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博士马红漫论为何农村土地流转改革应审慎推进(经济学视界下的农机跨区作业)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经济学博士马红漫论为何农村土地流转改革应审慎推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经济学视界下的农机跨区作业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经济学博士马红漫论为何农村土地流转改革应审慎推进 ♂
经济学博士马红漫论为何农村土地流转改革应审慎推进推动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成为当前我国农村改革的重要一环。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文,提出坚持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实行“三权分置”。
作为农业大国,土地一直都是广大农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相关政策变革必然会对农民日常生活产生不小的触动。回顾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立法的演绎轨迹,从禁止、限制、再到明确开放,已然走过了三十多个年头,决策部门的谨慎心态由此可窥其一斑。
不可否认,随着生产技术水平日新月异以及国际经济互动日趋深入,我国分散经营的小农经济格局早已不合时宜。有报道称,2015年前7个月我国进口粮食达7256.8万吨,严重冲击国内粮食市场。其中的原因就在于,国内粮价偏高,主要作物小麦和玉米分别比国际市场平均高出56%和65%,国内外市场价格倒挂致使国内粮食“供给”超标,农民增产却无法增收。
可见,我国农业亟待朝现代化、规模化、专业化方向迈进,以逐步改观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结构调整困难等痼疾,而土地流转则是撬动这一经营模式转型的必要前提。
一旦农村集体土地合理流转起来,那么这一原本分散的稀缺资源将得到重组与盘活,传统家庭式耕种与农业产业化需求之间的矛盾将逐步弥合,并同时带动资金、技术以及劳动力等其他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最终实现农村产业升级、国内农产品竞争力提升、农民持续增收等良好诉求。
但需要指出的是,广大农民对土地的天然依附心理根深蒂固,农村土地流转改革意味着部分农民将会与土地“剥离”,难免顾虑重重。而此前已有实践观察,有地方村委会及乡政府或为了本地区经济长效发展、或为了即期繁荣,在土地流转中越俎代庖,未经农户授权擅自以集体的名义与投资者签订协议,之后再由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通知农户。
农户的知情权、决策权与监督权受到侵害,由此触发了不满情绪。可见,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执行只有严格遵循平等协商、依法、自愿原则,才可能减少各方的疑虑、切实保护农户利益,否则改革绩效将会大打折扣,甚至为贪腐埋下隐患。
恰因此,对于土地确权登记手续、流转合同文本、土地审核评估等核心环节,相关指导性文件应当提出具化要求和惩戒举措。同时,决策部门可考虑通过市场之手代替行政力量主导交易,建立规范的交易平台、引进专业第三方机构,以促进农村流转土地信息公开化。
值得一提的是,在确保土地流转过程的公开、公平与高效的基础上,有关部门还应当对流转后的土地经营方向及新型农民安置问题进行管理,引导微观实体动向与宏观目标趋同。
一方面,流转土地的接盘人往往注重从投资回报角度考量,通过批量种植蔬果、花木等经济作物实现快速致富。更有甚者,一些地方借改革之名将集中的大量农地用于旅游度假村、高尔夫球场以及私人会所等非农建设。各地在农村土地流转改革中需警惕这种“非粮化”倾向,防止我国粮食安全的根基受损,严格保护全国18亿亩耕地红线不受触碰。
另一方面,当大批农民摆脱土地束缚走出农村之后,各级政府的配套服务工作也应有所跟进,以此避免新型农民沦为在家无地种、出门无工做的“夹心”边缘人。
对此,各地应针对农民特长加强培训教育工作、搭建职业供求对接平台、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保功能,尽可能缩小进城农民与原城市居民之间待遇差距,实现公共福利的公平惠及。
近日有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末我国约有80%的农民工没有参加法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地方保障性投入压力不容小觑。当然,公共服务水平提高需要地方财政的大力支持,而后者实力的夯实则牵涉到财税体制变革、地方战略部署等深层次配套举措,决策部门应对此实施统筹规划、尽早厘清。
在近期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改革成为带动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引擎,其顶层设计和政策实践均应得到审慎推进。
经济学视界下的农机跨区作业 ♂
经济学视界下的农机跨区作业中国大地上独特的农机跨地区作业,走过了近40年征程。人们需要认识的,不光是农机跨地区作业本身,更在于跨地区作业的社会经济学意义,以及它对更高水平农机化发展的启迪性思考。笔者关注农机跨地区作业深层次的社会学思考,偶有所得。
一、曾经的记忆
我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当然最关注的就是农业生产那些事,让人感慨颇深的莫过于”三夏”和”三秋”了。我上初中和高中那会子,“过忙天”是全国人民的头等大事,工厂放假,商店关门,学校停课,所有非农工作者,都要停下手中的活计,奔向农村,帮助农民收割成熟的庄稼。人们都沉浸在一个“抡”字中,就是尽可能加快劳动进度,抡农时,夺丰收!
