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黑土地的巨大活力(重农强音的回响——在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听到的)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释放黑土地的巨大活力(重农强音的回响——在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听到的),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释放黑土地的巨大活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重农强音的回响——在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听到的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释放黑土地的巨大活力

2、重农强音的回响——在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听到的

3、重农抓粮的劲头绝不能放松(人民时评)

释放黑土地的巨大活力

释放黑土地的巨大活力

  “争当现代农业排头兵”离总书记的要求又近一步

  2015年全国两会结束后,吉林省委、省政府专门成立了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并出台了《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总体规划(2016-2025年)》。按照规划,到2020年,长春市和其他9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及市(州)城市周边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总计有14个县市区。到2025年,全省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梨树县和长春市九台区是14个县市区中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市区县。九台区位于吉林省中部,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2018年12月10日,被农业农村部公示为全国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梨树县素有“黄金玉米带”“东北粮仓”之称,年玉米总产量50亿-60亿斤。梨树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贵满介绍:“梨树县2015年承担了原农业部‘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示范面积2.09万亩;2017年和2018年承担了吉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示范面积3.5万亩,建立省级示范区3个。目前,梨树县共建立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30个。示范田全部采用‘梨树县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种植模式’,示范区内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100%。2018年梨树县建设高标准农田25.45万亩,全县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2%。”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于强介绍:“2015年以来,为贯彻落实总书记的嘱托,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坚持实业兴农,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吉林省粮食总产已经连续6年稳定在700亿斤的阶段性水平,2018年达到726.6亿斤,位居全国第7位,粮食单产865斤/亩,位居全国第4位;二是坚持强基固农,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全省累计整合投资140多亿元,在全省建设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900多万亩;三是坚持创新活农,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全省土地流转面积2619万亩,占家庭承包面积的41.6%。就目前全省进度看,敦化市、长春市九台区、梨树县即将达到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标准,我们离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白雪换白银”基本实现了总书记的要求

  目前,吉林省范围内每年都有37个大项、140个冰雪旅游活动开展,火热的冬季旅游,基本实现了总书记“白雪换白银”的要求。舒兰市是践行总书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践地。2015年全国两会后,舒兰市委、市政府选择了冰雪资源丰富的上营乡马鞍岭村二合屯,打造了“吉林雪乡·舒兰二合”旅游景点,时任市委书记的李富民告诉记者:“按照总书记的嘱托,我们结合实际,经过紧张有序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必要的准备工作,‘吉林雪乡·舒兰二合’旅游景点在2016年初开始正式对外营业。当年这个冰雪季节全屯旅游收入达80多万元,户均增收5500元。实践证明,总书记的‘两山’理论极为正确,为舒兰市委、市政府帮助农民冬季增收指明了方向,开辟了一条致富路。”

  2017年-2018年的冰雪季,来二合屯旅游景点的人数达1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1000多万元。舒兰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肖模喜说:“三年多来,舒兰市的冰雪旅游资源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据统计,2018年一季度,吉林省接待旅游总人数4820.48万人次,同比增长17.18%;实现旅游总收入达到892.30亿元,同比增长22.25%。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吉林大地喜结硕果

  2015年全国两会之后,吉林省迅速在全省范围内相继实施了“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加大对绿水青山生态资源的保护和有序开发利用。

  2018年9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踏上了吉林大地。在考察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时再一次作出了“绿水青山、冰天雪地都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这条路要扎实走下去”的重要指示。前郭县以查干湖为核心,打造生态保护,延伸旅游市场开发,助力绿色农副土特产品的种植加工和销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了双赢。2018年,查干湖荣获了国家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十一”长假期间,查干湖景区游客数量创历史新高,累计接待游客31.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7亿元。

  前郭县借助查干湖的品牌效应,全力布局王府站镇至查干湖、城区至查干花镇两条绿色产业带建设。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市级绿色农业基地8个,面积达到5万亩,棚膜面积发展到8万亩,绿色农作物种植种类涵盖了大米、蔬菜、杂粮、杂豆等90%以上的农产品类别。全县稻田养鸭面积达到1.8万亩、稻田养蟹(鱼)面积达到5.035万亩。前郭灌区的31.8万亩水田,已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县绿色防控面积已经达到80万亩。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数量已达到101个,实现产值8.7亿元。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和绿色食品企业生产基地总面积已经突破70万亩。

  据了解,吉林省在制定规划时明确要求,农业功能要从以经济功能为主向经济、社会、生态功能并重转变,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农业,率先在全国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的农业清洁生产目标。全省单位耕地面积化肥、农药施用量降低5%以上,完成黑土地保护治理面积50万亩,水土流失治理面积9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提升至45%。  

