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对农用地土壤进行全面“体检”(安徽省将实行生猪定点屠宰、集中检疫)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安徽省对农用地土壤进行全面“体检”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安徽省将实行生猪定点屠宰、集中检疫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安徽省对农用地土壤进行全面“体检” ♂
安徽省对农用地土壤进行全面“体检”7月26日上午,明光市石坝镇的一处农田中,技术人员在一个近2米深的土坑内采集土壤样品。当天,安徽省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试点外业调查采样在此启动。时隔40多年,安徽省再次对全省农用地土壤进行全面“体检”。
土壤是农业发展的基石。开展土壤普查,摸清土壤资源“家底”,是守住耕地红线、优化农业生产布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据了解,我国先后在1958年和1979年两次启动全国土壤普查。根据国家统一安排,第三次普查周期为2022年至2025年,明光市是安徽省唯一试点单位,在试点基础上明年将在全省全面实施。
此次普查对象是全省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农用地和部分未利用地的土壤。其中,林地、草地重点调查与食物生产相关的土地,未利用地重点调查与可开垦耕地资源相关的土地。普查包括土壤性状普查、土壤类型普查、土壤立地条件普查、土壤利用情况普查、土壤数据库和土壤样品库构建、土壤质量状况分析、普查成果汇交汇总等内容。通过普查将查清不同生态条件、不同利用类型土壤质量及其退化与障碍状况,摸清特色农产品产地土壤特征、耕地后备资源土壤质量、典型区域土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等,全面查清农用地土壤质量“家底”。
安徽省将实行生猪定点屠宰、集中检疫 ♂
安徽省将实行生猪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安徽省实施〈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办法》将于2023年2月1日起施行,《安徽省生猪屠宰管理办法》(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228号)同时废止。《安徽省实施〈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办法》明确规定,安徽省生猪屠宰实行定点屠宰、集中检疫的管理制度;鼓励生猪规模养殖、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冰鲜上市的一体化发展模式,支持建设冷链流通和配送体系。?
2021年国务院修订《生猪屠宰管理条例》,从生猪屠宰行业特点出发,进一步加强屠宰环节的动物疫病防控,强化生猪屠宰违法行为打击力度,明确生猪屠宰质量安全全过程管理,内容变动较大,规定也更为具体。安徽省此前施行的《安徽省生猪屠宰管理办法》诸多内容与上位法不一致。新出台的《安徽省实施〈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办法》明确,生猪屠宰实行定点屠宰、集中检疫的管理制度。除农村地区个人自宰自食的不实行定点屠宰外,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定点不得从事生猪屠宰活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生猪屠宰活动的监督管理。 ?
《办法》明确,推行以量化分级、风险评估、动态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分级管理制度,采取示范创建等措施推行标准化屠宰,促进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生产和技术条件的改善。健全生猪屠宰疫病防控机制,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应当建立生猪进厂(场)查验登记制度和生猪产品出厂(场)记录制度,落实瘦肉精等食品动物禁用的药品及其他化合物和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自检制度。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应当建立肉品品质检验管理制度,配备与其规模相适应的兽医卫生检验人员,遵守国家规定的生猪屠宰肉品品质检验规程,与生猪屠宰同步进行,并如实记录检验结果。检验结果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
《办法》要求加强生猪屠宰监督管理力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规定足额配备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任命的兽医,加强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同时建立健全随机抽查机制。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生猪定点屠宰厂(场)不再具备规定条件的,应当责令停业整顿,并限期整改;逾期仍达不到规定条件的,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吊销生猪定点屠宰证书,收回生猪定点屠宰标志牌。鼓励和支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广应用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电子出证方式,推动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建立质量安全全过程管理制度,建设生猪产品质量追溯系统。 ?
