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中国畜牧科技城 推动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建好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建好中国畜牧科技城 推动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建好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建好中国畜牧科技城 推动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建好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建好中国畜牧科技城 推动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

2、建好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

建好中国畜牧科技城 推动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

建好中国畜牧科技城 推动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

  516日,第十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将在重庆市荣昌区举办。中国畜牧科技论坛聚焦畜牧业近20年,是全国畜牧科研机构和企业云集的盛会,荣昌搭建了具有特色的国家级畜牧科技平台,形成了以畜牧人才、院士工作站为支撑的畜牧科研转化梯队和以生物医兽药、特色养殖等为依托的畜牧全产业链。

  在此基础上,荣昌为加速建设中国畜牧科技城,又确定了1个集中发展区,4个农牧示范园,N个现代化养殖场、保种场、育种场的“1+4+N”全域畜牧空间布局方案,打造要素齐、链条全的畜牧科技产业布局,助力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

  优化布局

  依托畜牧科技论坛完善创新链

  从2004年第一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召开,到2005年西部饲料兽药市场开市营运;从2007年第三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召开,到2009年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核心区设立;从2011年第五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召开,到2014年国家生猪交易市场获批建设;从2016年第七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召开,到2018年获批全国首个以农牧业为特色的国家级高新区、2019年全国首个畜牧单品种国家级大数据平台——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获批建设;从2018年第八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召开,到2021年全国农业领域首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落户,依托论坛,荣昌打造出特色现代畜牧创新链。

  在平台创新方面,荣昌聚集了全国首个以农牧业为特色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国家生猪交易市场、国家现代化畜牧业示范区核心区、国家区域性生猪种业创新基地等多个国家级平台。其中,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以重庆市畜牧科学院为主体建设,是我国农业领域首个、也是重庆首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构建了“1个总部+5个分中心+9个协同创新研究院+6个示范站的协同创新格局。“1个总部即依托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建设总部1个,“5个分中心即依托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江西农业大学、中山大学、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设立华北、西北、华东、华南和东北区域分中心5个;“9个协同创新研究院即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等建设协同创新研究院9个,“6个示范站即依托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铁骑力士实业有限公司等国家级龙头企业建设示范站6个。

  “1+5+9+6”的协同创新格局,集合了畜牧产业链的创新阵容,使遗传育种与繁殖、营养与饲料、疫病防控、养殖环境与工程、大数据等各方面技术成果,集成应用于示范站养殖场,迅速提升其养殖现代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海纳人才

  广邀院士专家多维推进研发链

  荣昌拥有西南大学荣昌校区、重庆市畜牧科学院等一流农牧科研院校,聚集畜牧专业人才2万余人,是国内畜牧科技人才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

  从第一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起,荣昌就确立了院士挂帅、畜科人才成果转化、企业现场借智的发展方式,截至目前,已有24位院士参与论坛,不断提升论坛的影响力,学术成果转化效果显著。

  通过培育新型研发机构,荣昌已“靶向”柔性引进12名院士和骨干人才16人,建立了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跨体制的人才团队,构建了遗传育种与繁殖、营养与饲料、疫病防控、养殖环境与工程、大数据五大关键技术领域的14个本土化创新团队,人才规模达494人,累计共承担科研项目286个,项目总经费8.73亿元。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76个,项目经费5.55亿元;省部级科研项目103个,项目经费1.55亿元;自主研发项目58个,项目经费1.5亿元;取得标志性成果8项,开发新产品7个;获国内发明专利授权75件;获欧美日专利授权2件;颁布标准39个(其中国家标准8项,行业标准10项,地方标准12项,企业标准9个);获得省部级奖励13项。

  借助“科研院所+保种场+企业模式,荣昌组建了科企联合体,构建核心育种群,开展新品系培育,取得阶段性进展;建成重庆市国家重点区域级畜禽基因库1个,国家级、市级和区级保种场各1个,种畜禽场11个;建有重庆市肉鹅遗传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熊蜂繁育中心、荣昌白鹅纯繁基地、授粉蜂繁育基地等特色育种基地。

  积聚人气

  整合资源补齐畜牧科技产业链

  资源引进来,产业链串起来。

  在养殖板块,荣昌现有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231家。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养殖场(家庭农场)模式扩大生产,建立起公司+合作社+农户产业联盟,实施联农带农模式,稳定利益联结机制。