重农强音的回响——在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听到的

重农强音的回响——在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听到的

党的二十大新闻发布会上,媒体的第一个问题聚焦全面小康、减贫奇迹;首场“党代表通道”,“土豆院士”朱有勇第一个走上来,讲述西南边陲乡村新变;第一场记者招待会,记者首问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五场集体采访,场场问三农成就、谈乡村振兴……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三农声声入耳、句句响亮。细细听来山有语,回荡的正是习近平总书记重农强农、兴农惠农、爱农为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习近平总书记每次视察河南,必访农户、必看农业、必讲粮食。”河南代表团新闻发言人这句话的背后,是2014年3月总书记在兰考与乡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座谈时所叮嘱的“兰考是粮食主产县,首先要做好耕地这篇文章”;是同年4月总书记在尉氏县看到清一色的小麦长势喜人时“用老乡的话说,今年的馍能吃上了”;是2019年9月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对“中原粮仓”所强调的“牢牢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在乡村振兴中实现农业强省目标”;是2021年5月总书记在赴渠首考察途中临时下车,走进一处麦田察看小麦长势时所指出的“夏粮丰收了,全年经济就托底了”……

从中原大地到东北平原,从鱼米之乡到南繁硅谷,对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谆谆叮嘱、层层部署,提出新粮食安全观,确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努力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始终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在接受集体采访时,吉林代表团新闻发言人介绍,7月22日已被定为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日。为何是这一天?

在2020年的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吉林省梨树县考察,在绿浪滚滚的玉米地,他说:“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在总书记心中,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所以“农田就是农田”,耕地数量红线必须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所以“农田必须是良田”,永久基本农田要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黑土地也要越来越肥沃!

“他的试验田就在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榜样就在眼前。”在第二场“党代表通道”上,海南三亚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规划发展部负责人杨新泉代表所说的“他”,就是袁隆平。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冒着高温来到海南三亚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他沿着田埂走进“超优千号”超级水稻展示田,听袁隆平老先生讲稻谷、讲育种。今年4月,总书记再次来到南繁基地。在崖州湾种子实验室,他勉励种业科研人员弘扬袁隆平等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勇攀农业科技高峰,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种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必须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一粒小种子,深深地牵着大国领袖的心!

首场记者招待会上,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丛亮引用总书记的话:“十几亿人口要吃饭,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诚然,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前进征程中,我们必须牢记总书记的叮嘱“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特别是当前,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增加,我们不能指望依靠国际市场来解决,须臾不能忘记总书记所强调的“粮食安全这根弦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绷得更紧”,以强烈的忧患意识,构建起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

“现在,我们的使命就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党的二十大开幕前的首场“党代表通道”上,电视剧《山海情》中农业专家的原型,国家菌草工程技术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介绍,菌草技术让闽宁镇的老百姓脱贫致富,被当地农民称作“幸福草”。党的二十大闭幕后的第二场“党代表通道”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公交车驾驶员杨彦锋说:“我的家乡有个闽宁镇,2019年镇里通上了公交车,第一辆公交车是我开过去的!”

两场通道,提及同一个地名——闽宁,掀开一卷堪称人间奇迹的减贫史。1997年,在贺兰山下的一片干沙滩上,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开展扶贫调研的习近平启动一项根本性工程“移民吊庄”,让生活在“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西海固群众搬迁到这里。他说:“现在是个干沙滩,将来会是一个金沙滩。”

他给这里命名“闽宁村”,一直牵挂着这里的贫困群众。

“我就派《山海情》里的那个林占熺去了。”2021年11月,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总书记在讲到向全世界推广菌草时,忆起了20多年前他让林占熺把菌草技术带到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一段往事。小小一株草,情接万里长,闽宁协作对口帮扶为“苦瘠甲天下”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打开了一扇窗。

20多年间,习近平总书记四赴宁夏回族自治区看扶贫。2020年6月,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关键时刻,总书记来到吴忠市红寺堡区弘德村移民搬迁户刘克瑞家,看院落、客厅、卧室、厨房和牛棚,问就业、收入、看病和社保。得知刘克瑞家早已脱贫,总书记说“乡亲们搬迁后,更好生活还在后头”。

“如今三湘大地发生巨大变化,我们称之为新的‘山乡巨变’。”接受集体采访时,湖南代表团新闻发言人借用当代作家周立波的一本小说名,介绍湖南脱贫攻坚成就。

湖南是“精准扶贫”首倡地。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首次提出“精准扶贫”基本方略,扶贫工作机制为之一新。如今,十八洞村作为中国精准扶贫样板,写入《中国共产党简史》。

“党代表通道”上,十八洞村党支部书记施金通带来了最新的好消息,“我到北京来之前,我们的1000亩猕猴桃已经卖得差不多了,仅这一项估计会给我们村人均带来1200元。”十八洞村的新目标是乡村振兴,把产业发展好,把村庄建设好,让十八洞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

心有翼,梦无垠!如总书记在2020年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上所阐明的那样:“现在,我们的使命就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我们踏上赶考路上新一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山长水阔,不辞其远。我们必须沿着总书记指明的道路,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勇毅踏新程,书写新答卷,把乡村发展好、建设好、治理好,让亿万农民奔向乡村振兴的美好明天!

