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寒冬,我国农机工业如何扭转颓势?
市场寒冬,我国农机工业如何扭转颓势?
目前,我国农机行业发展遇到了困难,农机市场下滑,产品技术创新遇到了瓶颈,不少企业管理方面出现了问题,发展方向和思路有些迷惑。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怎样找到发展出路和方向?显然,突破技术瓶颈、重振农机雄风的关键是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
现结合我国农机工业当前状况和面临的形势,提出我国农机工业的发展方向和创新思路。
一、行业政策创新
从政府和行业有关管理部门来说,行业管理的目,是要使得企业公平竞争,产品优胜劣汰,以维护农机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农机行业按照市场规律平稳有序发展。
特别是当前农机产业急需升级,产品技术亟待迭代的时期,要鼓励和支持农机企业管理创新、产品技术创新和运营模式创新。
1. 购置补贴政策创新
多年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进行了多次改进,但目前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补贴机具
例如,由于实行分功率段补贴,则出现了虚标农机功率,以及实际应用时,机器的大功率段不能用等问题。这些问题大都在中小企业出现,特别是拖拉机产业尤其严重。132.3kW(180hp)拖拉机底盘,装上161.7kW(220hp)的发动机,就成了161.7kW(220hp)的拖拉机。这种现象并非个别存在,而是小企业普遍的现象。作业时,132.3kW(180hp)以上的动力根本不能用。
再例如,玉米收获机按行数补贴,造成不少企业将3行产品做成小4行,4行产品做成小5行甚至小6行。
笔者认为,农机购置补贴应回到按产品价格比率补贴的方式,价格高的多补,价格低的少补。这样,有利于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防止和杜绝虚增功率和假增行数等问题。
如果真需要对高性能产品提高补贴的话,那就提高重型拖拉机和电液驱动型联合收割机补贴比率,而不是按功率和行数来区分。
重型拖拉机是笔者于2008年提出来的概念,是指动力换挡或者自动挡的、能进行重型作业的大型拖拉机,与拖拉机的功率无关。目前重型拖拉机有向低功率段延伸的趋势,有的重型拖拉机功率已经降到58.8kW(80hp)以下。
总之,购机补贴应尽可能地使农机市场实现公平竞争,对企业产品公正对待,减少政策漏洞,让投机者无机可乘,无漏洞可钻。
2. 科研项目管理创新
多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开展农机科研项目,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存在效率低下、成果难转化和资金浪费严重等问题。
番茄采摘机器人
目前科研经费的分配,主要看科研单位如何,其次看立项如何,严格来说是看项目谁申请,申请报告写的怎样。至于科研项目验收,更容易走过场,流于形式。
因此,农机科研体制改革,应从注重科研成果入手,采取公开透明的运行机制,激励真正的创新成果。
笔者认为,我国应用领域的科研体制,应从项目申批拨款制,逐歩转向成果评价奖励制。开始,可试点拿出部分科研经费,对科研院所、企业和个人的研究成果择优奖励,特别是对非政府资助取得的成果,给予重奖。然后,逐步扩大奖励资金的比例,直到大部分或全部科研经费,都转为成果奖励。
总之,国家和行业制定的农机政策和法律法规,要考虑能够规范市场秩序,使得企业在市场上公平竞争,并且有利于产业升级,鼓励企业的产品技术更新换代,保障行业健康发展。
二、发展路径创新
目前,我国经济正在进入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新时代。我国农机工业也进入了大调整、大变革、大发展时期。不管是从行业角度,还是从企业角度,都应该明确自身的定位和发展方向,确定发展路线和途径,才能在这大调整、大变革的时期之后有大的发展。
