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到2020年芜湖农业机械产值有望突破500亿元(安徽日报:安徽芜湖现代农机机械产业集聚发展)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安徽日报:到2020年芜湖农业机械产值有望突破500亿元(安徽日报:安徽芜湖现代农机机械产业集聚发展),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安徽日报:到2020年芜湖农业机械产值有望突破500亿元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安徽日报:安徽芜湖现代农机机械产业集聚发展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安徽日报:到2020年芜湖农业机械产值有望突破500亿元

2、安徽日报:安徽芜湖现代农机机械产业集聚发展

3、安徽日报:应解决农机手短缺问题

4、安徽早稻机械化生产如火如荼

安徽日报:到2020年芜湖农业机械产值有望突破500亿元

安徽日报:到2020年芜湖农业机械产值有望突破500亿元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再到全程机械化,劳动工具的变革,标志着农业发展的高度。

一台台“安徽造”拖拉机、收割机、烘干机从这里驶往全国各地的沃野阡陌,耕耘丰收梦想;一个个“量身定做”的农业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从这里输出,服务着不同的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

这里就是江城芜湖。坐落于芜湖三山经开区的现代农机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已成为安徽现代农业机械产业蓬勃发展的“领头羊”,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的装备支撑,推动中国农机产业转型升级的一支重要力量。

“现在,以绿色涂装为主的中联重机系列农机越来越被农民接受,成为我省战‘三夏’的主角”

——深耕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不断丰富产品线,中联重机成长为本土产品链最全的农业装备制造商

“今年‘三夏’,田野里的‘绿色’明显多了起来。 ”说到刚刚结束的夏收夏种,许多农机手都有这样的感慨。

这里说的“绿色”,不是指庄稼,而是指农机。过去,我省农机大部分来自国外进口。 “现在,以绿色涂装为主的中联重机系列农机越来越被农民接受,成为战‘三夏’主角。 ”中联重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金富告诉记者。

芜湖三山经开区,是我省唯一一个以农业机械制造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作为基地龙头,中联重机从草创到成为国产农机制造领军企业,只用了短短6年时间。

6月17日,记者来到这里。远远望去,中联重机庞大的数字化工厂,统一的灰蓝色外观,沉稳冷峻,散发着现代装备制造企业特有的气息。

车间里云集大量全球一流高端设备:先进的数控激光切割机和国内行业领先的冲压设备,冲压件一次成型,合格率达99%以上;卧式加工中心采用日本原装进口设备,加工精度达到欧美要求;在喷涂前,清洗所用纯水纯度高出饮用水标准……这些现代化制造设备,有力地保证农机质量。

公司办公主楼前,陈列着数十台绿色涂装的拖拉机、收割机、播种机。最大的一台谷王拖拉机,整车动力系统、驱动前桥、电控系统等均采用全球高端技术与供应商资源。 “售价高达180万元,已被省外一家农民合作社购买。 ”王金富介绍。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机械化。但当前中国农机装备结构不合理,产业相对落后。中联重机抓住现代农业机械产业集聚区落户芜湖的机遇,深耕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

推进农机制造由劳动密集型向智力密集型转型,变农机制造为农机“智造”。中联重机拥有一支400多人的专职农机研发队伍,在海外设立技术研发中心,与十几家全球知名企业合作,面向国际高端农机市场推出多款与世界标准同步的新品。

“现在国产农机上来了。 ”亳州焦魁农机合作社理事长焦魁告诉记者,今夏不少农机手购置了中联重机谷王TB70收割机,“下地试割时效率远超同类机械。 ”

今年以来,国内农机市场整体下滑明显,中联重科却业绩骄人:谷王烘干机单月销量突破400台,谷王收割机及耕王拖拉机等核心产品整体市场销量增长16%,占有率持续攀升……王金富分析,取得这样漂亮的成绩单,正是由于紧跟现代农业发展脚步,不断丰富产品线,从主粮作物向特色农业拓展,从耕种收单环节向全程解决方案提升。

