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年亩产3000斤不是神话(水稻库存压力大,分析师:托市政策取消时日不远)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水稻年亩产3000斤不是神话(水稻库存压力大,分析师:托市政策取消时日不远),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水稻年亩产3000斤不是神话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水稻库存压力大,分析师:托市政策取消时日不远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水稻年亩产3000斤不是神话

2、水稻库存压力大,分析师:托市政策取消时日不远

3、水稻技术推广:2007年主攻实用技术

4、水稻插秧同步精量施肥机,减少化肥用量

水稻年亩产3000斤不是神话

水稻年亩产3000斤不是神话

18日,广东省农业厅邀请的专家组在广东省兴宁市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团队主持的“华南双季超级稻年亩产三千斤技术”的攻关项目进行验收。经现场测产后,专家组宣布该项目早季平均亩产为703.9公斤,最高产量达738.5公斤。

上午10时,试验项目所在地兴宁市新陂镇新金村已是烈日炎炎,试验田中是一片片齐整的浅黄,稻香随风飘绕田间。“这一片都是我种的,长势不错。不过5月份连续下雨,发生了纹枯病,对结实有影响。”试验田种植者李志新向袁隆平介绍水稻的情况。

兴宁市的“华南双季超级稻年亩产三千斤技术”攻关项目的组织单位是广东省农业厅,技术单位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南农业大学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实施单位是兴宁市农业局。

项目指导专家之一、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唐湘如告诉记者,这一项目面积110亩,采用的是“‘超优1000’品种+双季超级稻强源活库优米(强源指增强叶片的光合作用,活库指提升稻谷籽粒活性增加淀粉含量,优米指提升米的口感和质量)栽培技术+钵苗机插秧”模式。

这一技术模式核心是:选用“超优1000”,播种线精量播种,“超级稻壮秧剂”大棚温室钵体培育壮秧,钵苗插秧机移栽,基肥深施“超级稻专用肥”70公斤/亩、返青分蘖期追施“超级稻专用肥”30公斤/亩,破口抽穗期喷施“超级稻米质改良剂”200克/亩,灌溉和病虫害统防统治。

袁隆平在现场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已在全国选取了38个点进行第五代超级杂交水稻的培育研究。兴宁市“华南双季超级稻年亩产三千斤技术攻关”项目是第五代超级杂交水稻的试验点之一。

“这个品种一个特点是抗倒伏。”袁隆平说。

在现场测产验收的专家组成员包括了曾培育出“汕优63”水稻良种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等人。经过现场收割、称重和测算后,专家组公布了验收结果:平均亩产为703.9公斤,最高产量达到738.5公斤。

“我们国家的水稻技术已经是国际先进水平,如果这次双季亩产3000斤能够实现,又将是个世界的新纪录。”袁隆平说。

2014年10月,袁隆平主持的“Y两优900”品种在湖南龙山百亩攻关示范片中实现了亩产1000公斤的突破。

水稻库存压力大,分析师:托市政策取消时日不远

水稻库存压力大,分析师:托市政策取消时日不远

据报道,现在,南方早稻收购接近尾声,东北粳稻上市在即。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的价格涨跌影响着很多人的收入。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今年早籼稻行情看好,粳稻可能会降价。不过长期来看,高库存压力让稻谷涨价空间不高。

资料图

南方早籼稻收获已接近尾声,从价格上看,江西瑞奇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分析师汤青霞认为,虽然收购价下调,但是今年早籼稻的行情要好于去年。

汤青霞:今年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比去年下调了60元1吨,从整体的收购上看,今年的早籼稻收购市场的热度比去年要高涨的。以江西的市场为例,江西早籼稻得话开春收购是大概在2340元每吨,一周后得话已经快速上涨到2500元每吨,到了7月中旬突破了2600元每吨,从它价格上涨的这种速度和市场收购的热情来看情况比较好的。应该说从总体的市场的这种价格来看,今年价格比去年要好的。

分析原因,汤青霞认为,今年籼稻减产是主要因素。另外还有国际市场的影响因素。

汤青霞:江西和湖南两大早籼稻主要产区,持续性的阴雨天气会导致我们这个早籼稻的灌浆不足,影响它的单产,还有一个本身就是从国际市场角度来讲得话,泰国的去库存的政策执行比较好,整体价格也是有所回升,所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都比较有利于早籼稻价格的上扬。