通过学习,才知道,我那“痛苦的记忆”,一方面是农业经营体制问题,另一方面是劳动工具的落后。前者通过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很快解决,农民的劳动积极性空前高涨,“过忙天”因此缩短到15天—1个月。但面对劳动工具落后的状况,却难一蹴而就。
在上学时,碰到了一个叫“康拜因”(Combine harvester)的庞然大物,小麦被“吃”进去,刹时吐出的是风干车净的黄灿灿的麦粒。一天能收50—60亩,相当于80—100个壮劳动力干的活呢!由此让人看到了农业的希望,更感觉“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论断的伟大。
到了1988年,从《中国农机化报》上看到,山西有农民在收完自家的麦子后,开着自已的联合收割机,东进北上,干起了跨地区作业的营生。随后的几十年实践证明,它丰富了中国特色农机化的内含,诠释着中国市场农机化的无穷魅力,是世界农机史上的伟大创新。
据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统计,2019年“三夏”期间,全国64万台联合收割机投入”三夏”,其中参与跨地区作业的联收机32万台,跨地区收获量占小麦面积的85%以上。
“三夏”期间全国日机收面积过千万亩的天数达到14天,比2018年多3天,单日机收最高2100万亩。 使“三夏”由过去的1个多月,缩短到7—10天。
二、是谁玉成这桩“婚姻”
如果我们把农机跨地区作业放在社会经济学大背景下来看,其社会经济学意义是开拓和颠覆性的。
首先,它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我国从1992年起开始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好顺应了这一开放式发展的要求。农村劳动力大量进入城市二三产业,吸纳了约2.8亿农业劳动力,占农业劳动力的75%以上,给农机“腾出”了发展广阔的”想象”空间。
其次是我国农业的特殊性,为农机跨地区作业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可能。我国农业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在农作上存在着漫长的时间差。以小麦机收为例,从南到北的作业时间差约有55天,而联收机在一地的作业时间通常为5天,如果计算转场耗时,则跨地区作业的联收机理论作业区间为8—10个。也就是说,跨地区作业的联收机一台机器可以完成8台机器的作业量,相应的收入也可以提高8倍;使全国小麦实现机联收的投资需求大大降低,这对于我国农机化发展具有划时代的经济意义。水稻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收获期时间差高达100天左右,其跨地区作业的空间更大,经济效益则更诱人。
第三是巨大的社会经济学意义。以陕西省汉中市水稻机收为例,以联收机单季作业250亩计,需要6400台,而本地联收机发展迟缓。近几年来虽然受购机补贴拉动,增长加速,但增量加存量仍仅有970多台,缺口高达5400台!按汉中市农机管理部门机收指导价,水稻机收120—130元/亩计算,存在着近2亿元的巨大市场,充满了巨大的诱惑力。
随着城市化和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农业生产不再是农民谋生的唯一手段,而变成了农民的商品经济行为。作为一种经营行为,就必须重视经济效益,重视投入和产出。以较小的成本获取更大的收益,或者以定量的成本获取尽可能高的收入。
汉中市属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夏秋大忙季节,劳务成本高。人工收获水稻耗工5—6个,需支出300—360元/亩;而机联收支出仅120—130元/亩,且机收因脱粒干净、抛撒损失小可多收稻谷1.5%,价值达30元。总体看,机收比人工收节本增效达180元/亩元以上,而耗时仅为人工作业的1/40—1/50。
汉中市欢迎各地来机,并给予各种优惠,利用外地来机的示范效应,启动本地投资,大力发展本地联收机。近些年来有四川、江苏、浙江、安徽等数省10多个地市的约1500台联收机来汉帮助夏、秋机收,大大缓解了汉中联收机短缺的现状,农民和农机人也因此赚了个盆满钵溢。
第四是农机管理等相关部门当“红娘”,符合当前共享经济发展模式。农业部颁布实施了《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管理办法》,由各级农机部门为跨地区作业的联收机手提供跟综服务;如免费发放跨地区作业证、免费培训联收机操作手、免费进行安全技术检验、提供全国农机跨地区作业需求信息等;公安交警和农机监理按各自分工为农机跨地区作业提供安全服务,及时调处相关事故等;农机生产与经销企业为跨地区作业农机提供及时的配件供应与维修服务等等。可以说,这支“红娘”队伍为农机跨地区作业做大做强,发挥了不可或缺的服务功能。
三、几点启示与思考
1、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把农机跨地区作业引向深入
目前全国农业合作社120多万个,通过土地经营权有偿流转,使近40%的农地实现了组织化、规模化生产,成为农业发展的一面旗帜。与此相适应,农机部门积极推动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目前全国农机合作社达8万家,满足了50%以上的农机服务需求。
今后若干年,我们应按照“作业区域清晰,服务半径适度,服务对象牢固,作业收益稳定”的思路,引导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农机协会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开展订单作业、耕种收一条龙、区域内跨区作业服务,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专业化、组织化、规模化程度。
在跨地区作业的深度和广度上谋突破,用高效益来提高农机化发展的质量和效率。加强机具的维修保障能力建设,抓好农机安全生产,建立、完善信息调度服务平台,完善跨区作业的保障机制。
2、从农机跨地区作业的角度,对农机增量要作宏观调控
近年来,各地反映麦、稻、玉米农机跨地区作业越来越难作,竞争态势加剧,导致农机经营者收益下滑,这一现象的实质就是发展的不均衡现象在逐渐消失。
第一,要保持农机发展的这种高效率,就要让不均衡发展存在。农机跨地区作业,是地区性过剩和地区性短缺并存的结果。从全国范围内看,通过跨地区作业能满足需求的机械,就要保持其总量平衡,而不再追求数量上的增加。
