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国内玉米供求形势分析与展望
2006年国内玉米供求形势分析与展望
新华网吉林频道10月11日电(记者齐海山、翟景耀)随着东北地区春玉米收割的开始,今年的粮食产量、秋粮收购形势等方面问题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主要焦点之一,记者通过对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以及山东、广东相关业内人士的采访,对今年国内玉米供求形势以及价格走势进行分析。
各地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多数地区玉米产量增加
玉米在内蒙古自治区是面积、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近5年来,自治区年均玉米种植面积2262万亩,产量774万吨,占全区年均粮食总产的58%。2005年玉米面积增至2700万亩,总产量1050万吨,全区人均占有玉米440公斤,比上年增加43公斤。由于去年玉米价格走高,销售好,今年内蒙古自治区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非常高。今年播种玉米3000万亩,比去年增加300万亩。其中高淀粉玉米1350万亩,产量550万吨。
吉林省玉米实际播种面积达到4350万亩,比去年增加50万亩。玉米总产量预计达到380亿斤以上,比去年增加17亿斤左右,增长幅度4.68%,是历史上又一个高产年。黑龙江省玉米常年播种面积在3300万亩以上,总产量在1100-1200万吨之间,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1/10左右,2006年玉米播种面积达到4600万亩,比上年增加505万亩,预计今年全省玉米亩产量在680斤左右,全省玉米总产可达1560万吨左右。
辽宁省2006年,辽宁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620.73万亩,比上年增加42.73万亩,粮食总产量预计1600万吨。其中,玉米播种面积2600万亩,比上年2688万亩减少88万亩,预计产量900万吨,比上年1135万吨减少235万吨。
主产区"内耗"增加 玉米调出量将减少
内蒙古自治区玉米消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工业加工转化,二是过腹转化,三是流通调运出区外及出口。2006年预计该区工业加工转化玉米260万吨、过腹转化玉米310万吨,农民自留200万吨,预计有300-400万吨玉米可以调用。两个玉米生产集中区玉米消费结构略有不同。中西部地区,由于玉米工业加工和畜牧业发展迅猛,已由原来的玉米供给有余向产销平衡、供给不足转变。东部地区近2-3年内继续保有300万吨供给。
近几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玉米加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玉米工业加工逐渐成为粮食产业的支柱和新亮点。玉米淀粉及深加工、酒精制造业、白酒制造业三条相对稳定的玉米加工途径基本形成,两个玉米发酵基地已具雏形,加工产品包括淀粉、淀粉糖、变性淀粉、酒精、酶制剂、调味品、药用、化工等八个系列100多个品种,深加工后附加值增加4-10倍。目前以玉米为原料的白酒加工企业65家,年产白酒11.7万吨,消耗玉米32万吨;酒精深加工企业3家,年产酒精4万吨,消耗玉米13.3万吨;玉米淀粉及谷氨酸加工企业5家,年产玉米淀粉43万吨、谷氨酸6万吨,消耗玉米74万吨;液糖等深加工企业4家,年产液糖14.5万吨,消耗玉米10.5万吨;以玉米芯为原料的活性炭加工企业3家、年产活性炭0.4万吨、消耗玉米芯0.4万吨;玉米糠醛加工企业4家,年产糠醛1.8万吨,消耗玉米芯11.5万吨;还有饲料加工企业95家,年产饲料200万吨,消耗玉米130万吨。玉米工业加工总量为315万吨,是2000年的3倍,工业加工率达20.5%。初步形成了以通辽为中心的东部玉米加工区和以呼市为中心的中西部玉米加工区。
吉林省在政策和市场的拉动下,今年全省新上了一批玉米深加工项目并已投产,部分原有玉米加工企业又扩大了加工能力和规模,今年实际加工量将达到150亿斤以上,比去年增加20亿斤,预计省内粮食加工企业玉米收购量将比去年增加20亿斤左右。