今年初,中联重机在芜湖工业园发布4大类共11款农机新品,涵盖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拖拉机、收割机、烘干机、打捆机等高技术附加值产品。

目前公司农业机械已覆盖小麦、水稻、玉米、油菜、甘蔗等主要农作物育种、整地、播种、田管、收割等生产全过程。产品形成拖拉机、收获机、烘干机等10多个产品线、50多个产品平台、750多种产品资源的组合,是中国本土产品链最全的农业装备制造商。

“引进一个创新团队,创建一个龙头企业,打造一个百亿产业”

——以中联重机为龙头,玉柴联合动力、谷王烘干机、蓬翔车桥等企业为支撑,一个现代农业机械产业基地正在崛起,到2020年产值有望达500亿元。

“羽人飞过,五谷丰登。”近日,记者走进芜湖羽人农业航空公司,映入眼帘的公司理念颇具诗意。

这是家年轻的公司。“今年5月才正式成立,主要从事无人植保飞机制造。”公司负责人带记者走进车间,流水线上,技术工人正装配调试小型农用无人机,来自珠海总公司的品质经理李丽娜负责技术指导。

“核心技术全部自主研发,机翼采用碳纤维材料。一台小型机每小时可作业40亩。 ”李丽娜说,安徽是农业大省,珠海羽人公司早就想来投资,基地的建设是“催化剂”。李丽娜告诉记者,公司隔壁就是天道绿色新材料公司,专业配套生产和回收利用碳纤维材料。 “这就是集群效应。 ”

从一枝独秀到满园春色。三山经开区以中联重机为龙头,玉柴联合动力、谷王烘干机、蓬翔车桥等企业为支撑,一个现代农业机械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正在崛起。 “引进一个创新团队,创建一个龙头企业,打造一个百亿产业。 ”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刘丹介绍,截至去年,基地53家企业实现产值近百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3.7亿元。

“推进产业集聚发展,首先必须找准定位。 ”刘丹表示,从一开始,三山就立足安徽农业机械产业优势和特点,理清产业发展思路。为提升承载能力,芜湖市规划1500亩农机产业园用地,建设农机标准化厂房3万平方米。“从项目建设、国内外投资并购等5个领域出台政策激励引导。 ”刘丹说。

企业始终是发展主体。 “三山瞄准产业短板,有针对性地以引资促发展。 ”刘丹坦言,目前基地在主要粮食全程机械化方面存在短板,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亟需突破,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技术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代差。

为此,基地确定“瞄准短板强引资”招商思路,围绕整机招引发动机、变速箱、液压、电控等上游产业链企业,强化电商、农机后市场、农机社会化服务、大数据等下游产业链企业,实现产业链纵向扩展。同时招引细分市场企业,补齐农业生产机械化短板,实现产业链横向扩展,重点招引复合精准农机具、植保机械、粮食后处理机械等制造企业。

今年以来,三山经开区签约农机项目12个,其中乐农有机肥料等7个项目建成投产,变速箱、大马力发动机等多个重点项目正在强力推进。“经过不懈努力,我们已形成拖拉机、收割机、经济作物机械、烘干机、农机具等10多个产品线、50多个产品平台,成为农业生产机械化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 ”刘丹介绍,目前基地农业机械业务已在东南亚、欧洲、南美洲、大洋洲、非洲建立营销网络,产品销往全球109个国家和地区,“到2020年,产值有望突破500亿元。 ”

“这是世界一流的挖树机,核心技术全部自主研发,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

——以创新为支撑,谋求高端市场,在世界高端农机舞台唱响 “中国智造”好声音,着力打造我国农业机械的技术发源地、产品辐射源和创新人才输送地

安徽是农机需求大省,历史上农机产业并不兴盛。曾经的农机“小省”,何以迅速崛起为强大的现代农机产业基地?

