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农机使用与保养时应注意的问题(浅论农机化十大关系(上))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浅议农机使用与保养时应注意的问题(浅论农机化十大关系(上)),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浅议农机使用与保养时应注意的问题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浅论农机化十大关系(上)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浅议农机使用与保养时应注意的问题

2、浅论农机化十大关系(上)

3、浅论农机化十大关系(下)

浅议农机使用与保养时应注意的问题

浅议农机使用与保养时应注意的问题

农机缺乏保养则会进一步加大农机故障和安全事故的风险,影响农业的正常发展,因此,加强农机保养势在必行。本文叙述了农业机械的正确使用、农机机油使用、农机使用中的急加速、农机具维修、保养农机的方法。

资料图

农机在农忙时期损耗比较严重,极大地阻碍了农业生产和发展,如果缺乏保养则会进一步加大农机故障和安全事故的风险,影响农业的正常发展,因此,加强农机保养势在必行。但是,农机保养并未引起机手足够的重视。定期保养有助于延长农机寿命,也有助于农机工作效率的提高,从而进一步促进农业的发展。

1、农业机械的正确使用

认真读懂说明书,掌握结构和性能,切忌囫囵吞枣,自以为是。通过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可以充分了解农业机械的基本构造和原理,热悉每个部位的作用,正确使用农业机械的方法以及保养维护机械的要求,了解各种故障的表现形式。

操作遵循规范,保养讲究方法,切忌马马虎虎,不能瞎摆弄。认真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操作、使用、保养机械,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磨合农业机械,使用前要按规定进行日常保养:加油、加水、紧固螺钉,调整皮带松紧和各种间隙,检查刹车、离合器、转向机构是否正常有效、电瓶是否有电等。使用时按说明书明示的操作步骤进行作业,要注意机械工作时是否有异常响声。

如发生故障应立即停机检查,千万不要在机器运转中排除故障,避免意外事故发生。自己不能修理的应及时与三包维修站联系,由他们进行维修。特别要提醒机手机手的是:要及时按照说明书要求更换空滤器,清洗机油滤清器,注意燃油及润滑油的清洁度。

2、 农机机油使用

在维修或者保养农机时,某些机手会用机油替代刹车油或齿轮油。机手对不同油类的差别缺乏明确的认知,因此用机油作为替代,这样非常容易引发农机故障,后果较为严重。

机手在维修开始前,首先要了解刹车油和齿轮油的性能,醇类物质和蓖麻油是刹车油的主要构成物,因此刹车油具有较好的溶解性,没有腐蚀性也不容易沉淀。但是刹车油会与橡胶物质发生化学作用,对橡胶物质的膨胀率产生影响,因而刹车油作为机车液力制动转动的介质,在农机生产工具中具有关键作用。

因而,不能用普通机油替代刹车油。齿轮油同样不能用普通机油替代。与机油相比,齿轮油黏度较高、负荷能力较强,齿轮油可以很好地带动齿轮而不会引起齿轮挂带油膜的现象。

3、农机使用中的急加速

在农业生产中,机手为了提高农机的劳动效率经常会使用急加速。这一方面不利于快速提高效率,另一方面还会损害农机。在急加速之后,农机耗油量有很大增加,与此同时,农机的负载量也显著增加,损耗农机寿命。研究显示,农机起步后,中等车速时进行急加速的油耗量大约是缓加速时的2-3倍。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急加速时油料没有完全燃烧。因而,在使用农机时,应当树立起保养农机的意识。

4、农机具维修

4.1 去除农机的过滤器中的杂质

为了有效去除农机机油过滤器内壁的杂物,可以用黄油在转子内壁贴上一张纸,通过这种方法,农机运转中的污染物质就不会粘在过滤网上,而会附着在纸面上,在进行农机保养时将纸取下来,去除大部分污染物质,剩余的就会很容易清理。

4.2 去除农机铁质滤芯的污垢

农机的空气滤清器滤芯是铁质的,如果采用汽油或者洗油进行清洗,成本会相对较高,故而,可以把柴油浸在铁质滤芯上,通过燃烧去掉铁质滤芯上面的污染物。在燃烧结束之后,利用木棍敲击铁质滤芯,烟灰就会自然脱落,但是在运用这种方法时,一定要防范农机起火。

4.3 农机使用中的慢漏气现象

轮胎的质量很容易导致轮胎的慢漏气问题,如果出现轮胎扎伤,粘贴的方式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通过检查很难发现轮胎的扎口,就可以通过其他方法解决慢漏气这一问题。方法就是:拔出轮胎的气门芯,将滑石粉用硬纸做成的漏斗倒进轮胎里,在滑石粉停止渗入时,将漏斗取下来,轻轻转动车轮,使得滑石粉在轮胎内充分分散开,再继续注入滑石粉,最后装好气门芯、充好气,慢漏气的问题就能够得到解决。

4.4 农机的高压油管头

高压油管两端的凸头和喷油器、出油阀连接,接触面的加工精度以及管接螺母的紧固力使其保持密封。如果接触面因为磨损而导致漏油现象,可以从废气缸垫上面剪下来一块圆形的铜皮,中间扎出一个小孔,放在凸头与凹坑之间进行连接。

