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粮食交易“电子订单”系统研制成功(吉林省粮食增产潜力分析)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吉林省粮食交易“电子订单”系统研制成功(吉林省粮食增产潜力分析),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吉林省粮食交易“电子订单”系统研制成功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吉林省粮食增产潜力分析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吉林省粮食交易“电子订单”系统研制成功

2、吉林省粮食增产潜力分析

3、吉林省粮食局全力保证抗洪救灾粮油供应

吉林省粮食交易“电子订单”系统研制成功

吉林省粮食交易“电子订单”系统研制成功
  新华社长春11月1日电(记者齐海山)一种面向种植户、农民经纪人、农民合作组织、农产品流通及加工企业的粮食电子交易平台近日研制成功,并于11月1日开始模拟运行。该系统以电子商务为核心,形成了集粮食的订单生产、集中交易、仓储物流为一体的综合性商业服务平台,被农民称为粮食交易的
电子订单
  
长春粮食交易市场工作人员郑斌是该项目的负责人,他说:长春粮食交易市场与郑州大学科研机构及农产品物流企业共同打造以粮食为主的农产品电子化交易平台,总投资达3000万元,将电子商务与地域农业结合,突破传统农业经营的时间、空间局限,形成贯穿粮食生产、收购、仓储、销售各环节的公共平台。目前已开发成功多交易模式电子交易系统以及散粮汽车-火车运输机械化中转设施,这两项成果都已投入运行。
  
郑斌认为,电子订单能够减少粮食收购与使用在地域上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另外农民销售粮食过程中的流通环节过多问题也能解决。

吉林省粮食增产潜力分析

吉林省粮食增产潜力分析

  吉林省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近日,吉林省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在北京签署合作协议,国家开发银行融资支持吉林省五年内实现新增50亿公斤商品粮生产能力。这一计划实现后,吉林省的粮食生产能力将由现在的250亿公斤跃过300亿公斤大关。专家认为,随着新增耕地适耕性的增强和农业综合配套技术的推广,吉林省粮食产量还会有一个较大幅度的上升空间,潜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势强劲。

  --传统粮仓优势明显 粮食增产潜力大

  最近,国务院颁布的《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提出,要把东北地区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农牧业生产基地,这为吉林省农业发展提出了新的任务,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吉林省农委主任王守臣分析认为,吉林发展粮食生产具有五大优势:

  一是土地优势。吉林省地处松辽平原腹地,土地肥沃,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是我国的大粮仓。有常用耕地7000多万亩,占全国耕地面积的4.9%,人均耕地面积2.67亩,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53亩。

  二是气候优势。夏季日照时间长,高温多雨,为粮食作物生长提供了良好条件;秋季光照充分,多晴少雨,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粮食作物营养积累;这些都是发展粮食生产所需要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三是产品品质优势。吉林省黄玉米是一年一季,色泽好,淀粉和蛋白质含量较高,适宜做饲料和工业原料,这几年吉林省玉米出口量占全国玉米出口总量的一半以上。吉林省水稻是一季晚稻,因生长期长、温差大、土质肥沃、雨水适量,产出的大米色泽明亮、味香可口。大豆是吉林省的又一重要农作物,吉林大豆纯正、含油量高。

  四是耕作优势。吉林省90%以上耕地处于广袤的松辽平原上,地势平坦、连片,易于耕种,也有利于机械化推广。另外粮食主产县(市、区)粮食种植成本低,根据对榆树、农安等5个产粮大县的100个农户的调查,每斤玉米的物化成本比全国同品种粮食生产平均成本低20%-30%。

  五是人才优势。多年来,吉林省凭借教育优势培养了一大批懂生产技术、会管理的农业科技人才。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吉林省每万农村人口中拥有农业科技人员是全国平均水平2倍多。

  吉林省国土资源厅厅长赵胜堂说,吉林省增产粮食的总体布局是主攻西部地区,通过调水工程建设,大面积改造中低产田,增加有效灌溉面积,确保粮食产量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形成增产25亿公斤左右的生产能力。利用中部地区现有较好的粮食生产基础,走内涵和集约发展之路,不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实现增产目标,形成增产25亿公斤左右的生产能力。稳定东部地区,克服粮食生产的不利因素,在现有水平的基础上提高产量,形成增产5亿公斤的生产能力。

  --耕地资源后备充足 开发整理占补平衡

  吉林省西部的白城、松原等地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正在紧张进行,嫩江水将顺着四通八达的渠道进入盐碱地、废弃地。预计未来4年内,吉林省西部将新增水田300万亩,增产商品大米16.5亿公斤,为当地农村增加农业产值33亿元,更重要的是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将得到较好的修复。

  白城市是吉林省西部土地开发整理的受益者,该市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杨亚杰说:“白城市通过两个‘引嫩’工程(引嫩入白、大安灌区)就能开发200万亩水田,3年后白城市水稻面积将扩大300万亩,一个最干旱的地区将拥有全省最多的水田面积,增产粮食十几亿公斤,而且通过利用嫩江水,发展水稻种植、灌溉草原、芦苇荡、养鱼,对小气候的影响非常大,生态效益会更加喜人。”