6月17日下午,记者来到安徽三普智能重工有限公司。这家以研制园林机械为主的企业,刚刚落户三山不久。踏进生产流水线,一台台怪异的车辆吸引记者注意。 “这是台专业挖树机,用于树木移栽。 ”看到记者疑惑的目光,公司副总经理岳丽一边介绍,一边招呼厂长孙汉飞演示。

随着发动机轰鸣,挖树机的铰链和圆盘高速运转起来。 “圆盘将树干套住,铰链围绕树木旋转挖土,挖一棵树只需3到5分钟。 ”岳丽介绍,使用人工至少需要几个小时。机械不但适用于砂土土质,甚至在东北的冻土环境里同样工作自如。更重要的是,这样挖出的树保留了根系,成活率高达90%以上。 “这台世界一流的挖树机,全部核心技术都是自主研发,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 ”

为何要自己研发?岳丽坦言,公司早期从事绿化,从德国进口了价值百万元的挖树机,没想到完全不适用,树木成活率低,遇到碎石多的环境就无法工作。 2010年公司集中攻关,到去年终于研发出这款性能远超进口产品的机械,价格不到20万元。 “是坚持创新,让我们走在行业领先位置。 ”岳丽感慨地说。

“支撑我们一路 ‘加速跑’的关键是创新驱动。”在中联重机,副总经理滕兆斌表示。以甘蔗收获机为例,过去高端机型都是“洋品牌”垄断。今年初,谷王AS60甘蔗收割机交付用户,这是中联重科重磅打造的一款自主研发的高端农机产品,拥有15项专利,填补了国内空白。一上市,外资品牌同类产品价格就由280多万元降到180多万元。

“自主品牌增强了中国农机在全球高端市场的 ‘话语权’,也为广大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滕兆斌说。

近年来,中联重机每年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3.5%,稳居行业领先水平。目前公司已申请专利1241件,其中发明专利172件,完成省级高新技术产品认定12项,荣获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称号。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机产品在自动化、智能化、全程化方面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高端农机产品过度依赖进口。 ”刘丹表示,破解这一难题,正是基地的使命。基地实施“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发展战略,组建地方现代农业装备工程研究中心、总部中央研究院、北美研发中心等立体式研发体系;强化农业装备前瞻技术,并与职业技术学院联合组建中国现代农业装备职教集团,致力于培育更多农机专业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

芜湖市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创新为动力,芜湖市现代农业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将打造成为我国农业机械的技术发源地、产品辐射源和创新人才输送地。

“把安徽的农业机械化做好了,对服务全国具有重要意义”

——“立足安徽,服务全国,布局全球。 ”基地着眼我省农业发展需要,集中攻关,为现代生态农业强省建设提供装备和技术支撑

中联重机天蓝色的办公主楼,还有一个名字:安徽省现代农业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

“立足安徽,服务全国,布局全球——这是中联重机的企业战略,其中根本是‘立足安徽’。 ”王金富表示,从企业成立之日起,就明确服务安徽现代农业发展、助力安徽农业全程机械化。

今夏阴雨频发,我省夏收进度却未受明显影响。专家指出,这主要是今年中联重机的谷王TB60、TB70小麦机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加快了“三夏”麦收的速度和效率。

刘丹表示,农机产业发展不足,会导致缺少适合本省农情的高端机械,影响农业生产效率。安徽建设现代生态农业强省,必须有切合自身需求的现代农机产业作支撑。同时安徽作为农业大省,地貌类型多样,农作物品种多样性特点突出,“把安徽农业机械化做好了,对服务全国具有重要意义。 ”

今年初,芜湖市政府与省农委签订框架协议,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依托三山基地,共建农艺农机农信农资融合示范项目,打造服务农业生产全程需求的“谷王农事中心”,鼓励基地龙头企业与新型经营主体共建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点。

