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省长王珉召集全省农村工作座谈会(代表呼吁出台“农业保险法”应对自然灾害)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代省长王珉召集全省农村工作座谈会(代表呼吁出台“农业保险法”应对自然灾害),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代省长王珉召集全省农村工作座谈会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代表呼吁出台“农业保险法”应对自然灾害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代省长王珉召集全省农村工作座谈会

2、代表呼吁出台“农业保险法”应对自然灾害

3、代表声音:农业装备学科需要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

4、代表声音:加快建立农地增施有机物料补贴政策体系

代省长王珉召集全省农村工作座谈会

代省长王珉召集全省农村工作座谈会
  今天下午,松苑宾馆三号楼容纳60人的会议室座无虚席,这里进行的是农村工作座谈会,王珉代省长坐阵座谈会,来自全省各个市(州)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院校和科研单位的代表参加了座谈会。
  公主岭市委书记田野、洮南市委书记岳景君、敦化市委副书记郭春山,分别从打好粮食产业基础、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建设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的转化、加工的链条加长,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劳动力转移。发展乳业生产,调整特色经营理念,建立杂粮、杂豆、经济作物种植园区,发挥加工贸易优势,和结合区域特点发展特色产业等方面介绍了经验和做法。他们还分别提出对贫困地区给予政策倾斜,中小企业贴息贷款,解决资金不足等方面的建议。王省长听的认真,记的仔细,还不时的就某些问题进行插话。
  吉林农业大学郭庆海校长的发言引起与会者的极大兴趣,他充分肯定吉林作为农业大省的成绩,表现在粮食持续增长,国家重点商品粮基地建设目前已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畜牧业的发展已形成特色。他用吉林生物资源2300种,开发利用就有1000多种等一组数字,说明我省多种经营开发利用水平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农村经济的带动作用强。
  谈到存在的问题是:农民增收缓慢,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村工业化水平低,乡镇企业不发展;农业劳动力转移缓慢经营化程度低;农业后续产业与农业发展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加工业的发展。他分析原因有农业缺少工业基础,缺少商品经济文化的基础,缺少连续政策和目标,他列举了河南和内蒙古围绕农业办工业,工业抓好促农业的例子说明问题。
  他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和想法是:搞商品粮基地符合规律,以玉米为主带来的产业空间不能小视;发展特色畜牧业,以精饲料消耗为主的肉类精品畜牧业的生产体系,要大投入,大手笔。首先建立畜牧业的现代化;我省农产品加工业要列在继汽车工业之后的产业,我省是原料基地占优势,发展资源型的产业,属于低成本启动的产业,属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积极发展劳务经济培育技能型的劳动力市场;选择适宜的发展战略,以中心城市突破搞资本创造利用,他肯定地说,没有一个模式对第二个地区适宜;发展农村合作经济,农牧业保险、流通体制建设设,农产品物流,农业金融等行业要有与发展相配套。科技教育的投入要加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要加强。
  郭校长的发言谈到教育的投入时,王珉代省长、林炎志副书记、杨庆才副省长及有关单位的同志分别参与讨论,气氛十分活跃。
  德大公司的王秀林董事长和江山集团的吴迪董事长分别从合资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辐射能力对地方经济的影响;就招商引资的环境建设,企业运行中遇到来自管理部门的制约等问题直接向省长提出建议,现行的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王珉代省长最后做总结发言,首先谈到"国家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得非常及时,我到东北后对此也有些思考"。王珉说,我们正处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时刻,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我们省首先争取到"两税"的减免,国家实施其他重大政策实际上也针对农业,这说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国家的振兴考虑是一致的。全省上下,包括农业部门,必须振奋精神,增加机遇意识,参与改革开放。
  其次谈到如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他说我省要在提高防灾抗灾能力、提高农产品转化能力和加快改革开放方面下功夫。
  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我省将偏旱,王珉强调,提高防灾抗灾能力,对吉林粮食稳产增收非常重要,要做好水利建设尤其是保证农业的水利工程,"引嫩入白"和"引查济向"等工程都抓紧实施。
  "我们省生产的食用酒精,卖给名牌企业加工后,再卖给我们的成品酒价值增加近100倍,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的加工转化还只是提供原料,没有转化为产品!"王珉说,要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可以利用今年提供的农业产业化基金扶持大企业到粮食生产的重点地区去发展。尤其要重视粮食向食品的转化,要加强、引进和壮大一批这类的企业。县(市)可参照先进经验,选派干部到企业挂职,这既可促进农产品转化业的发展,也可使优秀人才在不违反规定的情况下,从机关走出来去发展经济。
  王珉觉得,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另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改革。王珉强调,除了要搞好减免农业税的试点工作外,还应建立农村的信用投融资体制,更重要的就是尽快完成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王珉希望粮食大县的县委书记、县长都要高度重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他说,"如果这个包袱不甩掉,我们就永远也过不了关。"
  省委副书记林炎志主持了会议,各市(州)的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代表呼吁出台“农业保险法”应对自然灾害

