收获一般损失大于机器一次性收获。例如小麦人工收获要割、捆、摞、运、碾、扬等,各工序环节都有损失,天气不好还容易霉变出芽;联合收割机一次完成,麦子直接装袋。更重要的是能够在最佳成熟期进行收获,质量好,总体损失低,农民普遍接受。过去夏收前农村集市有许多卖镰刀的,现在几乎看不见,机收完全取代人工了。二是看历年的投诉情况。资料显示中国消费者协会农机投诉分会接到的投诉中粮食机收损失投诉占比很少,说明农民对于联合收割机质量和收获作业损失是接受的。当然,接受不等于农民满意,我们农机工作还有差距。

笔者:刚才您说到投诉问题,我想起20年前农业部就组织开展过联合收割机质量跟踪调查,那时候是因为大规模跨区作业的小麦联合收割机质量投诉问题比较突出,您参与过跟踪调查工作,能谈谈有关情况吗?

刘宪:联合收割机质量跟踪调查自1999年开始,当时主要调查对象是进行跨区机收的联合收割机,主要目的是对联合收割机进行性能评价和作业效果评估,在40万亩作业现场共对5000多台参加跨区作业的小麦收割机进行了历时三年的质量跟踪调查。1999年共调查了16个机型,3994台联合收割机,其中重点跟踪了356台;2000年共调查了1228台联合收割机,重点针对反映最突出的可靠性问题对3个机型(共9台)进行了每台100小时的重点跟踪,获得了许多真实、可靠的调查数据。调查结论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广泛发布,反馈给生产企业。明显提高了机具质量改进频次和速度,促进了企业改进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联合收割机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从8.8小时提高到19.1小时以上。三年跟踪调查包括对机收损失率的调查,当时受机械制造水平的限制,损失率比之于现在还是略高的,但也没达到10%。随着这项工作的持续开展,大部分农业机械都列入了质量跟踪调查的范围内,调查结果每年都公布,农机产品质量逐年提升,针对收获损失的问题,机具也在不断进行优化和改进。我认为,目前国产主流的农业收获机械质量是完全能够达到相关标准的,技术指标与国外品牌水平差距不大。当然,收获损失率并不完全取决于机具本身的质量,还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笔者:您的意思是即使有了好机器也不一定保证损失率小?

刘宪:是的。造成损失率高的因素有很多,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几方面,一是自然因素,比如大风、暴雨、虫害造成的作物倒伏,田地积水等问题,机械作业困难;二是地理环境因素,比如土地不规整,大小不一,或者地块小,机具在田间作业需要频繁转弯掉头;三是农机和农艺不相适宜,如收获时作物的成熟度、含水率不同,早熟或者过熟收获,行距不统一,收获机型不适宜;四是使用操作方面,新机手没有经过充分培训,遇到需要调整操作的作业情况不能及时应对,机手过于追求效率降低作业质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笔者:您前面两次提到了在正常作业条件下,小麦、水稻、玉米收获机械的机收损失率是符合标准,农民也是接受的,那么还有一些非正常条件下的作业,比如今年东北地区台风造成的玉米倒伏,收获难度大,就属于一种异常原因,可能造成了损失率过高,您能对于这方面的问题谈一谈吗?

刘宪:2020年情况特殊些,连续三个台风影响,东北大部地区出现了强风雨天气,一些地区玉米大面积倒伏,如果没有专门应对倒伏作物进行收获的机具,收获难度大,损失就会增加。针对这种极端情况,农业农村部制定了应对措施,安排收获机械改装补助资金,围绕提高机具收获倒伏玉米的性能,以加装扶禾装置和辅助喂入装置等改装内容为重点,调动各方面力量积极加快倒伏作物收获机械改装进度。同时,农业农村部农机化司发布了“粮食作物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指导意见”,强化技术指导,组织培训开展农机手特别是操作改装机具人员,派出专家组到一线巡回检查指导,提高抢收工作效率和质量。从这一段秋收的进展看,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笔者:您认为玉米的收获损失率高于小麦和水稻收获,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没有好的应对方法呢?

