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黑土地,从保护性耕作开始(保护黑土地,国家再出台重磅文件,这几种农机迎来利好!)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保护黑土地,从保护性耕作开始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保护黑土地,国家再出台重磅文件,这几种农机迎来利好!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保护黑土地,从保护性耕作开始 ♂
保护黑土地,从保护性耕作开始我国农耕文明历史悠久。长期以来,广大农民在生产实践中形成了精耕细作的传统,但同时在旱作区由于秸秆离田、过度翻耕旋耕,地表长期裸露,造成水土流失加剧、农田地力下降、土壤严重退化等问题,迫切需要改变传统耕作方式,采取综合措施,加大农田生态保护力度,促进耕地用养结合,实现农业绿色发展。
保护性耕作的概念和内涵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用高效植保技术控制杂草和病虫害,从而减少土壤侵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先进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减少了对土壤的耕作次数,加上地表秸秆残茬覆盖,可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控制水土流失,减少风蚀水蚀,已成为国际农业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
目前,国际上保护性耕作技术主要应用在玉米、小麦、大豆、油菜等作物上。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点和难点是在秸秆覆盖情况下提高播种质量,关键在于使用高性能免耕精量播种机,一次性完成开沟、播种、施肥、覆土、镇压等工序,保证播种精度和出苗率,实现稳产丰产。
保护性耕作技术涉及农机、栽培、植保、土壤、水肥等多领域,推进保护性耕作需要技术、经济、社会等多方面条件的支撑,是一项系统工程。从我国国情出发,加快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现代可持续农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保护性耕作发展历程
保护性耕作起源于美国。20世纪30年代,随着机械化大面积应用,连年翻耕地表裸露导致土壤风蚀加剧,美国中西部多次发生严重黑风暴,在最严重的1935年,造成3亿多吨表土被卷进大西洋。当年美国出台“土壤保护法”,开始研究免耕播种技术,1960年大面积推广,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保护性耕作。
1980年以后,美国保护性耕作技术和机具基本成熟并持续改进,加速了这项技术的推广应用。目前,美国、澳大利亚、巴西、阿根廷等国保护性耕作已成为主流耕作技术,应用面积占本国耕地面积的40%—80%,欧洲多个国家也有较大面积应用。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学术界开始研究关注免耕、秸秆覆盖、深松等相关技术。
从1992年开始,中国农业大学研制开发免耕播种机并在山西尧都等地示范应用。从2002年起,国家安排保护性耕作专项资金,加大科研推广投入力度,在北方地区大范围试验示范。经过多年努力,我国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总体定型,关键机具基本过关,已经具备在适宜区域加快推广应用的基础。
截至2019年,我国在北方推广保护性耕作1.1亿亩,主要分布在黄淮海流域、华北长城沿线、东北平原垄作、东北西部风沙干旱、西北黄土高原、西北绿洲农业等类型区,东北地区示范推广面积达3321万亩。
保护性耕作是东北黑土地保护的重大举措
黑土是最宝贵的不可再生土壤资源。我国东北黑土区20世纪50年代大规模开垦以来,由于长期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及高强度开发利用,加上春季风大、干旱等因素,水蚀和风蚀严重,黑土层变薄,有机质含量下降。与开垦初期相比,黑土层平均厚度减少约40厘米,有机质含量下降50%,土壤明显退化,影响作物根系发育和养分吸收,东北地区土壤生态环境亮起了“红灯”。
国家高度重视东北黑土地保护问题,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从秸秆综合利用、深松整地、东北黑土地保护试点、保护性耕作推广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大量实践探索。实践证明,保护性耕作在东北旱作区是保护黑土地最经济有效、也是最现实可行的举措。与传统耕作相比,保护性耕作具有四个方面的明显优势。
一是减少风蚀水蚀。保护性耕作实现作物生产全过程不动土或少动土,用作物秸秆给耕地“盖被子”、挡风固土,避免农田裸露,有效减轻风蚀水蚀。田间实测与模拟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相比,保护性耕作平均可以减少风蚀30%-70%,减少地表径流40%-80%。在东北风沙干旱区和坡耕地、漫岗地,保护性耕作抑制农田水土流失作用尤其明显。
二是增加土壤有机质。长期秸秆覆盖还田,能够明显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生态系统和团粒结构,实现农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监测显示,连续实施保护性耕作3—5年后,土壤中的蚯蚓可增加数倍,土壤容重降低、有机质明显增加。连续10年保护性耕作,土壤有机质含量从原来的1.8%提高到2.3%。
三是增强保墒抗旱能力。地表秸秆覆盖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增强土壤蓄水能力,蓄水量增加16%—19%,缓解东北地区春播期和苗期有效降水不足的问题,保证出苗率。实践中保护性耕作表现出良好的蓄水保墒抗旱效果,在严重干旱年份也能保证作物丰产稳产。