在辽宁省玉米产量仅能自给自足,调出量将明显减少。辽宁省现有各类玉米加工企业500多家,其中大型加工企业10多家,酿造企业100多家。省内玉米消耗主要包括饲料用粮、工业用粮、口粮等。2005年生产肉、蛋、奶产品对饲料玉米的消耗量为694.1万吨,其中配合饲料消耗玉米达175.8万吨,浓缩饲料间接转化玉米达518.3万吨。按辽宁畜牧业倍增计划增长目标推算,2006年畜牧业对玉米的需求量在800万吨以上。2005年,辽宁酿酒、酒精、制药及其它工业品生产消耗玉米150-160万吨。据统计,2006年的玉米消耗量比2005年同期增长20%,预计2006年底玉米消耗量将达到192万吨。2005年,辽宁省城乡居民人均玉米消费22.5公斤,全省城乡居民消费玉米约100万吨。预计2006年将不会有太大变化。2006年,预计辽宁省的玉米用于饲料、淀粉、酒精、食品、食用等方面消耗量在1100万吨左右,今年辽宁的玉米产量基本可以实现自给有余,调出量将明显减少。
近年来,黑龙江省玉米加工业发展较快,但是,目前全省玉米的加工能力小于生产能力。据调查,2005年,全省玉米加工企业发展到1300个,加工能力1197万吨,实际加工量650万吨。其中省级以上玉米加工龙头企业有12家,加工能力 258万吨,正在建设的较大玉米加工企业有6家,加工能力 245万吨。扣除饲料用玉米外,每年黑龙江省还有近500万吨的玉米进入流通环节。
传统主销区需求继续上升 需求缺口进一步扩大
广东作为全国最大的粮食销区和粮食调入省,粮食安全对广东经济社会的影响举足轻重。近年来,相对于不断膨胀的粮食需求规模,广东粮食自给率呈现不断下降趋势。综观近年来广东玉米市场情况,广东的玉米需求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特点:
1.玉米需求规模呈递增态势,饲料加工玉米与畜禽生产自用玉米需求量各占半壁江山。广东是全国最大的玉米销区,1999年以来平均每年需求量在700万吨左右。由于消费市场不断扩大,广东玉米需求量每年都在增长,据测算,2005年广东玉米需求量高达1200多万吨,其中用于饲料加工厂生产饲料的玉米用量达600多万吨,用于畜禽生产自用的玉米约为600万吨,饲料加工与畜禽生产玉米需求分别占全省玉米需求的50%。
2.玉米需求自给率低,对外省及国外玉米市场依赖性较强。尽管广东大部分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光、热以及水资源特别适宜于玉米的生长成熟,但特殊的社会经济因素决定了广东生产玉米的机会成本高昂,广东不具有生产玉米的比较优势。因此,广东饲料加工及其他畜牧养殖所需玉米绝大多数不能自给,近年来的自给率均不足5%,生产生活所需大量玉米还得依靠从外省调入和国外进口。
3.外来人口逐渐增加导致对糯玉米产生新的需求。由于受消费习惯和宣传报道等因素的影响,广东糯玉米的发展显得相对缓慢,但近年来糯玉米在珠三角地区逐渐为人们接受,加上省外惯吃糯玉米的外来人口增多,糯玉米消费市场进一步扩大,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目前广东糯玉米育种和深加工研究水平不高,产业发展仍然较慢。随着加工技术水平的进一步发展,糯玉米的用途将不断扩大,制罐、酿造、制糖、淀粉、食品、炼油等新型玉米加工的兴起,将大大地刺激糯玉米的需求量。
4.需求满足模式以省外玉米供应为主导,国外玉米进口为补充。满足广东玉米需求渠道可简单概括为:"省外调入、省内生产、国外进口"。从构成上看,从省外调入的玉米占广东玉米需求相当大比重,粗略估计占90%多;省内生产也就是自给部分的玉米占全省玉米需求比重非常低;广东近十年来没有从国外进口饲料用玉米,今年试进了210吨,以后会有加大进口的趋势。
5.珠三角地区玉米需求量大,其他地区需求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广东全省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善刺激了广东畜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从而使得饲料需求量和生产量都在不断增加。据统计,1999年以来全省平均每年玉米需求700万吨中,珠三角地区的需求就高达500万吨。而2005年广东共有饲料企业500多家,大部分饲料企业分布于珠三角地区,饲料企业生产规模较大,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5倍,全省500多家饲料企业玉米原料用量达到600多万吨。在广东饲料企业所需600多万吨玉米中,珠三角地区饲料企业需要464万吨,占总需求量的75%,而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饲料企业玉米使用量则分别占全省饲料企业玉米使用量的3%、18%和4%。随着广东居民消费需求的不断调整,广东饲料生产量将会进一步增加,从而对玉米的衍生需求在总量和地区分布上也将继续增长。
6.全省玉米主要输入码头集中于广州和深圳两市。支撑广东玉米流通的主要港口主要有深圳赤湾码头、广州港(黄埔港)和妈湾港。其中深圳的赤湾码头是广东最大的粮食吞吐码头,玉米年吞吐量500多万吨。赤湾码头的玉米分别来自大连北良港、锦州港、营口鲅鱼圈港三个港口。其中,每年来自营口港的玉米将近300万吨,占总量的50%,大连北良港进港玉米近200万吨,占总量的33%,锦州港进港玉米100万吨,占总量的17%。