由此笔者想到8个字:虚实并进,软硬兼施。这里的“虚和软”是指发展方向、发展战略和发展路线与途径;“实和硬”是指产品技术和发展能力。
历史经验证明,“虚”和“软”非常重要。如果做不好,会关系到企业的命运甚至生死;如果做得好,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和跨跃式发展。
试想,当年搞半喂入水稻机的企业,付出了很多代价!尽管国内半喂入机生产厂家抑制了外资产品的价格,但与他们的付出相比,仍然得不偿失。
如果他们都像星光农机那样专注搞全喂入水稻机,或者专心去搞其他机型,将会为行业和企业本身减少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损失。
当我国不少农机企业花很大力量搞半喂入机的时候,久保田从我国企业生产的全喂入机上看到了发展方向,转而研发全喂入机型。当国人看到久保田的全喂入机推出后,才意识到这一方向。好在有星光农机等企业全喂入机已经成熟,才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由半喂入机的经验教训,结合目前我国农机工业的发展状况,笔者认为可以有以下两个发展方向的思考。
1. 电动农机的发展方向
电动农机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有省份早已提出要大力发展,国家也在科研项目上安排企业去开发。笔者这里只就有关发展方向和发展途径方面发表看法。
小型电动拖拉机
(1)电动拖拉机。电动拖拉机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新型蓄电池技术和电机传动及控制技术等,随着这些技术的突破和逐渐成熟,电动拖拉机的发展指日可待。
有一消息对电动农机来说是个大利好:2017年9月,东旭光电宣布世界首款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产品“烯王”正式全球发售。东旭光电方面表示,该产品不仅性能优异,可实现15min内快速充电,而且具有卓越的高低温性能和超长的使用寿命。据称,充电10min,可使汽车行驶1000km。
目前,电动汽车技术已经比较成熟,正在大面积推广应用。从理论上说,在电动汽车的基础上,提高低速大扭矩性能,就可以研制出电动拖拉机。
如果我国大功率电动拖拉机研制成功,那就意味着,我们不需要再研发动力换挡或者自动挡机构了,我们拖拉机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就会得到极大提升。
(2)电动联合收割机。联合收割机与拖拉机比起来,其显著的特点是需要多点动力传动。这对于电动来说,只要增加电动机的数量即可解决,这样既可以减少机械传动的数量,又可以对工作装置的部位灵活配置,可能对提高联合收割机的性能更加有利。
(3)其他电动农机。除电动拖拉机和电动联合收割机等重型农机外,其他轻型自走式电动农机具可能更容易实现。例如电动耕地机、电动整地机、电动灭茬机、电动播种机、电动除草机、电动植保机和电动打捆机等。
如果将这些自走式电动农机具与传感器,视觉识别系统,电、气、液传动技术,远程控制技术,物联网等新技术结合起来,那就是一台台农田作业的机器人,其未来的发展前景是不是非常乐观呢!
笔者认为,发展电动农机非常重要,目前的个别省份提倡,国家支持个别企业开展研发,是远远不够的。应该上升为国家跨越式发展重点战略,由国家动员和组织相关部门,花大力量去研发,力争短期内取得突破,获得成功。
2. 水稻直播的发展方向
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是人们长期探索,并且想尽各种办法试图解决的技术问题。例如,插秧机械、抛秧机械和摆秧机械等,目前比较成熟和大面积采用的是机械插秧,其中高速插秧技术是最好的。
人们也长期探索水稻直播技术,但到目前为止,有些问题还没有比较好地解决。
水稻直播机
水稻直播技术的关键之一是种子处理技术。《农业机械》杂志曾报道过久保田采用的铁粉包衣技术,可有效防止水稻直播后,鸟兽对种子的啄刨食,并且还有防治病虫害的作用。
发展水稻直播技术需要农机农艺相结合,不但要有农机技术人员参加,还要有农艺技术、种子技术等相关行业技术人员参与,共同研究探讨,共同参与测试、实验和实践,方可取得成功。
