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兴庆:振兴乡村首先要振兴乡村产业(叶兴庆:深化农村改革要聚焦三个方向)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叶兴庆:振兴乡村首先要振兴乡村产业(叶兴庆:深化农村改革要聚焦三个方向),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叶兴庆:振兴乡村首先要振兴乡村产业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叶兴庆:深化农村改革要聚焦三个方向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叶兴庆:振兴乡村首先要振兴乡村产业

2、叶兴庆:深化农村改革要聚焦三个方向

3、叶县:上门检修农机保安全

4、叶类蔬菜生产迎来新时代

叶兴庆:振兴乡村首先要振兴乡村产业

叶兴庆:振兴乡村首先要振兴乡村产业

资料图

振兴乡村首在振兴产业。没有产业的兴旺,就没有理想的就业和收入。没有理想的就业和收入,就不能吸引和留住年轻人。留不住年轻人,乡村就不可能充满生机活力。

新时代振兴乡村产业,要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捕捉机遇。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重大变化,为乡村资源价值的重估带来了历史性机遇。

在农产品数量短缺的年代,我们的注意力放在发展大宗农产品生产上,对农业的休闲观光、生态涵养、文化传承等功能开发利用不够。在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的年代,我们的注意力放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转移进城上,对城镇居民到农村休闲、旅游、养老需求的开发利用不够。

怎样用好农业资源价值重估的历史机遇?要从提高农业竞争力的视角来把握。增强农业竞争力,要两手抓,既要“硬拼”,也要“巧取”。“硬拼”就是要硬碰硬地拼成本、拼价格,通过扩大经营规模以提高基础竞争力,通过加强一般服务以提高政策竞争力。

“巧取”就是要实施差异化战略,拼品质、拼功能。增强农产品品质的竞争力,就是要让消费者相信国产农产品就是比进口的好,愿意为国产农产品付更高的价格,通过消费者的信任溢价来为小规模农业争取生存空间。

小规模农业要有竞争力,在提高物质产品产出功能的同时,还要发掘和利用好休闲观光等功能。比如,油菜籽作为物质产品,我们的成本比加拿大、欧盟都高,所以要进口油籽、植物油。但是,如果把油菜花的观赏功能发挥出来,整个产业链的价值和竞争力就会大大提高。

怎样用好非农产业资源价值重估的历史机遇?振兴乡村产业,乡村不能只搞农业,还要促进经济多元化。但经济多元化不能像上世纪80年代搞乡镇企业那样村村点火、户户冒烟。新时代促进乡村经济多元化,要用好乡村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康养产业、传统工艺等。

据我们观察,最近几年,一些地方靠新产业新业态新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他们遵循新发展理念,更多地利用乡村优势资源来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经济。对乡村经济多元化来说,还有一篇文章,就是绿水青山到底怎么转变为金山银山。

多年来,不少乡村地区的绿水青山并没有变成金山银山,老百姓还是穷。但现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临界点已经到来了。因为社会主要矛盾变了,城市化的地区,高收入的地区,对生态产品、生态服务的需求上来了。这个时代的到来,为乡村地区的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提供了强大的市场需求拉力。

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还要发挥国家调控机制的作用。要建立健全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包括横向的、纵向的转移支付。

用好乡村资源价值重估的历史机遇,关键在改革创新。一是产权制度改革。“三变改革”是一条出路。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同时引入社会资本、外部技术、管理理念,就可以实现资源重新配置,发展高效农业。

二是引进人才。我国还处在城市化发展阶段,大量的人口要进城。与此同时,已经进城的一部分优质劳动力或者人才也需要回到农村。乡村振兴需要人才,这些人才很难靠沉淀在农村的人,很大程度上要靠外来人员。

三是土地制度问题。目前的这套土地制度如果不改革,乡村振兴的规划和项目恐怕不能落地。

四是业态重塑。小规模、地域特色鲜明的农业要获得竞争力,在传统业态下有局限性,必须利用互联网。互联网可使特色农产品有更大的市场空间,产品也能卖出更高的价格。

叶兴庆:深化农村改革要聚焦三个方向

叶兴庆:深化农村改革要聚焦三个方向

农村改革的历史脉络与未来趋势

中国改革开放发端于农村。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业生产、农村面貌、农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村改革的全面深化,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强大动力。

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结合改革实践的新进展,梳理农村改革的历史脉络,展望农村改革的趋势走向,对新时代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国40年的改革进程中,农村改革一直引人注目。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改革大幕是从农村开启的,农村改革初见成效增强了全社会推进改革的信心和决心;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农村在我国经济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把农村改革这篇文章做好了,有利于推动其他领域改革。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有必要结合改革实践的新进展,对农村改革的历史脉络进行再梳理,对未来农村改革走向进行展望。

