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六千亩高粱迎丰收 机械化种植增收明显(潼南区:农业新技术助力抢抓农时 提高水稻种植效益)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潼南六千亩高粱迎丰收 机械化种植增收明显(潼南区:农业新技术助力抢抓农时 提高水稻种植效益),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潼南六千亩高粱迎丰收 机械化种植增收明显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潼南区:农业新技术助力抢抓农时 提高水稻种植效益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潼南六千亩高粱迎丰收 机械化种植增收明显

2、潼南区:农业新技术助力抢抓农时 提高水稻种植效益

3、潼南塑造“中国油菜之乡”新名片

4、潼南盘活土地资源 闲置地变致富田

潼南六千亩高粱迎丰收 机械化种植增收明显

潼南六千亩高粱迎丰收 机械化种植增收明显

  眼下正是高粱成熟的季节,重庆市潼南区6400余亩高粱也红遍田间地头。连日来,当地农户趁着晴好天气抓紧收割,到处都是一派丰收的繁忙景象。?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潼南区柏梓镇郭坡村的高粱种植基地看到,成片的高粱像红彤彤的地毯铺展开来,颗粒饱满的高粱穗压弯了枝头。伴随着“隆隆”的轰鸣声,三台大型收割机来回穿梭在田野里,大口地“吃”进高粱穗,“吐”出粒粒高粱,一茬一茬的高粱杆转眼间就变成青肥撒在田间。?

  “今年,在区农业农村委的帮助下,基地全程采用机械化耕、种、防、收,提高了种植密度,由以前的一平方米十几株增加到现在的二十余株,预计亩产量能达600余斤,收成较往年提高了10%。”看着火红的高粱从收割机仓门倾泻而下,源源不断地被送进拉粮车,该基地负责人孙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采用机械化种植的高粱密度非常均匀,不仅能提高产量,还能增强抗倒伏能力。”潼南区农业农村委农艺师杨科介绍,为此,该委成立了助耕专家服务团队,提供全程机械化技术服务指导。?

  近年来,潼南区通过土地宜机化整治,改善耕地农机通行和作业条件,促进高粱等粮油作物种植生产逐步走向机械化、标准化、规模化,切实实现节本增效。自开“镰”以来,全区6400余亩高粱收割已超过一半,整体采收工作将在本月中旬完成,预计今年高粱总产量将达到1455吨,每亩较往年增收200余元,真正实现为群众增产增收。?

潼南区:农业新技术助力抢抓农时 提高水稻种植效益

潼南区:农业新技术助力抢抓农时 提高水稻种植效益

当前正值水稻种植的黄金时期,连日来,重庆市潼南区各镇街抢抓有利时机,开展水稻插秧工作,确保满栽满插。

近日,龙形镇水口社区种植大户米宏的水稻田里一片忙碌,几台自动化插秧机开足马力在田里来回穿梭,只需将秧盘摆好,插秧机就能将一株株绿油油的秧苗整齐地栽种在水稻田中,为大地披上了新绿和希望。

“今年我承包了1000亩水田种植水稻,通过采用机械化作业和无人机直播技术,既节约了人力成本,又提高了种植效益。”米宏高兴地告诉记者,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让他对今年的粮食丰收充满了希望。

“今年全区水稻种植面积39.3万亩,预计产量20万吨。其中,机械化插秧达5万亩,预计在5月中旬全部栽插完毕。”潼南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开展高标准农田宜机化整治工作,通过新型水稻直播、暗化育秧、“水稻、油菜轮作”水稻晚直播、“稻经”轮作、再生稻栽培等技术的推广,实现水稻满栽满插,为夺取水稻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潼南塑造“中国油菜之乡”新名片

潼南塑造“中国油菜之乡”新名片

  重庆潼南油菜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积达32万亩。每年油菜花期,蓝天白云下,金灿灿的万亩油菜花海悄然绽放,美不胜收,现今潼南的版图上集生产、加工、销售、乡村旅游等为一体的油菜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正在悄然成型。

  20224月,潼南区被认定为国家级油菜制种大县,再添一块沉甸甸的国字号招牌。如今的油菜制种基地,形成一园、二中心、六产区的空间布局。田间耕作道、排灌沟渠、农田防护等高标准制种基地田间工程随处可见,1万亩适宜制种的油菜地,每年总产量可达100万公斤。

  为了给油菜“加油”,潼南不止是在规模上做文章,同时与国内多家科研院所合作,精心培育生产的“庆油”系列油菜品种在全国总推广面积达到3500多万亩。最新培育成功的庆油8含油量高达51.54%,实现了两碗菜籽可榨出一碗油的目标,刷新中国冬油菜含油量的最高纪录。