之所以说水稻直播技术非常关键和重要,是因为一旦研究成功并大面积推广,则可以淘汰目前大量应用的插秧机和其他水稻栽植机械。
从以上两个发展方向可以看出,发展路径创新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如果两个哪怕其中一个获得成功,都可以实现农机有关子行业,甚至整个农机工业的弯道超车,跨越式发展。
三、企业发展战略与重点
企业发展和企业管理内涵丰富,知识是多方面的,这方面的专著和论述非常多,这里就农机企业发展创新应重点注意的几个问题,以及发展中如何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谈几点认识。
1. 制定长远发展战略
长远发展战略关系到企业的长期发展和长远利益,而近期市场策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特别是农机企业利润率比较低,企业积累比较少的情况下,必须处理好长远战略与近期策略的关系。
制定长远发展战略是每个农机企业必须重视的问题。从我国农机工业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很多企业没有发展好,就是因为没有做好这项工作。他们往往是走一步看一步,不重视甚至没有长远发展战略。市场形势好了,不知道干什么;市场形势不好的时候,想干什么又干不了。
花生收获机
企业制定长远发展战略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找准重点发力。例如在产品发展方向上,上述电动农机和水稻直播技术,只供有相当实力的大中企业选择,不具备相关实力的中小企业,可考虑研制用户急需的、比较效益好的小众农机产品,如研制生产经济作物机械等。
2. 找准发展重点持续发力
农机产品种类繁多,且我国目前仍处于低端产品阶段,有多种发展方向可供选择。很多农机产品市场有周期性和波动性,有时这种产品市场非常好,有时那种产品又供不应求。
所以,有些企业便“开发”(实际上是仿制)了多种产品,抱着东方不亮西方亮的念头,来应对市场。
整个农机市场处于上升期的时候,这种方式可能奏效;而整个农机市场处于下滑时,企业顾此失彼,疲于应付,最终拖跨企业。历史上这样的案例不算少,现实中仍有这样的企业或类似企业在运作。
找准重点持续发力而成功企业也有不少。久保田在中国深耕半喂入收割机十几年,有了积累后才开发全喂入收割机、玉米收获机和拖拉机。
国内企业,星光农机专注全喂入履带收割机近10年,勇猛机械专注玉米收获机近10年,都取得了成功,都在开发其他新产品,以获得更大发展。这些企业都是找准重点持续发力而获得成功的典型。
还有一位农民发明家研制马铃薯机械成功的例子,他就是洪珠农机的掌门人吴洪珠。他于20世纪末,在农村艰苦的条件下,研制成功第一台马铃薯收获机,他对机器反复改进,失败了重新来过,终于赢得了用户,开拓了市场。
2018武汉农机展洪珠农机展位
前些年去洪珠农机采访,吴洪珠在村中自己家里的办公室接待了笔者,那时他刚刚从汉诺威展会回来不久,他那敬业务实的精神,以及对产品技术成功锲而不舍苦苦追求的精神,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从第一台马铃薯收获机诞生,洪珠农机经过近20年的发展,可以说已经成为我国马铃薯机械领域里的领军者。
四、企业开发新产品应注意的问题
新产品开发无疑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也是企业长远持续发展的基石。下面就新产品开发过程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谈几点看法。
1. 新产品开发不是模仿
我们的很多企业所谓“开发”新产品,就是把市场销售比较好的品牌产品,拿过来进行仿制,美其名曰“跟随战略”。
这种做法,过去和现在是有很多企业吃了亏的。开始的时候你模仿的品牌产品企业不理你,当你快要成气候的时候,就会站出来告你侵权。
久保田半喂入收割机
当然,更多的企业“开发”的产品没有专利权,也不会有人投诉,但这样的产品,你的仿制不会给你带来好的效益,只能提高被模仿企业的权威性。