农村经济社会发生历史性变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改革走过了光辉历程。《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确立了农村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即在经济上充分关心农民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切实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40年来,沿着这一指导思想,农村改革阔步前进,农村经济社会发生历史性变化。

其一,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关于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安排,始终遵循着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客观规律,始终坚持尊重农民意愿和维护农民的权利,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改革伊始,以小岗村为代表的部分地方率先实行大包干改革,也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农民拿到生产经营自主权,交够国家、留足集体、剩下全是自己的。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民开始分工分业,土地承包经营权开始发生流转。1984年中央1号文件规定,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十五年以上。1993年中央11号文件规定,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三十年不变。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农村土地承包法》以及《物权法》等对此进一步作了细化部署。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

经过40年的演变,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对没有发生流转的土地而言,实现了土地集体所有权与农户承包经营权的“两权分离”,而且农户承包经营权的权能不断扩大;对发生了流转的土地而言,土地经营权从承包经营权中分离出来,出现了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三权分置”。

“两权分离”,充分调动了亿万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三权分置”坚持了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了农户承包权,放活了土地经营权,为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就业、进城农民市民化提供了可能。

其二,农民与村社共同体的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户成为独立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农村经济社会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大提高,政社合一体制已不适应时代的需要。1983年发布《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改革重点是实行新的乡村治理体制。这些年来,村民自治在不断地完善。

党的十九大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为下一步更好地完善乡村治理指明了方向和路径。40年来,通过这一系列改革,农民与村社共同体的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

其三,工农和城乡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从农村支持城市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再到城乡融合发展,工农和城乡关系在40年间发生了一系列转折性、里程碑式变化。在农业产业政策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相继实行提高统派购价格、减少统派购品种、全面市场化等改革,工农产品交换关系朝着有利于农业的方向发展。

农业财税政策也发生了转折性变化,取消农业税,实行农业补贴。此外,国家在农村实行了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公共财政的阳光更广地照耀农村,公共财政的雨露更多地滋润农民。

深化农村改革要坚持问题导向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进入了全面深化的新阶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迈向现代化强国目标的一项重大战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目标,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与时俱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第一,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大量农业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农民不断分化,给进一步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提出了新要求。

在新形势下,要按照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思路,推进耕地、林地、草原等农用地制度改革,明确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存在形式和具体权能;对承包权合理赋权,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确股确利不确地”等承包权实现形式,探索承包权市场化退出机制;尽快明确第三方经营权的权利属性和具体权能,为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处理农民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关系,主要途径是将这些土地产生的收益纳入集体收益,并保障集体成员的民主管理权和收益分配权。

处理农民与宅基地的关系,应逐步扩大农户依法取得的宅基地用益物权的权能,可考虑以“房地一体”确权登记颁证为改革基础,以“先房后地、地随房走”为赋权逻辑,探索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的有效途径。

第二,加快构建符合我国发展阶段和世贸组织规则的新型农业支持保护制度。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稻谷和小麦增强最低收购价政策弹性、部分农产品实行价格或收入保险等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仍需要清醒地看到,未来我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和农户兼业化现象会进一步加剧,我国与主要农产品贸易对象国的农产品成本和价格倒挂幅度亦会进一步扩大,我们应在分析研判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农业支持保护制度进行系统性改革。

一是大幅度减少市场价格支持,大幅度增加一般服务支持,特别是要增加农田整理、水利设施、研发推广、农民培训等方面的投入。

二是以绿色生态为导向完善相关补贴制度,引导农民保护耕地地力,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实现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

三是建议按“量能分治、市场定价,价补分离、补从史定”的思路,改革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可考虑对产量和产能按不同的原则进行治理,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生产者价格,把隐含在托市价格中的财政补贴剥离出来,按照历史产量或面积进行补贴,以实现补贴与当期生产脱钩。

第三,按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思路健全乡村治理体制。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乡村治理面临主体和客体的深刻变化。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坚持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不断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在自治方面,要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健全民主决策程序,继续开展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工作,促进治理重心下移、治理半径缩短。

在法治方面,要强化法律在维护农民权益、规范市场运行、农业支持保护、生态环境治理、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等方面的权威地位,引导农民和村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德治方面,要深入挖掘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新,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引导农民向上向善,降低行为的不确定性。

需要注意的是,自治、法治、德治各有其功能和适用范围,三者的边界是动态变化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不断健全和创新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强化法律权威地位,以德治滋养法治、涵养自治,促进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形成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乡村治理机制。

(来源:经济日报)