  此外,潼南引进科技型转化企业为产业赋能,采取“公司租赁”“大户承包”“土地入股”等模式,共同做大做强潼南现代种业体系。目前,柏梓片千亩种业科研创新、桂林—崇龛片万亩油菜制种基地改造升级正在“强势生长”。

  到2025年,潼南将基本形成油菜制种研发、生产、加工、仓储、销售全产业链,达到现代制种基地建设水平,基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全区平均水平2000元,实现产值近2亿元。

潼南盘活土地资源 闲置地变致富田

潼南盘活土地资源 闲置地变致富田

  盛夏时节,艳阳高照。走进重庆市潼南区米心镇龙王村的水稻种植基地,成片的水稻田长势良好,枝枝稻穗低垂,粒粒稻谷饱满,一派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这里原本是杂草丛生,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规划过后,今年我们种上了水稻,现在长势还不错,过几天就要收获了。”该村党支部书记蒲树林说。

  自今年初以来,米心镇狠下功夫整治撂荒地,截至目前,全镇撂荒地复垦面积1600余亩,复耕复种率100%,闲置土地变良田,牢牢稳住粮食安全“压舱石”。

  精准施策让土地资源“活”起来?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和大量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转移,原本有耕地44600亩的米心镇土地闲置现象日益严重。

  如何让耕地保护制度落到实处,让撂荒地变良田?这成为米心镇党委和政府思考的问题。

  该镇党委书记吴雪春向记者介绍,为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今年以来,该镇把撂荒地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对全镇存在的撂荒地开展边排查,边整治,边利用,逐户逐地块认真分析研究撂荒耕地的撂荒类型及撂荒原因,制定统筹利用撂荒地具体方案,做到一户一策、一地一策;多次召开撂荒地“复耕复垦”专题会议,以“零容忍”的决心推进耕地撂荒整治;在全镇加强宣传,全力营造全镇撂荒地整治浓厚氛围,引导农户树立保护耕地安全意识,积极主动参与,进一步将撂荒地整治工作任务落实落细,从而推动撂荒地整治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由此,一场轰轰烈烈的由镇、村两级党员干部带头示范、群众积极跟进的农村耕地整治攻坚行动全面铺开。

  “针对农村失能家庭无人种地、因病因残无力种地的问题,我们结合群众意愿,委托合作社和其他农户代管经营,确保耕地应耕尽耕、应种尽种,有效解决外出务工和无力耕种农户‘无人种地’和‘谁来种地’等问题。”吴雪春告诉记者。

  至此,该镇因地制宜,整合各种有效资源,1600余亩复耕复种土地中,垦造水田370亩,企业和种植大户流转土地550余亩。同时,该镇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遵循“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有序推进土地流转,分级制定实施流转扶持政策,促进农村土地向农业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能手流转集中,形成规模效应。

  科学轮作让闲置地成为“致富田”?

  如何把撂荒地变成“致富田”,米心镇在复耕复垦的过程中,根据各个村(社区)的具体情况,不断探索,走出一条科技种田之路。

  近日,记者在童家村的集体经济种植基地里看到,连片的农田一派生机,一大片绿油油的大豆正在茁壮成长。而在几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草丛生。为有效解决农村土地撂荒现状,该村党支部在镇党委的统一领导下,采取“稳面积、增产量、促提效”的方式,集中整治土地撂荒抛荒,让撂荒地长出新的“绿色”。

  “我们将采取土地轮作的方式,让土地充分利用起来。等到大豆收成后,我们准备在地里种上榨菜。”童家村党支部书记唐红英介绍,土地轮作的方式,有利于保持、恢复、提高土壤肥力,均衡利用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抑制病菌生长,减少病虫草害的发生。还有利于合理均衡地使用农具、肥料、农药、水资源及资金等资源,有效改善土壤的物理化性状,调节土壤肥力,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将土地进行轮作,是米心镇在整治撂荒地,夯实基础方面的一个缩影。此外,该镇常态化邀请农技人员下村指导农业种植。农技人员进村入户下田,实地了解播种进展、播种质量、虫害治理、农资供应和价格变化等情况,为村民提供应对措施,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提高生产科技含量,并调配农业机具,加快秋收秋播进度。

  “自从我按照专家指导的技术种植水稻之后,产量提高了,大家对种植水稻的热情越来越高涨。”米心镇吉家村集体经济负责人何洪光说。

  为确保复耕复垦地不再丢荒,米心镇采取动态监测、政府激励、惩戒约束机制,在激发村民种植积极性的同时,筑牢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为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筑巢引凤”。目前,该镇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村企合作、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粮油复种面积达到28000亩,“通过政策、技术、资金帮扶等措施落地,不断提升农民种植积极性,给集体带来可观的收入,真正鼓起村民的‘裤腰包’,增厚集体的‘家底子’。”米心镇党委书记吴雪春说。

标签:种植   水稻   土地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63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