因此,仿制不是新产品开发,最多是增加了企业的产品种类。这种做法可能带来企业的转型,绝不会让企业实现升级。
2. 找准适销对路的产品
有人统计,我国农机产品的种类有3000多种,而国际上有7000多种。从这一点看,在我国寻找开发适销对路的农机产品并不难,反而是非常多。要找到适合企业生产的产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按作业品类选取。
首先,要选取能够取代较大劳动强度的机械。目前,农村劳动力缺乏,重体力劳动的农活很难完成,致使相关农产品价格居高不下。例如,薯类和根果类农作物的收获机械等。这种机械不但能够减轻劳动强度,而且效益比较明显。
其次,要选取复杂劳动和精细作业的机械。这种作业虽然劳动强度不大,但需要的人工多,费时较长。这样的农活实现机械化作业,可以节省作业费用和提高农产品质量。例如,果品套(摘)袋机械,蔬菜播种和栽植机械等。
马铃薯收获机
再次,要选取需求量相对较大的产品。我国农产品种植面积和产量,除稻谷、小麦和玉米3大作物外,豆类、薯类和棉花位居其次,糖料、油料、蔬菜、水果等也有大面积种植。这些作物有大量多品种的相关机械需求,新产品开发大有用武之地。
(2)按政策指引选取。
企业开发的新产品,如果与国家目前的“三农”政策相配合,则能够取得相关支持,获得更好的发展。例如国家近期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等。
(3)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取。
企业根据自身加工制备、掌握的技术和现有的人才等条件,选取相关或者相近的农机产品,可以比较容易取得进展。
3. 制定新产品开发规划
开发新产品,特别是较复杂的农机产品,要求企业有相当的资金后盾,或者具有持续投入能力。
跨国企业有资金优势,新产品设计与研制阶段,一般秘密进行,产品试验阶段也不对外销售,直到产品基本成熟才投放市场。我们国内企业不可能做到这样,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做好新产品开发规划。
一般来说,国内中小企业开发新产品,要有一个能够盈利的产品做支撑。也就是利用现有盈利产品的利润,投入到新产品开发中去。
有一个盈利产品,这是最理想的状态。但往往企业在市场遇到困难时,才想起新产品开发的事情,这时候既缺少资金,员工和技术人员的情绪也不稳定,要想做好新产品开发工作很难。
因此,企业一定要有一个新产品开发规划,不管市场如何,也不能放弃新产品开发工作。同时,这个新产品开发规划,要随市场和用户需求的变化不断修改完善。
星光、勇猛和洪珠这几个成功的企业,没有其他盈利产品支撑,仅靠开发的产品,一边做市场,一边改进产品,靠多年的技术积累、人才积累和市场积累,最终获得了成功。
4. 慎重投放新产品
我国有大量的产品技术创新是由中小企业甚至个人来做的。我们看到的是那些成功者,而众多失败者我们可能没有看到。
事实上,产品技术创新的成功者占比很少,也就是说产品技术创新风险很大,这也是人们不愿意搞产品技术创新的原因之一。
有这样一种说法,“不开发新产品等死,开发新产品找死”,这话说得有一定道理,举几个例子。
当年,新疆中收正搞得红红火火,这一年他们把所有的产品进行了改进。结果,经过改进的产品问题频出,大伤元气,被竞争对手一举超出。
那一年,国内某企业开发生产了数百台联合收割机,全部销往市场,结果造成退机者众,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失。
1996年,我们到内蒙古自治区开展农用车调查,发现不少市盟的农机经销商,有销售包头拖拉机厂四轮农用车的记录,同时还有相同数量的退货记录。到包头拖拉机调查时才得知真相,原来在这之前,包头拖拉机厂开发生产了数百辆四轮农用车,全部销售一空,后因质量和安全问题,遭遇全面退货。从那以后,包头拖拉机厂就退出了人们的视线。
还有一年,……
还有一种说法,“宁可开发产品找死,也不能等死,这样才会有希望”。
实际上,开发新产品找死的说法并不科学,而只要科学投放新产品,是可以避免或者减少损失的,这里也举几个成功开发新产品的例子。