第二,要满足更高质量的发展要求,对报废更新给予报废和更新“双补贴”。推动我国农机的智能化、大型化,提高服务质量,打造农机跨地区作业品牌,向更高水平的农机化进军。
第三,要推动跨地区作业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就要处理好宏观调控与微观发展的关系。对哪些一次性投资较大的机械,如稻麦收割机、玉米收割机、水稻插秧机及配套的规范化育秧设施、烘干机械、农田工程建设等机械,从总量上要有规划,从宏观上调控其发展。以防范过度发展导致过度竞争,挫伤农民发展农机化的积极性。
第四,从机补上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进有退,及时调整,发挥机补的引导和导向作用,以保证发展的质量和效率。
3、近35年农机跨区作业引出四点启示
一是需要进一步拓展空间,向“三全机械化”要发展潜能。即“全程”是指植物生产和动物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各个环节的机械化技术与装备。“全面”是指作物全面化、领域全面化和区域全面化,即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园艺作物和饲草料作物全面发展;由种植业向畜、禽、水产养殖业和农产品初加工等全面发展;由平原地区向丘陵山区发展,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发展。“全产业集群、全产业链”,即在继续推进粮食生产高水平机械化的同时,瞄准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新要求,机械化要向全产业集群发展,覆盖全产业链,农业种养殖领域、农产品加工全产业链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两大目标,全方位积极参与,调整思路,引导农业产业集群机械化全产业链化发展。
二是在具体着力点上,要提升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重点是巩固提高深松整地、精量播种、水等环节机械化作业水平,解决高效植保、烘干、秸秆处理等薄弱环节的机械应用难题;突破主要经济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瓶颈”,重点是示范推广棉花机采、油菜机播和机收、花生机播和机收、甘蔗机种和机收等关键环节的农机化技术。根据我国主要农作物的优势产区、种植模式和全程机械化特点,确立推进各个主要农作物生产全面机械化为抓获手,分作物、分区域建成一批产业集群模式下实现“三全“机械化的示范区(县),辐射带动县域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
三是单套机械投资较大的项目,都有可能实现跨区作业,这将是又一个待开垦的巨大市场。如果使发展潜能转变为现实需求,农机跨地区作业将有近百倍的增长空间。现在很多农机合作社、农机专业大户、农机服务公司等基层农机服务组织苦于没有好的经营项目,而一些投资大、一家一户难以办的农机服务却存在着巨大的市场。可以采取合作、联合、股份制等多种形式,注重实效,把存量资产盘活,把闲散资金集中起来,兴办农机服务公司(企业),逐步壮大实力以求发展。
四是走出去拓展发展空间。用国际视野看,我国农机跨地区作业的成功经验可以复制应用到东南亚、北上西进。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个更大的发展机遇。借鉴“一带一路”的成功经验,可以由农机主管部门牵线搭桥,充当保姆和孵化器角色,由农机协会具体实施。走出国门,投石问路,取得经验,全面推广;要对目标国农业生产进行必要的调研,看农机跨国作业有无可行性,当地农业对农机化服务的特殊需求等,解决“水土不服”问题。做到稳扎稳打,提高成功率。然后步步为营,精耕细作,逐渐发展壮大。
就目前我国农业生产能力看,生产能力过剩,土地稀缺,产能难以全部释放,很大一部分农业劳动力实际上处于隐性失业中。而很多国家由于种种原因,一方面是农产品严重短缺,供不应求,另一方面是大量优质的农业资源处于荒芜半荒芜状态,农业发展的潜力大,而开发成本却不高。农机人可以发挥开拓创新精神,在为其提供农机跨国服务的基础上,向机械化农业生产转变,创办机械化农牧场,在为所在国提供农业、农机新技术的同时,培育当地农业生产力,实现“双赢”或“多赢”,为不发达国家发展农业,改善人民生活做出中国农机人的贡献和担当。
经济形势述评: 节能减排积极推进 形势依然严峻 ♂
经济形势述评: 节能减排积极推进 形势依然严峻
今年以来,全国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工作部署,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逐步见到成效。但是要实现“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目标,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中央高度重视节能减排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要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任务。今年4月,国务院召开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温家宝总理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部署节能减排工作。此后,国务院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提出了45条具体工作安排。不久,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温家宝总理亲任组长。温家宝总理分别主持召开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和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当前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许多省(区、市)召开会议,建立领导机构和协调机制,落实责任制和政策措施,各级政府推动节能减排的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