代表呼吁出台“农业保险法”应对自然灾害   新华网北京3月9日电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如何让农民富起来,当今农民的主要收入还是来源于农业,而当今的农业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就损失惨重。因此,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呼吁,尽快制订出台“农业保险法”,对农业生产可以起到“稳定器”的作用,促进农业发展。

  今年的南方雪灾使农作物受灾面积达1.78亿亩,因灾死亡的畜禽6900多万头(只)。

  宁波市发改委主任王仁洲代表表示,农民一旦遭了灾,只能眼巴巴等着救济。中国脆弱的农业,亟须农业保险的有力保障和支持。而农业保险举步艰难,因为它遇到了一个两难困境:如果按市场化的规则制定保险费率,农民根本交不起;如果按农民能接受的价钱买保险,保险公司又赔不起。

  “农业引入保险机制,建立稳定的自然灾害防治和救助制度以替代直接补贴,将成为一个必然的选择和趋势。”浙江衢州市农科所所长汪惠芳代表说,政府可以将补助市场化与保险挂钩,切合实际地补助农民参保农业保险,缓解政府一次或直接补助财政支出的压力,这是一种农业生产保障的长效机制。

  浙江奉化滕头村党委书记傅企平代表等建议,全国人大尽快制订出台“农业保险法”,把农业保险作为国家政策补贴性保险,成立专业农业保险公司或指定保险公司开展业务,建立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政策性保险体系。对农业保险实行法定保险和自愿保险相结合,对有关国计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现有重要意义的少数几种农产品如水稻、小麦、棉花的生产实行法定保险,其他产品的生产实行自愿保险。

  同时,建议国家设立农业保险巨灾风险保障基金,巨灾风险保障基金的资金可运用行政政策和市场手段多渠道筹集,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封闭运行。

代表声音:农业装备学科需要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

代表声音:农业装备学科需要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上必须攻克的一块短板。”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大学党委书记袁寿其说,“先进的农业装备是农业现代化最核心、最重要的基础。”

然而,在实地调研中袁寿其发现,农业装备这个学科正呈现萎缩态势。受大学扩招影响,一些专攻农业机械的院校“消失”了,更多农业机械专业则慢慢转成了更容易招到学生的机械工程等“洋气”的专业。

袁寿其所在的江苏大学也曾遇到类似的波折。江苏大学前身为镇江农业机械学院,农业机械办学历史悠久,为国家培养了农机学科的第一届本科毕业生、第一届硕士和第一位博士。然而历经合并、更名、扩招之后,学校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大,但其农业装备专业却日渐式微。

现状让袁寿其深感忧虑:“我国农业装备学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追赶国际学科前沿的步伐明显加快,但在原始创新、学科高端人才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近5年来,与美国普渡大学农业装备科研人员相比,国内农业装备学科排名前5的高校科研人员的人均科研经费仅为前者的1/12。农业装备学科世界前20名高校均分布在欧、美、日,中国高校无一入围。预测数据显示,到2020年农机装备的人才缺口是16.9万人,到2025年缺口则高达44万人。