叶县:上门检修农机保安全

叶县:上门检修农机保安全

5月17日上午,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盐都街道问村农业机械化专业合作社大院里,几位农机检修人员正仔细检查拖拉机及各种收获类机械的关键零部件,确保夏收机械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

“我个人有两台收割机,趁还没开始农忙,先把准备工作做好,更换机油、进行割台保养,感谢检修人员上门帮我检修。”农机手袁红军说。

为提高规范作业能力,促进夏粮生产,今年4月以来,叶县成立农机检修服务队进村入户指导,帮助农机手检修保养农机具,重点对小麦联合收割机进行检修、调试、保养,确保机车安全、高效地投入“三夏”生产,并协调石油销售企业和农机经销商、维修点、合作社,提早做好物资储备和供应。同时,叶县农机中心工作人员为农机手讲解安全生产知识和小麦机收减损技术,并对参与跨区作业的小麦联合收割机进行年度安全技术检验,强化农机安全隐患排查处置,发放跨区作业证。

截至目前,该县已组织农机检修人员开展技术指导36人次,维修作业机械260余台,发放各类技术宣传资料600余份,实地举办培训班3次,为“三夏”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叶类蔬菜生产迎来新时代

叶类蔬菜生产迎来新时代

泽普联合(北京)有限公司菠菜种植基地内展示的叶菜遥控式除草多功能平台。

自我国实施“菜篮子工程”以来,蔬菜已成为种植业中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农作物,叶类蔬菜生产也由传统的人工种植转向优质、高效、绿色的“耕种收”一条龙的机械化生产。近日,在北京市房山区泽普联合(北京)有限公司菠菜种植基地内,北京市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推广站(以下简称“北京市农机推广站”)展示的旋耕机、收获机等机械设备演示了菠菜从旋耕、起垄、种子带编织、播种、植保、收获的全过程。作业效率最高可达人工作业10倍,并可向油菜、香菜等主要叶菜生产推广应用。

此次现场会展示的22台(套)机具,让农户近距离感受到了农业生产机械化的高效与省力,了解了农业生产机械化作业模式。其中,改变蔬菜传统种植方式的NRD-6型蔬菜种子编织机、自走式线播机,将种子按农艺要求的种植株距包起来串成一条线,再将种子带按规定的行距播种到田间,确保了种植株距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减少漏播,提高播种质量,免去了后期人工间苗的环节,极大地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种子带可降解,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打药“神器”DS-DY5型自走式打药机,手扶作业、喷幅可变、掉头方便,一次进地即可完成一个塑料大棚打药作业,使作业过程变得轻松、高效、省力。

据悉,菠菜属于速生叶菜,生产周期短,复种指数高,轮作快,已成为京郊农户增收的重要途径。但是传统菠菜种植环节多,各环节间隔时间短,每个环节需要人工精细化作业,劳动强度大。然而,由于菠菜种子不规则,直播种植密度不易掌握,密度小了影响产量,密度大了影响菠菜后期生长,还需要间苗,费时又费工。

另外,菠菜具有根茎较长,且入土深度大,人们习惯食用带根菠菜等都是菠菜难实现机械化作业的限制因素。为有效提高种植效率、增加菠菜产量,降低生产成本,2018年以来,北京市农机推广站多次深入京郊菠菜种植园区,了解菠菜种植面积、茬口及生长周期和特点,细化形成5个关键环节,围绕菠菜旋耕、起垄、播种、打药和收获环节开展了菠菜关键环节机械化轻简化技术集成试验示范,探索形成菠菜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模式,填补了菠菜机械化生产的短板。菠菜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对于实现叶菜全程机械化有重要的借鉴、引领作用。

据了解,泽普农业种植示范区应用了该模式后,大大减少了人工劳动强度,各环节作业效率平均提高2倍以上,尤其是播种环节,使用播带机后,播种更均匀,无须人工间苗,菠菜收获环节作业效率是人工作业的10倍,节本增效效果明显。

叶类蔬菜是居民日常生活的必备蔬菜,因其周年均衡供应,鲜嫩优质、品种多样,在增加首都优质农产品供应,丰富首都菜篮子、保证自给蔬菜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之后,为了确保蔬菜的稳定供应和基本安全,北京市也积极增加蔬菜种植面积,提高自给率。在劳动力老龄化加剧的情况下,农忙时节请工难、用工贵的问题凸显,要保持叶菜产业快速发展,更好地服务于首都发展,农业机械化技术必须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加快推进“机器”代替人工作业,促进叶菜生产全程机械化,这是未来农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和必然趋势。


标签:乡村   农民   农业   土地   农村改革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74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