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介绍,今年上半年全国万元GDP能耗继续下降,巩固了去年GDP能耗下降的势头。1-5月份,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1060万吨,同比降低0.6%,扭转了多年来上升的势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615万吨,同比增长0.5%,增幅比去年全年回落0.5个百分点。这表明中央关于节能减排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正在逐渐发挥作用,节能减排逐步见到成效。
节能减排工作稳步加强
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是节能减排的一项重要工作。今年1-7月,国家取消了553项高污染、高耗能和资源类(两高一资)商品的出口退税,降低了2268项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对钢坯、焦炭等142项“两高一资”商品加征或开征出口暂定关税。加大了建设项目环境评价“区域限批”的力度,12个项目被永久性关停,47个未批先建违法项目全部按要求停止建设或生产。
为了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去年四季度以来,国务院先后召开会议,部署电力工业上大压小和节约减排、钢铁工业关停和淘汰落后产能等工作,有关部门与部分重点省(区、市)政府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有关部门提出了火电、钢铁、水泥、煤炭等13个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分地区、分年度计划,进一步加大差别电价实施力度,研究建立淘汰落后产能退出的激励机制和补偿机制。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上半年,关停小火电551万千瓦,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水泥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约500万吨;关闭小煤矿2811处。
今年以来,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加快实施。上半年,国家安排国债资金和财政预算内资金10.22亿元,支持余热余压利用、能量系统优化和建筑节能项目184个,可形成657万吨标准煤节能能力;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5.74亿元,支持污染治理项目144个。今年1-5月,新增火电厂脱硫能力2760万千瓦,新增城市污水处理能力380万吨/日。在年初国债和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3亿元和中央财政预算安排50亿元的基础上,近期中央财政又增加100亿元,共213亿元,用于支持节能减排。其中用于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和节能管理能力建设资金为90亿元。
节能减排指标体系和监测考核体系加快建立。国务院有关部门提出了《单位GDP能耗统计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的实施方案》,以及污染减排指标、监测和考核体系建设的意见。组织部门将节能减排作为对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的内容,并在对省区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评价中设置了“万元GDP能耗降低率”“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和“总量控制率”等指标。
今年以来,有关部门发布并组织实施了《关于降低小火电机组上网电价促进小火电机组关停工作的通知》《城市供热价格管理暂行办法》《燃煤发电机组脱硫电价及脱硫设施运行管理办法(试行)》《关于开展火电厂烟气脱硫特许经营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经济政策,提出了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按节能量给予财政奖励的办法;提出了《中央财政主要污染物减排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有21个省(区、市)设立或增加了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有的地方实行超限额用能加价政策,加价增收的资金用于支持工业节能。
今年以来,关于节能减排的立法工作明显加快。全国人大常委会于6月审议了《节能法》(修订草案)。《民用建筑节能条例(草案)》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向社会征求意见。有关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法律法规也在修订或起草过程之中。国务院办公厅下发文件,设定了夏季、冬季公用场所室内温度控制标准。有关部门提出并即将发布粗钢、水泥等22项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强制性国家标准;提出了有色、钢铁、农药、造纸等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提出了今年和“十一五”时期制(修)订能耗和能效标准工作方案。
上半年,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召开了电视电话会议,部署2007年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开展节能减排执法检查。有关部门对25家工业园区和企业违法排污问题实行了挂牌督办;加强对千家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监管,开展能源审计、设备检测和监督检查。12个省(区、市)设立了节能监察机构。绝大部分地区组织开展了节能专项检查。