“一定要把我们的老百姓特别是我们的农民扶一把”

“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接受集体采访时,贵州代表团发言人引用的这句话,是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在贵州遵义花茂村同村民们围坐交谈时说的。

总书记的心中,尽是百姓,“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总书记的心中,满是乡亲,“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我们这一代人有这样一个情结,一定要把我们的老百姓特别是我们的农民扶一把”。

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澜沧县驻村科技特派员朱有勇,正在做着把农民“扶一把”的工作。他60岁时成为脱贫攻坚战中的一员,如今继续扎根乡村振兴第一线。这位“土豆院士”的新成果是让水稻上山种在旱田里,让蒿枝坝村农民的口粮从粗粮换成了大米。“水稻上山是我们学习总书记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的具体实践”,朱有勇说,他牢牢记得总书记的嘱托——“科研人员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

“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这十年,我真正是梦想成真。”“党代表通道”上,江西峡江县南下村党支部副书记石玉莲回忆过去十年,不胜感慨。石玉莲挑着“金扁担”种粮致富,又带着村里的乡亲们一起富。

农民问题,核心在收入。总书记当过农民,农民情结深,十分清楚农民心中对富裕的渴望。他说“农村共同富裕工作要抓紧”,说“发展乡村产业要让农民有活儿干、有钱赚”“不能忘了农民这一头”!

在“党代表通道”上,浙江淳安县下姜村党总支书记姜丽娟说:“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把下姜村建设成为共同富裕的示范村。”2003年4月24日是总书记第一次到下姜村的时间,在浙江工作期间,他每一次到下姜村,都会到田间地头看看生产情况,到老百姓家里拉拉家常,为下姜村指出了一条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路子。2021年,下姜村村民人均收入达到46959元,已是2003年的14倍。

姜丽娟说:“下姜村老百姓有一个习惯,他们每天都会收看《新闻联播》,其实就是为了看一看总书记,听一听总书记的声音。”

下姜村民想念总书记的声音,是因为这个声音一直在他们心里回响……

重农抓粮的劲头绝不能放松(人民时评)

重农抓粮的劲头绝不能放松(人民时评)

资料图

  2020年,我国粮食再获丰收。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全国粮食总产量13390亿斤,比上年增加113亿斤,增长0.9%。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连续6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收获沉甸甸的“十七连丰”。粮食连年丰收,稳民心,提信心,为我国应对风险挑战、稳定经济社会大局发挥了“压舱石”“稳定器”作用。

  来之不易的“十七连丰”再次证明,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粮食供给保障能力已大幅提升。从人均占有量看,目前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稳定在470公斤,远高于国际粮食安全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从自给率看,我国小麦、水稻自给率超过100%,玉米自给率达到95%以上,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从农副产品供给看,果菜茶肉蛋鱼等产量稳居世界第一,能够较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升级的消费需求。

  粮食供给保障能力提升的背后,是越来越完备的政策支持体系。近年来,党中央的强农惠农政策重点扶持粮食生产,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农业补贴主要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农机购置补贴重点向粮食作物倾斜,继续实行小麦、水稻最低收购价政策,对玉米、大豆实行生产者补贴,对产粮大县实施奖励政策,确保种粮人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有效调动了农民务农种粮、地方重农抓粮的积极性。此外,粮食供给保障能力提升还得益于不断提高的综合生产能力。2019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2%,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0%。今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即将完成8亿亩。明显增强的技术装备支撑能力,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夯实基础。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松。“十四五”时期,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应该看到,虽然我国粮食生产已取得“十七连丰”的佳绩,但粮食安全基础仍不稳固,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随着人口增加、城镇化推进、食品消费升级,粮食需求相当长时间内仍将保持刚性增长。与此同时,粮食生产供给又面临耕地和水资源硬约束、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国外进口不确定性增加等挑战,未来粮食供需还将长期处于紧平衡。因此,粮食生产气可鼓不可泄,重农抓粮的劲头绝不能放松。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当前,我国的粮食生产从“有没有”向“好不好”的转变愈加明显。着眼“十四五”,在高起点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一方面应当着力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施,促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供给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另一方面,应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让粮食生产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断提高,尽快实现从“积累量”到“提升质”的跨越。

  仓廪实,天下安。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牢牢稳住粮食安全这块压舱石,就一定能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增强底气,为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标签:总书记   粮食   安全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59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