前几年,因为早籼稻价格低、成本高,农户普遍不愿意种植。今年多重意外因素的出现无疑让种植户获得了喜悦。但是看看东北,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进入秋季,我国东北粳稻产区将迎来收获。但与南方稻谷不同,卓创资讯分析师陈晓姗认为,东北稻谷价格将出现“丰收、降价”的情况。

陈晓姗:2017年我国粳稻最低收购价,系政策实施十四年以来的首次下调,今年最低收购价下调至1.50元/斤,同比下滑0.05元/斤。卓创预计东北粳稻上市价格将分品种不同程度下调,下滑幅度0.03-0.10元/斤。新粮上市初期或呈现“高低价并存、价格混乱现象”。后市行情究竟能不能涨、涨多大幅度仍需要看国家粳稻托市收购力度而定,但总体上涨空间或不如去年。

国家粮食局发布数据称,经过多年连续收储,当前小麦和稻谷库存处于较高水平,初步估算,小麦和早籼稻仓容缺口约100亿斤。

卓创资讯分析师陈晓姗说,我国虽然已经开始“去库存”进程,但是库存压力依然很大。

陈晓姗:据卓创统计,截至2017年8月我国粮库稻谷库存总量高达1.2亿余吨,供大于求格局较为明显。面对高额的库存量和每年两千万吨左右的增速,稻谷去库存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因此,江西瑞奇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分析师汤青霞认为,国家对于水稻价格托市政策的取消,特别是籼稻,可能时日不远了。不过取消托市收购有利有弊。

汤青霞:我个人觉得,快得话可能明年。至于说是否利好,我觉得可能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个是从价格市场化的角度看待,一个是从价格本身的角度来看待,因为从价格市场化来讲,取消早籼稻市场最低价政策,有利于去理顺稻谷市场这种价格关系,至于对于价格,价格本身来说,可能不算是利好的消息。

汤青霞认为,仅就籼稻而言,虽然今年下半年的价格依然会保持强势,但是农户应当调整种植结构,多种优质稻谷品种。

汤青霞:未来价格得话,基于我们的判断,我觉得今年下半年我们的稻谷还有一个相对偏强的态势,人们对稻米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应该在稻谷的种植上面,我们就籼稻种植上,应该尽可能去降低这种普通稻的种植面积,去提升它优质稻的比重。在结构上调整,比较有利的。

水稻技术推广:2007年主攻实用技术

水稻技术推广:2007年主攻实用技术


  本网记者
<?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313在重庆召开的全国水稻生产技术暨农业部水稻专家指导组会议上获悉,2007年全国水稻技术推广将着力加快轻简栽培、优质高产栽培等八项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通过开展技术集成创新、试验示范等方法,不断提升技术到位率和普及率,为确保2007年水稻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做出积极贡献。
  
水稻生产是我国粮食生产的重中之重,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任务。近几年,我国水稻逐年增产,但主要是靠恢复面积提高产量。目前,我国除东北地区部分省还有扩大面积的空间外,其它地区已十分困难。因此,发展水稻生产的关键在于以科技为支撑,加快提高单产,体现在生产实践中,就表现为能否将已有的水稻生产实用技术切实有效地应用到生产中去。
  
农业部全国农技中心副主任谢建华在会上着重指出,加快水稻实用技术推广是促进我国水稻生产技术进步的关键。目前我国水稻单产长期处于徘徊状况,良种良法不配套是主要原因。现在,我国水稻良种不断涌现,但由于种植技术不配套、新技术推广应用不到位等原因,良种潜力得不到很好发挥,导致单产提高缓慢。因此,迫切需要加快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大面积水稻生产的技术进步。
  
据了解,2007年水稻生产将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突出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重点推广水稻轻简栽培技术、高产栽培技术、育秧新技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节水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和稻田高效综合利用技术等八项技术。
  
