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长出个侧芽怎么办3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中间长出个侧芽怎么办3,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中间长出个侧芽怎么办3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中间长出个侧芽怎么办3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中间长出个侧芽怎么办2

2、中间长出个侧芽怎么办3

3、中麦578小麦品种介绍

4、中麦875小麦的特征特性

中间长出个侧芽怎么办2

白牡丹和胧月都长陡了想砍头,但今天看了看叶片有点发软,还能继续砍

可以砍头,砍头后,剩下的叶片就会长得很好,并且冒出新的侧芽

中间长出个侧芽怎么办3

还没有长新芽的牡丹枝上长了白色的毛(好像是菌),怎么办啊?可以用多菌灵来挽救吗?

叶斑病:也称红斑病,此病为多毛孢属的真菌传染。病菌主要浸染叶片,也浸染新枝。发病初期一般在花后15天左右,7月中旬随温度的升高日趋严重。初期叶背面有谷粒大小褐色斑点,边缘色略深,形成外浓中淡、不规则的圆心环纹枯斑,相互融连,以致叶片枯焦凋落。叶柄受害产生墨绿色绒毛层;茎、柄部染病产生隆起的病斑;病菌在病株茎叶和土壤中越冬。防治方法:①11月上旬(立冬)前后,将地里的于叶扫净,集中烧掉,以消灭病原菌;②发病前(5月份)喷洒1:1:160倍的波尔多液,10一15天喷一次,直至7月底;③发病初期,喷洒500-800倍的甲基托布津、多菌灵,7-10天喷一次,连续3-4次。 紫纹羽病,为真菌病害。由土壤传播。发病在根颈处及根部,以根颈处较为多见。受害处有紫色或白色棉絮状菌丝,初呈黄褐色,后为黑褐色,俗称黑疙瘩头。轻者形成点片状斑块,不生新根,枝条枯细,叶片发黄,鳞芽瘪小;重者整个根颈和很系腐烂,植株死亡。此病多在6-8月高温多雨季节发生,9月以后,随气温的降低和雨水的减少,病斑停止蔓延。防治方法:①选排水良好的高燥地块栽植;②雨季及时中耕,降低土壤湿度;③4-5年轮作一次;④选育抗病品种;⑤分栽时用 500倍五氯硝基苯药液涂于患处再栽植,也可用5%代森铵1000倍液浇其根部;⑥受害病株周围用石灰或硫磺消毒。 茵核病,又名茎腐病。病原为核盘菌。发病时在近地面茎上发生水渍状斑,逐渐扩展腐烂,出现白色棉状物。也可能浸染叶片及花蕾。防治方法:选择排水良好的高燥地块栽植;发现病株及时挖掉并进行土壤消毒;4-5年轮作一次。 以上为牡丹常见的三种病害和防治方法,楼主可以自己对照并根据防治方法来对牡丹进行抢救,因为没有照片,所以无法正确判定是这三种中的哪一种,不过就我来看有可能是最后一种茎腐病,至于准不准确只能由楼主自己来判断了。

中麦578小麦品种介绍

中麦578小麦品种介绍

中麦578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棉花研究所合作育成的优质强筋高产小麦品种,组合为中麦255/济麦22。该品种为半冬性,全生育期234.2天,比对照济麦22早2.2天。幼苗半直立,叶片细长,叶色深绿,分蘖力中等。株高74厘米,株型较松散,抗倒性较好。穗层厚,熟相好。

中麦578小麦品种介绍

一、审定信息

1、审定时间:2021年

2、审定编号:皖审麦国审麦20210059

3、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棉花研究所

4、品种来源:中麦255/济麦22

5、审定情况: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中麦578小麦品种介绍

二、特征特性

1、该品种为半冬性,全生育期234.2天,比对照济麦22早2.2天。幼苗半直立,叶片细长,叶色深绿,分蘖力中等。

2、株高74厘米,株型较松散,抗倒性较好。穗层厚,熟相好。穗纺锤形,长芒,白粒,籽粒角质,饱满度好。

3、亩穗数42.4万穗,穗粒数30.9粒,千粒重48.8克。抗病性鉴定:小麦慢条锈病,高感小麦叶锈病、小麦纹枯病、小麦赤霉病,中感小麦白粉病。

4、品质检测:籽粒容重800克/升、813克/升,蛋白质含量14.9%、15.9%,湿面筋含量34.6%、32.5%,稳定时间15.1分钟、22.4分钟,吸水率60%、61%,最大拉伸阻力660Rm.E.U.、652Rm.E.U.,拉伸面积160平方厘米、126平方厘米。两年度品质指标均达到强筋小麦标准。

中麦578小麦品种介绍

三、产量表现

1、2017-2018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95.6千克,比对照济麦22增产2.8%;2018~2019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99.8千克,比对照济麦22增产3.6%;2019~2020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5.2千克,比对照济麦22增产1.5%。