刘宪:玉米收获损失率高于粮食作物,我认为首先还是农机农艺不相适宜问题。比如玉米的种植行距,玉米对行收获损失最小,但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玉米种植行距千变万化,行距不对是造成玉米收获果穗损失的主要原因。虽然各个厂家也都在不对行收获割台上做了很多投入,在黄淮海地区,收获较早的地方,效果还可以,但是在收获后期果穗下垂玉米,结穗低的玉米时损失较大;再比如在西北、内蒙古等地经常会有结穗低于35cm的玉米品种,有的甚至低于30cm,这些不适宜机收的品种也会造成收获损失加大。其次是要选择合适的收获方式。在吉林、甘肃、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陕西等地,玉米果穗收获期晚,籽粒含水率低,果穗下垂,不适宜果穗收获,却非常适合玉米籽粒收获。而且玉米下棒后在存储、脱粒、晾晒、清选环节都会有损失,籽粒收获减少收获环节,降低了损失。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各个部门协作努力,统一种植标准,推广玉米籽粒收获,减少收获工序。研发更为先进适用的谷物联合收割机,实现割台高度自适应调整,自动对行,柔性摘穗,摘穗板宽度自调整,割台收割角度驾驶室调整等先进功能,减少操作不当损失。

笔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的重要批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降低粮食在收、运、储环节的损失浪费是贯彻习总书记批示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目前存在的机收损失问题,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解决,或者说您个人有些什么建议呢?

刘宪:我认为机收损失率,永远不会为零,但通过长期的努力,可以把它控制在越来越小的范围。我有五点建议:首先是开发适合收获不同栽培方式和生长情况的作物,特别是收获倒伏作物的的机具,开发收获损失智能报警系统;其次是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土地流转,降低土地细碎程度;三是强化农机手的培训,以老带新,推广优秀农机手作业经验,广泛宣传推广农业机械新技术、作业规范和技术要求。这一点非常重要。四是农机农艺要相适宜,培育推广抗倒伏、抗病虫害能力强、适宜机收的品种,统一种植方式;五是推动老旧农机具的报废更新,减少带病作业农机具的比例。

笔者:我注意到您的建议中特别强调了农机手的培训,过去您也曾经多次提到关于农机手的培训问题,认为这是农机化发展的难点,年纪大的人培训难,年轻人不愿意干,机手的操作在作业过程中影响很大吗?

刘宪:很大。农机手的使用操作水平对作业效果起到非常显著的影响。没有经过充分培训的新农机手,在遇到需要调整的田间情况时,不能及时应对,生硬操作,必然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经验丰富的机手在作业过程中有很多小窍门:比如小麦比较潮湿的时候,要晚下地早收工,避免秸秆潮湿造成的夹带损失;去杂要根据小麦的干湿程度不同调整封堵板的开关和风向;作业速度不能过快,甚至发动机的转速、筛箱的摇摆速度对作业效果有什么影响都心里有数,会根据作业环境的不同及时调整作业方式,这都是他们在数十年作业中累积的宝贵经验。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在作业季对农机手需求大的时候,很多农机手只接受短时间的培训就上机操作,有些地方因为雇工难,对机手的要求甚至低到能干活就行,这种情况不单单是增加机收损失,还有很大的安全隐患。而且,机手的流动性大,也极大的增加了培训工作的难度。

笔者:看来要提高机收作业质量,抓好机手培训问题是关键。就像中医所说的打通“命门”一样,可以激活身体系统的运转,提升健康指数。

刘宪:你这个比喻非常贴切!只有造就一大批合格机手才能打通机收损失的“命门”。机手素质提升是一个长期存在又难以解决的问题,影响因素很多,我认为深层次原因是农业经营体制问题。只有土地经营相对稳定,农机手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来源,流动性才会大大降低,才易于开展农机手的培训工作。在此我建议,出台优惠政策吸引高知人才参与农机服务组织的经营管理,对行业的整体素质提高,也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笔者:降低粮食机械收获损失问题,大家都很关注,中国农机化协会如何面对?

刘宪:作为行业协会,农机化协会致力于成为农机使用者的代言人,当行业内出现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或者是对大众会产生一些误导的问题时,协会有责任也有义务积极应对。近日,协会发布了《行动起来,争取秋粮颗粒归仓——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致各会员单位、分支机构秘书处的倡议书》提出了七点倡议,希望全行业能行动起来,发挥各自优势,主动作为,加强沟通协作,深入基层调研,强化机手培训,宣传推广新技术、作业规范和技术要求,提高作业效果,研发改进更先进适用的机具,更好地贯彻习总书记的批示,进一步减损增收,为粮食颗粒归仓做出新贡献。

减少机收损失率是个很好的话题,我也特别期望社会各界持续关注这个问题,不是讨论一阵子就过去了。


标签:收获   损失   服务   供电   农机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73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