对于2007年的工作,谢建华强调,实践证明,办好示范样板是加快技术推广的有效措施。2007年农技推广部门要将示范样板办出层次,办出水平,既要办好高标准的样板,更要办好面向农民的示范样板,把样板办成指导技术推广的阵地,易于农民前往参观,更要可学、能操作。工作中,还要进一步强化技术集成创新,将农民广泛欢迎的免耕栽培、直播、抛秧、机械插秧等技术不断完善提高。<?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农业部水稻专家指导组会议上,结合今年的水稻生产,农业部水稻专家指导组分析认为,不同稻区、不同品种、不同技术促进水稻增产都应抓好五大环节,即育壮秧、平衡施肥、病虫防治、避减灾、预防早衰。其中,重点强调,对水稻增产影响最大、最重要的环节是要培育壮苗,现在正值春耕时节,秧田要控制播量,除南方中晚稻以温育秧为主外,还是要大力推广旱育秧技术。

水稻插秧同步精量施肥机,减少化肥用量

水稻插秧同步精量施肥机,减少化肥用量

湖南省龙舟农机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插秧同步精量施肥机。日前正在汨罗市红花乡石仓村作业。狄玄佳摄

对于种了400亩水稻的湖南省汨罗市罗江镇种粮大户李德辉来说,每季三次施肥是颇费工费力的一个活计。这两年,李德辉跟别人合作成立了一个农机合作社,购置了多种农机,水稻整田、插秧、打药、收割、烘干等多个环节都可以实现机械化了,唯独施肥,还是靠人工。

李德辉告诉记者,水稻一个生长季除了要施一次基肥,还需要在分蘖和壮籽时各追一次肥。一个人一天可以撒20亩,每次施肥他需要雇两三个人干好几天,每天工钱是160元,加上管饭给烟,算下来一天接近200元。加上近年来化肥价格不断上涨,用肥算得上是水稻种植成本中一笔不小的支出。

能不能让水稻施肥也可以实现机械化?能不能把肥料用量和成本减下来?今年开始,一项插秧同步精量施肥技术的应用,让李德辉的这个愿望变成了现实。

水稻真的需要这么多化肥吗?

“这几年感觉化肥好像没以前管用了。”李德辉向记者感慨说,前几年水稻基肥一般用50斤就差不多了,这两年开始,他把量加到了六七十斤。一方面因为下雨多会把肥料冲走一部分,李德辉觉得多施一点保险,另一方面,为了保障高产量,肥料用量只能增不敢往下减。

不光是李德辉,当地不少农民都存在这样的心理。“农民往往有个误区,想产量高就要多用化肥,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南京农业大学教授郭世伟连续做了几年调研发现,很多地区农民施肥量过多,每亩水稻用肥量都在20公斤以上,这还是一个保守数字。

而我们的水稻真的需要这么多化肥吗?郭世伟告诉记者,水稻的世界平均用肥量是每亩10公斤,像日本和菲律宾等国家,这样的用肥量足以保证水稻高产。当前我国水稻的当季利用率仅为35%左右,施肥量过大、施肥方式不科学是重要原因。

“农民给水稻施肥都是表施和撒施,很多肥料是水溶性的,稻田经常灌水放水,养分容易随水流失,特别是六七月份下雨比较多,大部分肥料被雨水冲走了。不但影响了养分利用率,导致增肥不增产,而且过量肥料的投入还导致了氮磷等对水体的污染。”从小在泥田里摸爬滚打的湖南龙舟农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术平对这一点体会颇深。

看到这些年因水的富营养化导致太湖蓝藻暴发,肥料流失成为农村水体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王术平觉得,该为解决这一问题做点什么了。

少用肥照样能让水稻“吃饱吃好”

水稻生长过程中到底需要多少肥料就可以“吃饱吃好”?怎样施肥能减少肥料流失、把肥料都用在“刀刃”上?从2013年开始,王术平在汨罗市红花乡的一块稻田开始了试验和摸索。

要提高肥料利用率,改进施肥方式、化肥深施是一项有效措施。在很多欧美国家,粮食作物以化肥机械化深施为主。有文献指出,碳酸氢铵表施时氮的平均利用率为30%,深施时平均利用率可达到47%。循着这一思路,在天气、灌溉、施药等条件完全一致的情况下,4块试验田分别按照常规肥料用量的55%、59%、60%、80%来施用,只不过施肥方式有所不同——用人工把肥料球放置到4~6厘米深、距秧苗4厘米处的土壤中。最后试验结果表明,四个试验区的产量和常规施肥方法的产量非常接近,也就是说,减少肥料用量、改进施肥方式是完全可以保证水稻产量的,这让王术平心里有了底。