多年不科学施用化学肥料,对农田土壤结构破坏性很大。如何精准施肥改善土壤?中联重机联合基地内的芜湖仓实农业装备公司、安徽乐农新材料科技公司、安徽格丰环保新科技公司联合设计研发全方位深耕机,实现土壤重金属吸附、精准施肥、精确播种等一体化,为农田土壤修复提供支撑。

在中联重机的智慧农业展厅,以图片和动态装备,展示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机械结合,让农业变得更聪明。 “这是现代农业的未来面目,中联重机将为安徽抢占领先身位。 ”王金富表示,基地已规划建设3000亩的智慧农业示范区,探索从土地耕整、种植、田间管理、收获及后处理全程机械化作业的解决方案。

与现代生态农业强省建设同频共振,三山基地不断提升“马力”,深耕希望田野,必将迎来更多金色丰收。

安徽日报:安徽芜湖现代农机机械产业集聚发展

安徽日报:安徽芜湖现代农机机械产业集聚发展

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农业发展条件逐步改善,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农机市场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012年,我国规模以上农机工业总产值3382亿元,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农机制造第一大国,2014年突破4000亿元,预计2017年我国农机工业总产值4700亿元,并有望在十年内达到1万亿元。

《中国制造2025》针对农机装备明确指出:重点发展粮、棉、油、糖等大宗粮食和战略性经济作物育、耕、种、管、收、运、贮等主要生产过程使用的先进农机装备,加快发展大型拖拉机及其复式作业机具、大型高效联合收割机等高端农业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提高农机装备信息收集、智能决策和精准作业能力,推进形成面向农业生产的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

“十三五”期间,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将处于发展的中级阶段,快速成长与转型升级相互交融,发展速度逐步趋稳;在体量迅速扩展的同时,将更加注重结构改善、质量提高和效益提升;发展总态势将由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向农业全面机械化进军,发展路径将由平原地区向丘陵山区拓展,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逐步实现智慧化农业生产目标。 

现代农机产业基地初步构建 

现代农业机械产业基地以芜湖市三山经济开发区为载体,按照“引进一个创新团队,创建一个龙头企业,打造一个百亿产业”的思路,芜湖市以中联重科农业机械为龙头,玉柴联合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芜湖蓬翔车桥有限公司、芜湖电工机械有限公司、芜湖市丰德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中联重机南陵有限公司、芜湖南牧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安徽鲁班集团神牛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为支撑,初步构建现代农业机械产业基地。农业机械主机及其产业链企业2013年实现产值52.3亿元,2014年实现产值74.9亿元,同比增长43.2%,2015年预计实现产值90亿元,同比增长20.1%。 

龙头企业加速领跑 

中联重机是中国农业装备新领军企业,以农业装备为主营业务,覆盖研发、制造、销售、物流、服务等全价值链,是中联重科五大战略产业之一。

中联重机在安徽及河南、浙江、吉林、湖南等地建有生产基地,在北京设有以海外销售和进出口业务的分公司。公司坚持以全球化为视角,立足于整合全球资源,以自主创新为驱动力,打造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农业装备自主品牌。 

公司致力于成为农业作物全覆盖、农业生产全过程的农业生产机械化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截至目前,公司生产的插秧机、拖拉机、农机具、收获机、烘干机、园林机械等产品对于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等主要粮食作物,从土地耕整、种植、田间管理、收获、后处理提供机械化整体解决方案。

这些农业装备产品,从各个环节上满足了不同地域、不同农艺的生产需求,公司已经发展成为目前国内农业装备序列最广、产品资源最丰富的企业。同时,随着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及甘蔗等经济作物生产整体机械化解决方案的逐步完善,中联重机生产的各种农业装备产品,已经全面涵盖主要农作物耕、种、管、收、运、贮的全程机械化作业。 

创新平台加快建设 

中联重机拥有现代农业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总部中央研究院、北美研发中心、农业机械各研发中心组成的研发体系,拥有玉柴联合动力、盛力制动、安得物流等省级技术中心18个,袁隆平院士工作站1个。公司强化农业装备前瞻技术、共性技术交流和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 