节能减排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据发展改革委负责人介绍,虽然今年上半年节能减排取得新的进展,但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增速仍然过快。受结构因素影响和市场需求拉动,上半年,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5%,增速比轻工业快3.1个百分点。钢铁、有色、电力、石油石化、建材、化工等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20.1%,增幅同比加快3.6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趋于重型化的格局没有改变。
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难度加大。部分地区钢铁、有色、水泥、造纸、酒精、味精等淘汰落后产能进展缓慢。
突发环境事件时有发生。太湖、巢湖暴发蓝藻,严重影响了饮水安全和水环境安全。工业园区重点企业违法排污现象频发。
与此同时,节能减排工作仍存在不少问题,如认识不到位、责任不落实、投入不足、重点工程建设滞后、激励政策不完善、体制机制不健全、监督管理不力、基础工作薄弱等。这种状况如不及时扭转,将对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总体目标产生不利影响。
狠抓节能减排工作贯彻落实
发展改革委负责人指出,做好下半年的节能减排工作,关键在于切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和部署,采取有效措施,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快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遏制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关方面将从八个方面落实节能减排工作。
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继续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提高节能环保等市场准入门槛,坚决纠正一些地方违反国家规定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实行的优惠政策。
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尽快开展节能发电调度试点,抓紧制定并出台支持淘汰落后产能的激励政策,推动13个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
加快节能重点工程建设。继续加大节能减排投入,大力推动技术进步;抓紧出台支持企业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的财政奖励管理办法,落实项目和资金,加大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力度;加快高效照明产品的推广应用;利用国债资金和财政预算内资金,支持中西部地区城市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推进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启动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
抓好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国务院相关部门将公布1000家企业能源审计和利用状况报告,开展重点企业能效水平对标活动,大力推进建筑节能和交通节能;政府机构带头节能。
加快建立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制度。发布《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实施方案》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管理办法》,加快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抓紧建立节能减排奖惩制度,实行严格的问责制。
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各地区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电视电话会议和综合性工作方案的情况,强化实行环评“区域限批”。
加快实施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经济政策。抓紧出台完善污水处理收费制度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的措施意见,出台《垃圾焚烧发电价格和运行管理暂行办法》,研究制定改进二氧化硫排污费征收方式、加大征收力度的相关办法;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拓宽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直接融资渠道;对购置使用列入节能、节水、综合利用和环保设备目录的产品,制定并出台减免增值税及所得税的具体办法。
组织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调动全社会参与节能减排的积极性,使节能减排成为每个企业、每个单位、每个社区、每个家庭、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宣传典型经验,曝光违法行为。
经济日报记者采写:时风集团“因企制宜”助力巴基斯坦 ♂
经济日报记者采写:时风集团“因企制宜”助力巴基斯坦全国人大代表、时风集团中央研究院副院长池建美在全国两国期间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时风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巴基斯坦市场开发。时风在巴田间地头实地试验,逐项改进中国产品结构,市场占有率一度达70%。以下为采访全文。
记者:3月7日经济日报刊登了您在新发展理念方面的报道。请问您可以分享一个时风在“因企制宜开拓创新”方面的例子吗?