四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护性耕作通过免少耕复式作业,可明显简化生产工艺。在东北玉米种植区,保护性耕作一般可减少机械进地2—5次,降低作业成本20%以上;持续实施秸秆覆盖免耕播种的地块稳产增产优势明显,化肥用量减少,燃油和灌溉支出降低,平均每季作物可节本增收50—100元/亩。近几年,保护性耕作在东北地区黑土地保护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光明前景。
推行保护性耕作关键在于抓好技术到位
保护性耕作是个完整的技术体系,需要秸秆还田、免耕播种、高效植保、水肥管理等作业环节紧密结合。由于保护性耕作与传统耕作差别较大,在从未实施区域,有可能存在免耕播种和配套技术衔接不到位的问题,导致实施效果不明显甚至出现减产的情况。
因此,在保护性耕作推广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积极稳妥推进。要十分注重技术培训工作,让广大农户和机手熟练掌握机具性能和操作技能,将技术模式和标准严格落实到位,规范作业,以利于保护性耕作顺利实施。
要注意技术模式的区域适应性,在秸秆覆盖量大的田块,要选择高性能免耕播种机,必要时可适当秸秆集行处理、清理苗带,避免漏播减产;要加强科普宣传,注意发挥种植大户的带动作用,引导农民正确理解技术优越性,关注土壤和环境改善,算好投入、产量、生态整体经济账,发挥农民积极性和主动性。
保护性耕作是一项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兼顾、利国利民的革命性耕作措施。在东北适宜地区推行保护性耕作,改变传统耕作方式,形成可良性循环的耕作制度,经济可行、效果突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保护黑土地,从保护性耕作开始!
(中国农业大学 李洪文)
保护黑土地,国家再出台重磅文件,这几种农机迎来利好! ♂
保护黑土地,国家再出台重磅文件,这几种农机迎来利好! ?导读:我国一直实施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做到“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而黑土地就是“耕地中的大熊猫”。
【农机网 政策导读】?众所周知,黑土地是地球上珍贵的土壤资源,是一种性状好、肥力高、适宜农耕的优质土地。自然黑土是千万年前在砂砾和黏土层上发育的土壤,在雨热同季的气候下,形成了茂密的植被层,经过几千年的时间演变,才变成了深厚肥沃的黑土层。北半球拥有三块著名的黑土地:一块在美洲——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一块在欧洲——乌克兰的第聂伯河流域;一块在亚洲——中国的东北平原。
?
基于肥沃的黑土地,东北产粮区的年粮食产量占全国1/4,商品量占全国的1/4,调出量占全国的1/3,是不折不扣的“压舱石”、“稳压器”。然而,这一珍贵的土壤资源却正在面临着退化甚至消失的风险。自20世纪开垦以来,东北地区的黑土层平均厚度由50厘米至60厘米下降到30厘米左右,土壤耕层的有机质含量下降了50%至60%,年均下降速率约为5‰。
?
我国一直实施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做到“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而黑土地就是“耕地中的大熊猫”。
?
虽然近些年来一系列保护、治理措施初见成效,但是黑土耕地退化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已经实施综合性治理措施的黑土耕地面积占比较低,坡耕地水土流失仍较重,耕作层变薄和侵蚀沟问题仍然突出,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趋势仍未扭转,局部酸化、盐渍化问题仍然存在。要长久保护黑土地,还需要多措并举,持续推进,久久为功。
?
多年来,国家出台多项制度保护黑土地。2017 年,原农业部、发展改革委等 6 部门印发了《东北黑土地保护规划纲要(2017—2030 年)》,明确到2030 年在东北典型黑土区实施 2.5 亿亩黑土耕地保护任务。2020 年,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印发《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 年)》,明确到 2025年在东北地区适宜区域实施以免耕少耕秸秆覆盖还田为主要内容的保护性耕作 1.4 亿亩。
?
在此基础上,今年6月,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水利部、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7部门又印发了《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 (2021—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针对黑土耕地出现的“薄、瘦、硬”问题,着重实施土壤侵蚀治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肥沃耕作层培育等措施。
?
《方案》明确,2021—2025 年,实施黑土耕地保护利用面积 1 亿亩(含标准化示范面积 1800 万亩)。其中,建设高标准农田 5000 万亩、治理侵蚀沟 7000 条,实施免耕少耕秸秆覆盖还田、秸秆综合利用碎混翻压还田等保护性耕作5 亿亩次(1 亿亩耕地每年全覆盖重叠 1 次)、有机肥深翻还田 1 亿亩。到“十四五”末,黑土地保护区耕地质量明显提升,旱地耕作层达到 30 厘米、水田耕作层达到 20—25 厘米,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提高 10%以上,有效遏制黑土耕地“变薄、变瘦、变硬”退化趋势,防治水土流失,基本构建形成持续推进黑土地保护利用的长效机制。
?
