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发力培育种业“中国芯”
精准发力培育种业“中国芯”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只有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近年来,我国在种业链条上围绕基础研究、品种选育、良种推广等各个环节持续发力,现代种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目前,我国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品种对单产的贡献率超过45%。一粒粒良种在“希望的田野”上生根发芽,有力保证了14亿多中国人“每天到点开饭”,而且能越吃越好。
应当看到,我国种业结构性问题依然较为突出,品种竞争力也不够强,还存在育种体系不完善、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不足、满足产业发展现实需求的重大突破新品种不多等问题。更何况相比其他行业,吃饭问题很难承受某些超预期的冲击。我国要从种业大国迈向种业强国,就须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
眉毛胡子一把抓,向来不可取。全面摸清种质资源家底,开展种质资源全面普查保护,建设国际一流的国家农作物、畜禽和水产种质资源库,这类打基础的工作正在有序开展。比如,农业农村部近日组织对湖南、江苏、广西、湖北、海南、重庆等第一批6省(区、市)的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进行验收。6省份通过验收,收集到白马牙玉米、地灵红糯等一批优异、珍稀、特色资源。
有了种子只是开始,种下之后才能守候希望。笔者去年走访呼和浩特的蒙草种业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优质种源既要存在库里,更要种在地里”,这个观点就很值得借鉴。从业内人士的实践经验来看,推动种业产业发展,必须坚持保护和利用两条腿走路。在“利用”方面,发挥好龙头企业的作用很关键。去年,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扶持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发展的通知》,公布了270家农作物、畜禽、水产种业企业及专业化平台企业(机构)阵型名单。相信未来会有一批具备集成创新能力、适应市场需求的种业龙头企业,成为打造种业振兴的骨干力量。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过去5年工作情况时指出,“加快种业、农机等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从67%提高到73%”。科技创新为种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也要看到,种子生于地、长于时、聚于力,非一日可成,关键技术突破不可能一蹴而就。一粒“金种子”的背后,往往是持之以恒的攻关与钻研。让“小种子”发挥大效能,还须全链条精准发力。相信通过各方共同努力,培育出更多“金种子”,为种业装上“中国芯”,就能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04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