安徽省小麦抢收工作圆满结束 ♂
安徽省小麦抢收工作圆满结束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目前,安徽省小麦抢收工作基本结束,实现小麦生产“十八连丰”。麦收期间全省共投入联合收割机20万台,烘干机1.6万台,机具总体充足,作业安全有序,抢收工作呈现“机具足、进度快、价格稳、秩序好”等特点。
一、小麦抢收扎实有力
充分发挥农业机械主力军作用,全力以赴高质量组织小麦机收。抢前抓早,准备充分,组织有力,加之天气晴好,小麦抢收工作总体顺利,实现丰产丰收、颗粒归仓。
一是党委政府重视,组织领导有力。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小麦抢收工作,李锦斌书记、王清宪省长等主要领导要求精心组织,优化服务,奋力夺取夏粮丰收。张曙光副省长坚持每日调度,深入麦收一线检查指导。农业农村部农机化司冀名峰司长专程来皖调研指导麦收工作。5月初我省成立小麦抢收指挥部,印发小麦抢收工作方案。5月13日召开全省农机化工作会议,对小麦抢收工作进行具体安排。我厅把小麦抢收作为中心任务,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多次召开会议会商麦收工作,挂图作战,科学指挥全省小麦抢收。成立7个组对口开展指导服务,保障麦收和减损工作有序推进。小麦主产区各级党委、政府全面动员,分片包干,落实责任,为小麦抢收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是做好服务保障,部门配合有力。
免费向农机手发放3.3万份《联合收割机插秧机跨区作业证》,组织编印1万本《跨区作业信息手册》寄送各地。加强信息服务,先后发布“三夏”农机跨区作业疫情防控、小麦晾晒烘干、应对降雨天气加快抢收进度等温馨提示。落实24小时热线电话服务,在主要路口设立跨区作业接待站,为机手提供周到服务。强化与气象、交通、石油、公安等部门协作,加强天气预报频次,落实跨区作业农机免费通行政策,保障油料供应,落实落细小麦抢收措施。麦收期间,中央电视台、农民日报、安徽卫视、安徽日报等数十家主流媒体,多角度、全方位、高密度聚焦我省农机奋战“三夏”、粮食丰产丰收相关信息,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是突出精准对接,指挥调度有力。
制定小麦抢收应急预案,建立区域合作和市级对口抢收帮扶制度。依托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等服务组织,组建476个应急抢收作业服务队,保障极端天气下麦收需求。麦收期间,对机收作业实行“日调度”,及时应对突发天气和局部机械短缺问题。新建农机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适时组织好“北机南下、南机北援”行动,确保机械“调得出、回得来”。亳州市采取“网格化+机械化+信息化”服务模式,对麦田实行精准化管理,做到“人、机、地”结合,确保“机有活干,麦有机收”,全市680万亩小麦4天基本抢收完成。
四是加快政策落实,机具保障有力。
加快农机购置补贴和报废更新补贴政策落实,今年机手新购置联合收割机3650台,烘干机810台,落实补贴资金 14762万元。组织农机余缺调剂,开展跨区作业,全省引进联合收割机3万台,固镇县与江苏睢宁县等地对接,引进机具1800多台。麦收期间全省共投入联合收割机20万台,烘干机1.6万台,机具总体充足,作业安全有序,机收价格稳定在50元/亩左右。6月6日全省投入收割机11.2万台,单日收获795万亩,创历史新高。
二、机收减损效果明显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粮减损系列指示批示精神,树牢减损就是增产理念,努力在机收减损上挖潜力、做文章,千方百计减少机收环节粮食损失。据统计,全省小麦收获损失率多在1.2%以下,较常年下降约1个百分点,挽回小麦3亿斤。
一是强化培训推广,提高操作技能。
麦收前全面检修机械,保障机具状态良好;全员培训机手,提高操作和减损技能。示范推广高效减损机具,引导农户和机手选择适宜的机具、收割时间、留茬高度和作业速度,落实机械作业操作规程和农艺措施要求。同时收割、运输、烘干等环节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实现小麦收获全程不落地。
二是强化宣传指导,树立减损理念。
通过印发宣传单、明白纸等方式,加强《小麦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指导意见》宣传贯彻,减损理念深入人心。指导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签订作业合同,规范作业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发挥农机“土专家”作用,因田因时调整或改装机具,最大限度降低损失。颍上县部分机手把收割机地下刀改为还田机,减少秸秆喂入量,有效降低了收获损失。
三是强化比赛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先后在定远县等5个县区开展粮食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活动,以赛代训,引导机手在生产实践中精操作、比技能、展风采,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参赛机手小麦机收平均损失率在0.8%。农业农村部组织专家在凤阳县随机选取田块,抽查机收损失率仅为0.7%,对我省小麦机收减损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59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