当年,某生产配套割台的河南企业,开始研制生产联合收割机。第一年生产了几台,每台配备8名技术人员跟机开展服务。第二年,他们根据服务中机器所出的问题,对收割机进行了改进,生产了几十台,每台配备4名以上的技术人员跟机服务。第三年,他们又改进了产品,生产了上百台,产品基本研制成功。
有一年,跟随久保田企业采访用户。当时久保田市场销售的产品是488型半喂入收割机,而现场我们看到了一台588型产品,经询问才知道,原来该用户是免费使用该机型,只需要将该机器使用中的有关数据记录下来,到期报送给久保田即可。这是久保田开发新产品的环节之一,也是久保田开发新产品的态度。
在此奉告企业,新产品投放事关企业生死,请慎重行事。
5. 注重基础件的质量
农机产品的基础件是指机架和桥壳类作为其他部件支撑体的部件。一般来说,这类部件要求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
一般中小企业在新产品开发时,往往忽略这一要求,可能没有进行负荷计算或计算不准确,也可能为了减少成本而减小尺寸或使用低质材料,致使机架强度不够。现实中,不少企业在这方面吃过亏。
零部件质量至关重要
前些年,到北京亨运通(现在的勇猛机械)参观他们的生产车间,王世秀董事长介绍说,他们的桥壳类等基础件都是自己做的。在看工人加工玉米收割机的机架时,笔者对王世秀说,这个部件很重要。他会意地说,看来你干过这行。
其实,笔者没有干过相关工作,但在编辑《农业机械》使用维修稿件时,曾遇到过类似情况。有一台使用多年的东方红-75型拖拉机,在大修时,更换了几乎所有的部件总成后,仍然解决不了故障,最后确定是因长期使用,拖拉机机架变形而造成的,更换新机架后,问题解决了。
机架和桥壳类部件是其他传动部件等总成的安装基础,一旦基础件产生变形或不稳定,将使得安装其上传动件的位置关系发生变化,从而导致重大故障的发生。
记得多年前,某企业的背负式玉米收获机传动齿轮箱总出故障,更换新齿轮箱后也不能解决问题,可能就是机架变形的原因。
6. 关于新产品开发中的配套零部件
(1)做好新产品零部件规划。新产品开发和研制中,要做好新机型和零部件发展规划,以保障后续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用户提供维修零配件的供应,减少用户损失。
前些年,在山东采访时,有一用户抱怨说,前几年购买了一台某品牌的拖拉机,维修时在当地买不到配件,到生产厂家购买时被告知,这种机型早已停产,没有相关配件。从此,该用户再也不购买这种品牌的拖拉机了。
(2)与零配件企业合作。开发新产品过程中,要与配套件企业加强沟通,可能会收到好的效果。一方面,配套件企业为了抢得先机,可能免费提供试配部件;另一方面,还可以与配套企业合作研发一些部件,既能加快新产品开发周期,又能收到较好的开发效果。
十几年前,采访星光农机时,总工张奋飞说,他们采购柴油机时,不但不跟配套企业砍价,而且还主动加价,并对柴油机提出新要求。其实,这就是在与配套柴油机企业开展合作。
7. 对新产品的试验改进
新产品开发出来以后,还有一个相当长的成熟过程,也就是新产品的试验改进过程。
跨国农机公司有雄厚的研发资金,可以研制成功后再投放市场,而我们的新产品开发,往往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不可能有那么多的资金投入,只能边投放市场,边进行改进。笔者也曾批评过这种让用户承担试验的做法,认为这很不公平。
下线检测
但实践证明,如果新产品投放中,加强服务,注重对新产品的逐步改进,不给用户带来较大损失,与用户一起承担新产品的试验也未尚不可。但前提是新产品一定要经过严格实验考查,认为相对比较成熟了,在新用户使用中,不会出现严重故障,不会给用户带来大的损失,或者补偿用户的损失,以免给新产品的品牌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
无论是新产品开发,还是成熟产品的生产,企业都要具备起码的产品检验设备和手段。农机行业著名专家高元恩说过,他到企业参观考察,除参观他们的生产设备外,必须要看看企业的检验设备,因为这才是企业真正的实力。
以上所述,是笔者的一点不成熟的认识,仅供农机行业同仁和相关企业参考。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39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