2、2016-2017年度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2.6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6.86%,极显著,8点汇总,8点增产。2017-2018年度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65.0千克,较对照济麦22增产7.38%,极显著,9点汇总,9点增产。2018-2019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1.4千克,比对照济麦22增产5.83%,9点汇总,9点增产。

3、2016-2017年度河南省强筋组区试,10点汇总,达标点率90%,平均亩产526.0千克,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4.1%;2017~2018年度续试,11点汇总,达标点率90.9%,平均亩产426.3千克,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9.0%;2017~2018年度生产试验,11点汇总,达标点率100%,平均亩产444.2千克,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7.4%。

中麦578小麦品种介绍

四、栽培技术要点

1、备足底肥,一般每公顷施用腐熟的有机肥30000~45000千克和纯氮、磷、硫酸钾各120千克。将备用的全部有机肥、化肥等在耕地前作底肥一次性施入,切实做好深耕、旋耕、耙耱等整地措施。

2、适期播种,因时、因地确定合理播量和种植方式,构建合理群体结构。适宜播种期以10月8-20日为宜,适宜播量为150千克/公顷。高肥水地块建议适当降低播量,推迟播期。建议采用宽幅条播或宽窄行(窄行14厘米、宽行20厘米)播种。

3、切实做好化学除草、氮肥后移及病虫害防控三项技术措施。中后期落实综合防治病虫害措施,重点防治蚜虫、条锈病和赤霉病,

4、集中连片种植,规模生产,有利于田间纯度达到在90%以上,能保证商品麦纯度。蜡熟末期至完熟早期适时收获,以获得最高的产量、营养价值和加工品质。专收专储,确保优质优价,高产高效。

中麦578小麦品种介绍

五、适种范围

该品种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的山东省全部、河北省保定市和沧州市的南部及其以南地区、山西省运城和临汾市的盆地灌区种植。

中麦875小麦的特征特性

中麦875小麦的特征特性

幼苗半直立,叶片细长,颜色为黄绿色,分蘖力较强,全生育期为219.6天,熟期稍早于对照品种“周麦18”,属于半冬性小麦。株型较松散,株高为77.5厘米左右,穗层整齐,穗呈近长方形,亩穗数为38.4万穗,穗粒数为32粒,千粒重为47.5克。经鉴定,该品种中感叶锈病,高感纹枯病、白粉病。

中麦875小麦的特征特性

一、作物种类

作物种类为小麦,品种名称为中麦875。

二、审定信息

1、审定时间:2020年。

2、审定编号:国审麦20200056。

3、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三、品种来源

周麦16/荔垦4号

中麦875小麦的特征特性

四、特征特性

1、半冬性、全生育期219.6天,比对照周麦18稍早。

2、幼苗半直立,叶片细长,叶色黄绿,分蘖力较强。株高77.5厘米,株型较松散,抗倒性中等。整齐度好,穗层整齐,熟相好。

3、穗形近长方形,长芒,白粒,籽粒角质,饱满度好。亩穗数38.4万穗,穗粒数32.0粒,千粒重47.5克。

4、抗病性鉴定:高感纹枯病,高感赤霉病,高感白粉病,慢条锈病,中感叶锈病。

4、品质检测:两年品质检测籽粒容重793克/升、778克/升,蛋白质含量14.73%、14.99%,湿面筋含量34.1%、35.8%,稳定时间3.8分钟、4.9分钟,吸水率59.3%、60%。

中麦875小麦的特征特性

五、产量表现

1、2016-2017年度参加中作小麦联合体黄淮冬麦区南片水地早播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3.81千克,比对照周麦18增产2.45%;2017-2018年续试,平均亩产457.7千克,比对照周麦18增产4.41%。

2、2018-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8.5千克,比对照周麦18增产4.10%。

中麦875小麦的特征特性

六、种植要点

1、适宜播种期10月上中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8万左右,晚播应适当加大播量。

2、适时整地,重施基肥,氮磷钾肥配合施用。

3、入冬时浇好越冬水,返青拔节期适当控水控肥,拔节后及时浇水追肥。

4、抽穗扬花期间视天气情况浇灌浆水,提高结实率和粒重,力争穗大粒饱。

5、适时进行“一喷三防”,开花期遇雨注意防治赤霉病,成熟后及时收获。

中麦875小麦的特征特性

七、审定意见

1、审定情况

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

2、适种范围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河南省除信阳市(淮河以南稻茬麦区)和南阳市南部部分地区以外的平原灌区,陕西省西安、渭南、咸阳、铜川和宝鸡市灌区,江苏省淮河、苏北灌溉总渠以北地区,安徽省沿淮及淮河以北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

标签:品种   对照   小麦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96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