《方案》指出,实施保护性耕作。优化耕作制度,推广应用少耕免耕秸秆覆盖还田、秸秆碎混翻压还田等不同方式的保护性耕作。在适宜地区重点推广免耕和少耕秸秆覆盖还田技术类型的“梨树模式”,增加秸秆覆盖还田比例。其余地区,改春整地为秋整地,旱地采取在秋季收获后实施秸秆机械粉碎翻压或碎混还田。
?
?
?
实施有机肥还田。秋季根据当地土壤基础条件和降雨量特点,推行深松(深耕)整地,以渐进打破犁底层为原则,疏松深层土壤。利用大中型动力机械,结合秸秆粉碎还田、有机肥抛撒,开展深翻整地。在粪肥丰富的地区建设粪污贮存发酵堆沤设施,以畜禽粪便为主要原料堆沤有机肥并施用。
?
结语:可以看出,免耕播种、深松整地、秸秆粉碎还田、有机肥抛撒、畜禽粪污处理处理等相关农机装备是黑土地保护中的主要机械,这几类农机将迎来重要发展机遇。
?
保护黑土地,科研人员拿出“中国方案” ♂
保护黑土地,科研人员拿出“中国方案”四季轮转,春回大地。吉林省四平市的一块肥沃黑土地上,6大类40台庞然大物般的农机具一字排开,蓄势待发。秸秆还田机、深松机、免耕播种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除此之外,它们还可以承担起一项重任:保护黑土地。
黑土地是大粮仓。黑土地插根筷子能发芽的美名代代流传,更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然而,多年来重用轻养、只用不养的高强度、掠夺式开发,已经让黑土地不堪重负:黑土层变薄、有机质含量降低,风蚀水蚀严重的黑土区,更是出现了“破皮黄”的现象。
保护黑土地迫在眉睫。但黑土区在全球仅有三块,国外的保护经验“水土不服”。怎么办?向科技创新要答案。
多年来,科研人员们围绕保护黑土地的核心问题不断攻关,提出保护性耕作模式,即以少耕免耕、秸秆覆盖还田为核心的梨树模式,为保护黑土地提供了“中国方案”。
攻坚克难:向核心技术进军
春季的四平,陌上花开。近日,中国黑土地保护农机产业发展推进大会暨第二届中国农业机械(北方)田间日活动、第一届中国北方(四平)农机展销会在四平开幕。
此次展会盛况空前,云集了全国120余家知名农机企业,展区面积达11.88万平方米,参展设备300多台,涵盖所有农机装备行业。
作为2007年就参与到黑土地保护工作的科研人员,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关义新、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农机所研究员张旭东都表示感慨良多。
保护黑土地,做起来很艰难。东北黑土区属于寒温带气候,在世界三大黑土地中面积最小、气候条件最寒冷、农业开发条件最恶劣。“但黑土地又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黑土地耕地面积占全国的27%,产出的商品粮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张旭东说。
关义新认为,保护黑土地,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我国的方式。“结合我国国情,保护性耕作是行之有效的保护方式,而保护性耕作,就离不开先进的农业机械。”
想实现秸秆覆盖还田,免耕、少耕以保护黑土地的目的,免耕播种机是最大的制约因素之一。这项技术必须攻克。吉林省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以及关义新、张旭东等一批科研工作者勠力同心,攻坚克难,终于在2008年研制出第一台样机,填补了空白。
随后的十余年里,宽窄行秸秆覆盖免耕技术、条带旋耕还田技术以及配套的耕作技术、农机具……一次次遇到问题,一次次在科研上突破瓶颈、攻克难关。
正是科研工作者们的点点心血,最终形成了如今成熟的保护性耕作模式:秸秆全量覆盖,免耕、少耕播种,达到保持土壤水分、防治土壤风蚀水蚀、培肥土壤肥力、减少土壤耕作、节约成本等多种功效为一体的、环境友好的农业种植技术模式。
面向未来:从机械化向智能化突破
2020年2月25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在东北四省(区)适宜区域全面推行以秸秆覆盖还田、免(少)耕播种为主要内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
面向未来,科研人员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近年来,东北黑土地从数量到质量都有所回升,遏制了量减质退现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保护性耕作、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农机深松整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方面加大了黑土地保护的科技投入。”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会长刘宪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刘宪表示,经过10余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农业机械化已经进入稳定发展期,粮、棉、油、糖等9大作物的全程机械化正全面推进,主要粮食作物机械化率达到80%以上。“中国未来农业的发展,将从机械化转向智能化。”刘宪说。
而从展会上看来,智能化农机具的发展方兴未艾。
“我们智能化农机目前已部分投入应用。”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机电技术应用研究所研究员赵博介绍,智能化的农机可以基于自动驾驶系统自动规划路径,通过传感器、智能系统监测秸秆覆盖率、茬高等关键指标。“未来,我们还可以实现施肥的智能化,通过判断土壤成分调节用量,达到保护黑土地的目的。”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61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