  在金融板块,荣昌创新实施生猪“保险+期货险种,积极应对畜牧产品市场价格大幅波动风险,稳定养殖收益。

  在科创板块,荣昌持续推动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升级,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开发完成荣昌猪产业数字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和监测预警平台,实现“保险+电子芯片全覆盖,养殖、监控、溯源一体化。

  在加工板块,荣昌建有加工企业5家、兽药(生物制品)GMP企业14家、饲料加工企业43家、农牧智能装备生产企业5家,拥有以澳龙生物、布尔药业等为代表的畜牧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

  在市场板块,琪金、艾迪等品牌产品进驻盒马鲜生、永辉超市等大型商超;荣昌还开设销售门店600家、专卖店50家,开展京东、农信直选、农信商城等线上销售;搭建荣昌卤鹅专营店300余家,形成鹅堂、三惠鹅府、小罗卤鹅等知名品牌,荣昌卤鹅、紫燕百味鸡系列食品广受消费者欢迎。

  这些产业矩阵,助推荣昌畜牧集群规模达到200亿元左右。

  接下来,荣昌将进一步促进品种、品质和品牌互为依托的良性发展,转型升级畜牧加工体系,带动构建畜禽屠宰、精深加工、生物医药、饲料加工、畜牧机械装备等全产链的农牧高新技术产业格局。

  荣昌依托特色优势,建立了集科研、育种、养殖、加工、饲料、兽药、市场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集群,先后获批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核心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中国农产品优势区,拥有全国首个以农牧业为特色的国家级高新区。

  放眼未来,荣昌将抢抓发展机遇,联合荣昌当地科研院校,增强教学科研、智能制造、数据应用、检验检测、交易市场、金融服务等功能,融入西部(重庆)科学城,全面建成中国畜牧科技城。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荣昌不仅注重打造农牧特色科创高地、现代产业集聚高地、成渝主轴开放新城、城乡融合魅力新城、山清水秀生态新城,更彰显荣昌生命之美、生活之美、生产之美、生态之美,打造名副其实的“繁荣昌盛”之城。

建好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

建好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

资料图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这对于进一步增强粮食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粮食产业提质增效,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意义深远。

  在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粮情下,通过集聚资源要素发展粮食生产,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有效举措。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是在粮食主产区、核心区、粮食生产功能区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如今,我国粮食生产集聚效应更加明显,13个主产区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8%以上,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大粮仓”。为了更好地保障粮食安全,国家在主产区基础上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粮食生产功能区,探索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与粮食主产区、核心区和功能区相比,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更加强调粮食产业发展。

  发展粮食产业是确保粮食安全的战略选择。粮食产业涵盖由原粮到产品、由产区到销区、由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一头连着粮食生产,一头连着粮食消费,是粮食供求的“蓄水池”和“调节器”。实践证明,粮食产业经济越发达,产业链条越完整,抵御粮食安全风险的能力就越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加快向农业现代化转型,全力推进粮食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把粮食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形成粮食兴、产业旺、经济强的良性循环,为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提供强力支撑。

  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需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要构建高质量的粮食供给体系。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为抓手,深入实施“藏粮于技”和“藏粮于地”战略,解决好种子和耕地两大“瓶颈”,夯实粮食安全基础,确保需要时产得出、供得上。着力发展高附加值、高品质粮食,提高粮食供给质量,提升粮食产业综合素质、效益、竞争力。

  二要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实现市场、要素和主体的全面激活,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农业产业效益。

  三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从拼资源、拼投入的粗放式发展转向拼科技、拼品牌、拼技术的集约化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

  四要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粮食产业差异化、科技化、品牌化、特色化、绿色化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

  近些年来,尽管国家不断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生产扶持力度,但主产区经济发展缓慢的问题依然存在,许多产粮大县难以走出“高产穷县”的困境,影响了地方抓粮和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需要强化对主产省和主产县的政策支持力度,逐步建立健全对主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建立精准支持政策体系,推动相关农业资金向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倾斜,保障产粮大县重农抓粮得实惠、有发展、有热情、有干劲。

标签:产业   畜牧   粮食   国家   发展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75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