  王守臣认为,吉林省主要江河可利用水资源丰富。第二松花江、嫩江及松花江干流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为103亿立方米,实际用水量52亿立方米,还有51亿立方米可供进一步开发利用。再就是耕地后备资源充足,未利用地面积2497.95万亩,其中未利用土地面积1672.4万亩,工矿企业废弃地192万亩,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可开发为耕地的潜力比较大。

  吉林省粮食增产潜力还体现在改造中低产田上。全省现有中低产田3500万亩,其中绝大部分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平均亩产仅在600斤左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00—400斤。通过改造2000万亩的中低产田,巩固提高3000万亩高产田,全省标准粮田面积将达到5000万亩,粮食单产将平均提高15%以上。

  吉林省国土资源厅工作人员介绍,任何项目开工前,国土资源部门要求必须先将占用耕地表层约30厘米厚的肥沃黑土进行剥离,运到其他荒地、废弃地上再造耕地,实现永续利用。同时,吉林省省市县三级都建立了土地整理专业队伍,对土地整理和复垦项目建立了详尽的储备库,方便管理。据统计,吉林省已累计实施各类土地复垦项目400余个,新增耕地3.3万公顷,相当于同期建设占用耕地面积的两倍多,连续8年实现了耕地的占补平衡。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实施十大增产工程

  吉林省省长助理、发改委主任王祖继说,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工程,需要实施十大工程。这一项目的实施,将会极大提高吉林西部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国家粮食安全和耕地占补平衡作出贡献。

  一是三项调水工程。包括引嫩入白、哈达山水利枢纽和中部引松供水,可保证灌溉用水21.85亿立方米。

  二是大型灌区建设和改造工程。包括大安灌区和永舒榆等9座大型灌区,完善提水工程、干支渠防渗、渠系配套等,灌溉水利用率达到90%以上。

  三是西部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利用西部三大水利工程引水,进行土地整理,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458万亩,其中新增耕地255万亩。

  四是标准粮田建设工程。围绕巩固提高现有3000万亩高产田,改造2000万亩中低产田的目标,实施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项目、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项目、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

  五是良种研发和推广工程。加强种子资源的研发、培育、扩繁和推广体系建设,培育100—120个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组合),5年水稻新品种更新率达到100%,玉米新品种更新率达到80%,大豆新品种更新率达到60%以上,新品种平均增产粮食7%左右。

  六是吉林省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工程。建设东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吉林指挥系统,年增加地面降水10亿—20亿立方米。

  七是全程农业机械化示范工程。在粮食主产区,按每万亩耕地配备一个作业机群,可实现1000万亩玉米和200万亩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八是生产技术集成与普及工程。在粮食主产区,以玉米、水稻、大豆三大粮食作物为主攻目标,优化、集成一批高产高效技术模式,重点集成推广和普及主要粮食作物超高产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以及土壤改良与培肥技术,节水、节肥等资源节约型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安全生产技术等。

  九是病虫、草、鼠害预防工程。建立完善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检验化验、控制扑灭、技术支撑以及物资保障体系,对各种病虫草鼠害的综合防效提高到85%左右,防治技术到位率提高25%。

  十是生态保障工程。通过建设“三北”防护林四期,更新改造农田防护林,推动生态草建设,启动松花江中上游林业生态工程,为粮食增产提供强有力的生态支撑。

  王祖继说,如果把与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直接相关的项目作为新增百亿斤商品粮的主体工程,匡算总投资265亿元。这些工程建成后,不仅可使全省的粮食产量达到300亿公斤的阶段性水平,而且随着新增耕地适耕性的增强和农业综合配套技术的推广,吉林省粮食产量还会有一个较大幅度的上升空间。

吉林省粮食局全力保证抗洪救灾粮油供应

吉林省粮食局全力保证抗洪救灾粮油供应   入汛以来,吉林省粮食局在抓好粮食行业抗洪抢险的同时,及时启动《粮食市场供应应急预案》和《军粮供应应急工作方案》,采取有力措施,全力保证抗洪救灾粮油供应。

  一是确保抗洪抢险部队军粮供应。全省12个发生汛情的市、县军供站克服道路损毁、运输困难等不利因素,不间断地向抗洪抢险一线部队运送粮油。同时,突破关于军粮供应米、面配备比例的规定,做到部队需要什么品种,就供应什么品种,部队冲到哪里,军粮就送到哪里,满足了抢险部队用粮需要。“八一”建军节当天,他们还深入抗洪抢险一线,送去了价值30余万元的慰问品。

  二是确保因灾紧急转移安置人口救灾粮供应。省粮食局积极协调民政和各受灾地方政府,研究制定了因灾转移安置人口救灾粮发放办法,对受灾人口按每人每天一斤大米、每人每月一斤食用油标准发放救灾粮。目前,已向吉林市、桦甸、临江等7个市、县供应大米1000多吨、食用油近50吨,并明确了相关责任部门和工作程序,全力抓好救灾粮供应。

  三是确保灾区粮食市场稳定。省粮食局成立了4个工作组,从7月30日开始,对省内灾区粮食市场供应开展巡查,目前各地粮食市场货源充足,价格基本稳定。

  针对下一步抗洪抢险形势,为做好救灾救济和灾后重建工作,吉林省粮食局指定了10户大米加工企业和3户面粉加工企业,加班加点昼夜生产,每天可加工大米1500吨、面粉400吨,完全有能力保证市场供应和救灾需要。

标签:吉林省   粮食   工程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74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