在人才培养方面,与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联合组建中国现代农业装备职教集团,致力于培育更多农机化专业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 

重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根据 《现代农业机械产业集聚发展基地项目投资计划》,目前计划实施项目35个,项目总投资124.67亿元。其中续建项目15个,总投资55.9亿元,新开工项目14个,项目总投资44.67亿元,储备项目6个,项目总投资24.1亿元。主要包括: 

1、(中联重机)年产1000台甘蔗收获机项目。项目总投资1.75亿元,采用先进的甘蔗收获机生产工艺,建设甘蔗收获机生产线,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000台甘蔗收获机的生产能力。 

2、(中联重机)拖拉机动力换挡变速箱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总投资6.58亿元,建成后形成年产2000台套大马力拖拉机动力换挡变速箱的生产能力。 

3、(中联重机)农业机械数字化设计平台建设项目。总投资1.5亿元,建设涵盖设计、分析、工艺、服务全过程的三维数字化设计制造平台,实现芜湖、南陵等各产业基地三维在线协同设计,智能化协同制造,产品销售、制造、交付、服务全过程数字化管理,各应用系统节点2000个左右。 

4、(中联重机)智能农业机械物联网示范应用项目。总投资1.28亿元,研发建设在网农业机械数量100万台、长期在网用户数量500万人次使用的农业机械云服务平台。 

5、芜湖格力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格力精密铸造项目。总投资15亿元,建成后年产约19.5万吨精密铸件及机械加工产品。 

6、芜湖蓬翔车桥有限公司驱动桥项目。总投资2.5亿元,建成后年产10万根驱动桥。 

思路明确目标清晰 

基地发展思路进一步明确: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 《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精神和《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坚持农机产业科学发展,推进农机现代化。

按照引入知名企业、嫁接先进技术、拓展内外市场、推动上市融资、加快整合重组的思路,加快农机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着力做大做强安徽农机产业。

以农业现代化对农业机械的需求为牵引,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培育龙头企业、推进重大工程为抓手,以提高主要农作物和特色种养、中高端农机工业生产基地建设为目标,积极进行全球技术、人才和渠道等各类要素资源的整合,重点发展主粮作物全过程生产机械化,努力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农业机械产业基地。 

基地的发展目标十分清晰:加大对现有创新平台软硬件投入,发挥好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作用,聚集现代农业装备优势科技资源,打造区域内及全国农业装备技术创新高地,使区域内农业装备技术研发跃身为全国领先地位。

加大与省、市以及全国农机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力度,通过开放式技术研究、工程研发、集成创新、技术及管理人才培训,为农业装备业发展培养和输出高端人才。 

经过努力力争将芜湖市现代农业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打造成为我国农业机械的战略策源地、技术发源地、产品辐射源、创新人才输送地和国际交流中心。成为推动安徽省乃至全国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的促进力量,将国内目前的农业机械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原来的20~30年缩短至5年左右,把中联重科农业机械建设成为中国数一数二的农业机械行业国际化公司。 

到2017年,基地产值不低于150亿元,到2020年,基地产值不低于300亿元,积极争取以500亿元为奋斗目标。 

推进举措扎实有力 

基地将通过组建耕整机械、收获机械、产后加工机械、畜牧机械等高端农业装备研发中心和培训中心,导入“工匠精神”与精益制造理念,强化现代农机装备基础共性技术和国际前沿技术的研究,积极探索“互联网+”与传统农业装备产业的融合,提高农业装备产业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带动我国农业装备产业的整体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业装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汲取欧美和亚洲智慧农业发展经验,率先提出符合中国特点的智慧农业解决方案,依托云计算、传感网、3S等多种信息技术以及专家智库,实现农业信息数字化、农业生产自动化、农业管理智能化,实现信息化与农业机械化两化融合。 