7.省外调入的玉米主要来源于东北地区。自1993年国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以来后,南方销区逐步放开,形成了以东北、华北玉米为供应主体,以南方沿海和内陆省区为消费主体的"北粮南运" 玉米流通格局。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东北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粮食调出区,而以广东为代表的华南地区则成为最大的玉米调入区,广东省外调入的玉米以东北玉米为主。
山东省是玉米生产大省,也是玉米消费大省。1990年以前略有节余,部分外调和出口。近几年山东玉米已经扭转了种植面积、总产连年下滑的局面,但是离高峰年份还有较大差距,总产也没有达到1550万吨以上的年需求量水平,山东省整体上还是玉米净流入省份,估计净流入量达60万吨以上。除了总量不足是一个主要矛盾以外,山东省从品种结构上也不尽适应,高淀粉玉米等部分优质专用玉米的供需缺口依然较大。目前山东省玉米籽粒消费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饲料,约占消费总量的80%左右;二是工业加工,约占总量的15%左右;三是口粮,约占总产量的3%左右;四是其它消费约占2%左右。据分析,山东省玉米消费情况大致是:消费总量1800多万吨,其中:饲料1200万吨,工业用量500万吨,口粮50万吨,种子15万吨,其它消耗等20万吨。
国内玉米市场购销形势与价格走势分析与预测
总体上上看,今年玉米将呈现供需两旺局面,新粮上市价格将比去年同期有一定幅度上涨,后期逐渐呈逐渐走高的趋势。
从全球玉米供需情况看,玉米产量增加,但产不足需。据美国农业部预测,2005/06年度世界玉米产量将达到6.92亿吨,全球消费量6.95亿吨,当年玉米供不足需。需要动用库存弥补供需缺口。美国是世界上玉米生产、消费、出口量最多的国家,今年玉米产量在2.76亿吨,与去年持平。由于乙醇加工业快速发展,国内玉米消耗量增加,明年美国国内乙醇加工消耗玉米量将达到5500万吨,比今年增长34%。美国国内玉米消耗量的增加,对国际玉米市场价格压力减小。
从国内玉米需求情况看,供求两旺是主调。据预测,今年全国玉米产量为1.41亿吨,玉米需求量将达到1.35亿吨,略呈供大于求。主要是因为北方春玉米和黄淮海夏玉米主产区玉米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用粮比重占玉米消费量大幅提升,外调量将大幅度下降。同时由于养殖业效益的回升,饲料需求开始复苏,饲料销量呈现全面小幅回升的态势。这对于支撑玉米价格都看利好,特别是加工业旺盛的需求,是玉米价格保持坚挺的主要原因。另外,玉米加工用粮的大幅度提升和饲料用粮比重的下降,对玉米贸易格局也将产生影响,饲料消费的旺季是在6月至9月,淡季在11月至次年2月,工业消费旺季则是在每年的一季度和四季度。两者结合,将使玉米市场出现淡季不淡的局面,使玉米消费全年保持稳定。
从吉林省情况看,玉米虽然供大于求,但是外调量有所减少。吉林省预计2007年玉米消费总量在266亿斤左右,其中加工转化玉米150亿斤,过腹转化100亿斤以上,食用、种子、损耗合计约16亿斤,还余114亿斤可满足库存、省际间流通和出口需要,比去年减少10亿斤。
综合以上分析,今年新粮上市后,在需求较旺、农民看涨心理等因素的作用下,特别是玉米加工业快速发展的强势拉动,吉林省玉米开市价格预计会比去年有一定幅度的提高。目前吉林省玉米平均价格在0.62元/斤,比去年同期高0.02-0.03元/斤。东北玉米到销区的到站价都在0.70元/斤以上,比去年同期高0.05元/斤左右,去年新粮上市后吉林省玉米开秤价在0.52元左右,今年将高于去年。春节后气候转暖,华北玉米销售基本结束,南方用粮企业将入市收购,吉林省玉米价格将呈现逐步走高趋势。
尽管目前国内玉米市场仍处相对弱市态势,但由于需求的恢复性增长、产量不确定性等相关因素,对玉米价格稳定仍有一定作用。目前,距关内新玉米批量上市仍需时日,阶段性市场供应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可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玉米价格上涨,现在较担忧的是出口政策未定和新玉米上市带来的供给压力,更为重要的是天气变化将会左右玉米的价格。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48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