国家也意识到这一点,在《中国制造2025》中,农业机械装备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装备等成为国家将要重点发展的十大领域。

“蓝图已经绘就,关键是如何落实。我认为要从人的培养开始,从根上摆脱农业装备落后的局面。”袁寿其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实际上,江苏大学已开始先行先试。2005年专门成立了农业工程研究院,后又成立农业装备工程学院,并围绕其设置了包括节水灌溉、农产品加工、农用动力、农业电气化与信息化、农机先进制造、农机材料等在内的农业装备学科群,分布在全校8个学院,并通过奖助学金等优惠政策,吸引优秀生源。

今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下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实施办法,正式启动“双一流”建设。这让袁寿其感到,农业装备学科“回暖”的机遇来了。

他建议国家将农业装备列入“双一流”建设序列,扩大我国农业装备人才培养规模,为我国农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持;大量吸引国际创新人才和团队,为我国农业装备领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提供人才引领;显著增强农业装备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加快形成我国行业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基地和创新发展引领高地;显著提升农业装备领域国际交流层次和水平,并以此引领带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业现代化建设。

“国家需求应该是‘双一流’建设始终瞄准的目标,国家的短板在哪儿,高校就应该培养哪里的人才。”袁寿其说,“有了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我们才有再创新、再提升的资本。”

代表声音:加快建立农地增施有机物料补贴政策体系

代表声音:加快建立农地增施有机物料补贴政策体系

资料图

近年来,面临耕地质量的不断下降,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终因有机物料的投入成本高,见效慢,使用不便,以及政策支持力度小,农民自觉选用施用有机肥的积极性仍然不高,有机物料资源利用率低。

据统计,我国耕地退化面积已超过耕地总面积的40%,虽说原因总总,但因为有机物料投入严重不足,给土壤带来的致命影响,是其中的重要原因。针对这个问题,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穆棱市大地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肥料配方师高春艳提出,希望国家加快建立农地增施有机物料的补贴政策体系,实施以绿色为向导的农业补贴政策。

高春艳说,因为有机物料投入不足导致耕地土壤出现了耕作层变浅、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结构破坏、板结严重、土壤趋于酸化、土壤次生盐碱化、农田土壤污染等问题。

有机物料投入不足,加之长期的机械耕作碾压和人工作业,大部分农田土壤耕层变浅,有效活土层在15公分左右,“犁底层”上移加厚,形成了坚硬深厚的阻隔层,阻碍了土壤水分、养分和空气的上下运行,阻碍了作物根系下扎延伸,土壤蓄水能力越来越差,抗旱性能不断下降。

长期不施用有机肥,秸秆还田很少进行,土壤有机质长期得不到补充,加之水土流失形成坡耕地黑土层变薄,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严重不足,土壤团粒结构破坏,保肥能力下降,土传病害加剧等。

土壤缺乏有机物料补充,以及不合理的耕作和不合理的灌溉,化肥的大量施用,致使土壤板结越来越严重,土壤有益微生物总量减少,直接影响到土壤的自然活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俗话说,守好方寸地,留给子孙耕。加快建立耕地增施有机物料激励机制,是“十三五”时期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

高春艳建议,加快建立农地增施有机物料的补贴政策体系。力争用3—5年时间,初步建立起有机肥替代化肥的组织方式和政策体系,集成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的生产技术模式,使有机物料的投入成为农耕者的自觉行动。

设立财政补贴专项,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场地化造肥。秸秆资源和畜禽粪尿资源是发展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的重要有机肥源,支持新型农业主体探索秸秆腐熟还田、粉碎还田、覆盖还田,粪肥堆沤还田的新模式。

设立财政补贴专项,支持种养大户带动农牧结合、种养循环。探索过腹还田,过腹增值,实现农业资源有效利用的新途径。设立财政补贴专项,开展施用有机物料入户补贴,通过有效的资金撬动,让有机物料的投入成为农民自觉的生产行为,探索鼓励农民自愿用地、养地相结合的新方法。

标签:农业   保险   装备   发展   代表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61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