一是促进农业机械制造工业 4.0和农业机械产品4.0工程,提高农业机械现代化制造水平和农业机械智能化水平。 

二是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在现代农业装备国家和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平台基础上,进一步联合合肥工业大学、江苏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农业部南京农机化研究所等在芜湖共建研发中心和研究生工作站。 

三是重点发展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系列化产品,并实现产品技术升级,同时发展经济作物全程机械产品。 

四是突破行业急需的大马力拖拉机、复式保护性耕作机械、精准高效植保装备、智能化谷物联合收割机等关键技术。 

五是鼓励零部件供应商落户芜湖,同时推进国际合作,实施农机关键核心零部件属地产业化,完善农机产业链。 

安徽日报:应解决农机手短缺问题

安徽日报:应解决农机手短缺问题

资料图

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土地流转的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生产开始迈入机械化时代。如今,不少种粮大户都购买了农业机械,但每到农忙时节,却普遍感到农机手短缺,有农机却缺农机操作人员。

农机手为何短缺?一是农机作业季节性强,农业机械一年作业时间仅仅一两个月。农机手因作业时间有限,报酬并不高。二是农机作业环境艰苦,农忙时节要抢农时,农机手需要连轴转,打疲劳战。此外,还有噪音、灰尘,脏、苦、累让一些年轻人望而却步。

农业机械化就必须解决农机手短缺的难题。笔者认为,一要注重农机手的培养,充分运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培养一批热爱农村、熟悉农机的新兴职业农民;二要引导农民积极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开展农机跨区作业,可以很好的解决农机使用时间短、农机手短缺的难题,最大限度发挥农机使用效益。

安徽早稻机械化生产如火如荼

安徽早稻机械化生产如火如荼

面临当前战役情不误农时的形势,结合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示范创建项目,安徽省农机推广总站深入基层一线实地察看春耕备耕农机化生产情况。近日,站长江洪银率领项目管理人员、专技人员一行赴含山县、南陵县和芜湖县详细了解早稻生产机械化状况。

江洪银一行第一站来到含山县富农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合作社理事长王克锁的介绍下,了解到该社80hm2(1200亩)早稻育秧情况,并察看了育秧大棚秧苗长势,同时调研了再生稻生产及效益情况。

在南陵县小正水稻种植家庭农场,在与农场主叶萧振的交流中,了解到受疫情影响未购买到足量再生稻种,现有秧苗仅够13.3hm2(200亩)稻田栽插。“受疫情影响,生产成本有所增加,育秧基质平均每亩增加35~40元,主要是运输费用提高。” 叶萧振说,“喜人的是再生稻产量和效益高,头茬亩产550kg左右,二茬亩产300kg左右。”

在南陵县,调研组一行了解到当前农业生产劳动力大量转移,导致农业生产无人可用,水稻生产迫切需要轻简化的栽培机械化方式。为解决上述问题,南陵县推广应用了无人机飞撒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水稻有序抛秧机械化技术和再生稻生产机械化技术,不断探索适宜当地的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

在明星合作社——芜湖县明荣家庭农场实地察看了即将下田栽插的66.7hm2(1000亩)早稻秧苗,了解到该农场疫情期间向武汉捐献了5000kg再生稻,农场主杨明荣介绍了早稻再生稻一种两收生产机械化技术和经济效益情况。在芜湖县豪睿标准化育秧工厂,调研组一行被该厂所育早稻秧苗及标准化的育秧工厂规模所震撼,该育秧工厂所育秧苗长势喜人,一片绿油油,整齐的排列在阳光温室内。

在调研中,江洪银强调各地农机部门要紧抓复工复产,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备耕,充分发挥农机推广先锋军和排头兵的作用,以实际行动做好早稻生产机械化工作,同时积极响应安徽省农业厅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的号召,做好项目实施方案的制定和示范创建工作。

标签:农机   产业   农业   安徽   发展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74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