到了2015年,试验区扩展为7个,肥料品种又加入了缓控释肥作对比,最终结果显示,采用距水稻植株4cm、深度5cm的穴施肥的方式,在节肥三分之一的情况下仍增产4.5%,节肥14%的情况下实现增产9.5%,这让王术平的信心更足了。

那接下来,就是研究怎样把化肥深施到水田的问题了,农民不可能靠人工一棵苗一棵苗地去点穴施肥,要实现这一目标,配套农机的研发是关键。

施肥量和施肥位置实现精准控制

在北方小麦区,通过机械化肥深施、种肥同播,可以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一次施肥、后续不用追肥。那么在水稻田是不是也可以实现呢?

答案可没那么简单。湖南省农机鉴定总站副站长吴文科告诉记者,化肥深施在北方旱作地区比较容易实现,在南方水田地区比较难解决。旱地只需开沟、撒肥再覆上土就可以了,但水田里有水,仅靠肥料的自身重力进不到泥土里去,而且肥料遇水易溶解,管道出口很容易形成堵塞。

必须要给肥料一个向下的推动力,把肥料打进土壤中才行,这个动力怎么给呢?王术平带领他的团队反复研究、不断尝试。一开始模拟打针的原理做了一个样机,这对液体是可以有效推出去的,但肥料是固体的,一株秧苗只需要1.2克的量,细小的管子在作业中很容易堵住。而且电机需要带动活塞反复上下运动,高速运转情况下,也容易出现故障。

此路不通就推倒重来。左思右想、苦苦思索,一天,爆米花筒靠螺杆转动升温挤压形成动力给了王术平很大的启发,根据这个原理,王术平团队成功地研发出了螺杆动力系统,可以持续、均匀地将肥料推送入土壤中。

不光要把肥料深施到水田里,还要做到精准控制施肥量和施肥位置。通过固定施肥管和插秧爪的距离,实现施肥位置定点;通过调节螺旋电机转速,实现肥料输送定量。终于,与插秧机搭载联动的同步精量施肥机研发成功,并获得国家专利。

每亩可为农民节省肥料近百元

三年前,李德辉试着买回一台施肥机,虽然不用再人工撒肥了,但是有个最大的问题是撒不均匀,有的禾苗到了收稻的时候还是青的,一亩地少收了快200斤,之后再也没用过。

今年,李德辉在自家的两块早稻田用上了湖南龙舟农机股份有限公司的插秧同步精量施肥机。3亩试验田每亩只用了30公斤复合肥作基肥,后期并没有再追肥,而同一田块的3亩多对比田还是按照传统的施肥方法用了25公斤基肥,又追了7.5公斤氯化钾和10公斤尿素。水稻收获后的测产结果让李德辉喜出望外,两块试验田中一块产量与对比田相差无几,另一块还每亩增产了11公斤。

“这肥料施进土里,就不用担心被冲走了。肥料少用了30%,还省去了两次追肥,一亩地仅肥料和人工成本就能节省近百块。”看到效果这么明显,李德辉又接着在中稻和晚稻田用了20多亩。

“70%的肥料用量还有下探的空间,可以把氮肥的量再减一点。”湖南龙舟农机股份有限公司新品项目部负责人狄玄佳告诉记者,公司不断优化技术,攻克了防碰撞结构、防挂草、配合插秧机行走速度、智能化监控等技术难点,使得机械在水田作业环境中更可靠,更耐用。目前,这款水稻插秧同步精量施肥机已经通过了国家农机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农机鉴定,今年下半年将投入市场。

“龙舟的插秧同步精量施肥机结构和原理比较科学,解决了市场上同类产品不能精准控制施肥量和施肥位置的难题,定位、定量施肥实现水稻需要多少施多少,有效地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减少了肥料流失和浪费。”吴文科评价说。

王术平表示,如果能将这一机械和技术大面积推广,按全国5亿亩水稻(考虑复种指数)计算,全国每年可少生产肥料1100万吨,大大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标签:水稻   施肥   肥料   技术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76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