池建美:在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过程中,各地因地制宜,企业就要因企制宜。我们聚焦商用车、拖拉机,因企制宜主要还是产业“适度”多元。一是高起点进军脚手架产业并确定为新的增长点。“十四五”期间,我们规划建设年产100万吨的产能,着力打造中国建筑机械服务行业品牌,使“时风智造”迈向重型车桥、工程机械、出口外贸等零部件制造的高端。我们的锦纶工业布年产10万吨的产能,也是适度多元的典型体现,锦纶化纤目前日销量300吨以上,与上游企业深入合作,实现协同共赢。
记者: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GDP增长6%的目标。作为制造业的排头兵,时风希望政策层面有怎样的保障以实现这个目标?
池建美:这次人代会我提到的2个建议,建议保留总质量3.5吨至4.5吨轻型自卸货车和建议规范三轮汽车牌照办理的两个建议。
汽车企业产品开发、公告准入投入巨大。7月1日汽车将全部执行国六排放标准,企业的产品开发、公告检测、生产准备基本完毕,如果取消总质量为3.5吨至4.5吨的自卸车型,将给以这类车型为主导产品的企业造成较大损失,甚至陷入经营困境。从消费使用群体分析,总质量为3.5吨至4.5吨的柴油轻型自卸车型的用户大都是农民或者进城务工人员,主要用于农村短途分散货物运输,城镇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广大农民不可缺少的生产、生活资料。 目前,全国各地对三轮汽车管理政策不统一,除青海、甘肃等少数省份能顺利给三轮汽车办理牌照外,很多省市不给这类产品办牌照,这是对企业的一种考验。建议有关部门检查三轮汽车牌照办理环节,地方车管所能依法依规为三轮汽车用户办理牌照。
记者:2008年时风就与巴基斯坦、沙特等50多个国家组建了代理商战略联盟。这与1-2月时风出口订单猛增19.8%,国际贸易迎来开门红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池建美:正是因为在50多个国家有战略合作伙伴及代理商,我们才能将拖拉机、三轮汽车、化纤产品等当前世界上的刚需产品,推向这些国家,从而在订单、出口方面实现开门红。
记者: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先试先行项目。我们看到有新闻报道说,时风在巴基斯坦有很多订单,目前售后服务是当地用户最为关注的问题。请问时风在这方面有什么解决办法吗?
池建美:关于在巴基斯坦的售后服务,我们公司已经在农机的两大基地--旁遮普省和开伯尔-普什图省建立了售后服务中心,有充沛的售后服务配件,完全可满足当地用户对售后服务的需求。
记者:您觉得电商科技如何赋能传统贸易?
电商科技当前在传统的机械和化纤产品的贸易方面,更多的是体现在我公司与相关代理商、经销商和用户的交流上。机械产品、化纤产品工序繁多、生产工艺比较复杂,货物的物流及具体的技术复杂程度,还无法实现像纺织品、服装、玩具等轻工产品那样的电商模式。
记者:5月21日中巴建交70周年,您有什么特别的巴铁故事可以分享,未来对中巴合作有怎样的设想和期待?
时风集团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巴基斯坦市场开发。巴基斯坦当地有欧洲品牌的拖拉机产品,但都是应用的四五十年前的技术,非常落后,我们针对这种情况,专门在当地深入田间地头考察,实地试验时风拖拉机,根据用户要求逐项改进产品结构,使我们的拖拉机非常适用于当地农田和道路实际情况,时风拖拉机市场占有率一度达70%。
巴基斯坦同时也是轮胎销售和制造大国,对时风生产的锦纶帘子布需求量很大,我们也根据当地需求,专门研发了适应当地需求的规格,进行特殊工艺处理,2013年以来市场销量逐年倍增,现已成为当地最受欢迎的轮胎骨架巴基斯坦客户阿巴布先生,自从2000年即开始从时风采购拖拉机,17年来,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从未停止过与时风的合作,近期受到“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感染,一次性订购200台拖拉机,还邀请时风赴巴基斯坦进行技术投资,共同开发农机、汽车市场并逐步向周边的伊朗、阿富汗市场辐射。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75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