5、 保养农机的方法

5.1首先,使用后的农机,应该及时去掉农机上残留的泥土和杂草,同时也应该清理干净农机内留存的农作物杂质等。其次,对于农机上需要进行润滑的位置清理干净,加上适量的润滑油,保证农机再次使用时不会发生严重锈蚀,使其能够正常运转。再次,对于需要进行保养的农机容易发生锈蚀现象的部件,例如各类罩壳、薄铁皮件等进行喷漆,从而有效避免锈蚀现象。

另外,在使用农机之前,需要对三角带的松紧程度进行检查,保持其松紧度的适当,防止因为三角带过松或者过紧损害农机寿命。此外,农机的电瓶需要定期进行充电和放电。对于已经做好清洁和保养的农机要分类放置。最后,遵照农机保养要求,定期对农机加注润滑油,拧紧螺栓,检查是否出现了部件缺失,如果存在要及时补上。

5.2农机新车保养

当前,农机车多数由高新技术制造,从而保障了农机的性能、质量和安全系数,新车的保养显得尤为重要。保养新的农机车,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首先,检查农机三级空气滤清器与内部机油状况,在机油不足时,要及时加满。其次,及时检查并且加固松动的螺栓,并且随时注意喷油压力状况。最后,定期更换油底壳中的机油,并且清洗油底壳,保证油底壳的油路畅通。

总之,有了农机具并不等于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关键是如何用好、保养好,使之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率,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 。

(作者:龚建成,甘肃省临洮县农业机械管理局)

浅论农机化十大关系(上)

浅论农机化十大关系(上)

2021年我国农机化综合水平超过72%,进入“后农机化时代”。预计今后10—15年,农机化将进入量效齐升、结构优化、“三全机械化”的关键发展期。要全面推进农机化,就要“精耕细作”,面对和处理诸多矛盾和问题,保持其健康发展。本文结合学习19个中央1号文件,根据当前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提出与农机化发展密切相关的十大关系,与同行交流。

一、农机化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市场经济要求全国统一开放的大市场,市场机制作为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基础手段,促进了经济资源配置的合理化、高效化和理性化。农机化是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是现代科技和人类文明成果应用于农业的载体,是推动农业经营规模化的工程措施,是拉动农民增收的有生力量。农机化发展本身对农业提出了规模化和现代化的要求,而这一要求只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才能实现。因此市场经济体制会促进农机化发展,30多年的农机跨区作业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近年来农机化质量和效益双提高也说明了这一点。农业劳务市场化是跨区作业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而农机跨区作业又促进了市场化农业的发展。但市场经济体制也有其自身的缺陷,它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本能,充分暴露了资本的贪婪本性,往往与社会发展目标不相一致;当这一矛盾发生时,国家就要通过宏观管理与调控手段(如采取投资引导、调整或减免税收、利率杠杆、公共财政补贴、行政指导等)消除其不一致性缺陷,使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因此,国家提出了对农机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的措施,具体讲,一是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二是完善农机购置补贴制度;三是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四是切实落实税费优惠政策;五是支持农机化基础设施建设;六是创新农机经营体制,促进农机合作社发展。

二、农机服务产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的关系

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农业生产规模化、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和基地化、农产品加工现代化,使产、加、销,内、外贸一体化,形成利益共同体,让农民增收,从而稳定和发展农业产业。这实际上就是中央1号文件多次提倡的“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而农机化正是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力量,只有农机化的迅速发展,才能为农业产业化提供物质和技术支撑。农机服务产业化,就是要通过有效的行政指导措施,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提供的有利条件,通过组织要素植入,推动农机经营规模化,使户营农机等农机经营者实现公司化经营;引入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个体经营者在市场机制条件下的最优化组合与重组;通过这一优化组合,使农机存量资产经营效益大大提高,以存量吸引增量,加速农机化发展。可见二者是互相促进的关系,强大而完备的农机服务产业,会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而农业产业化发展又以农机化发展为条件。目前国家支持农机化发展的根本意旨也在于此。如果没有农机化发展作为支撑,农业产业化的步子将受到制约。因此,今后农机化发展的基本原则一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二是要重点突破,全面发展;三是鼓励创新,完善机制;四是市场引导,政府扶持。

三、农机化与农村经济的关系

农机化发展的动因在于可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改善农村的生产状况和农民的生存状态;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促进农民增收。目前我国农机存量资产约为8000亿元,农机从业者超过5300万人,年经营收益4800亿元以上,直接拉动6.5亿农村人口人均增收780元,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工程”。农机化发展实际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农村经济的发展程度,又决定了农机化发展水平。从经济学意义上说,农民选择使用农业机械还是使用人畜力,关键是看经济上是否合理,即二者的替代效应;当使用机械的效益>使用人畜力效益时,人们才会决定用机械代替人畜力。当前我国大力推动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长年务工者2.6亿人,季节性打工者约8000万人,农民收入中约50%—70%来自于农外,这种收入构成的变化,吸收了农村约61%的闲置劳动力。随着二三产业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趋势不可逆转,这为农业的规模化、机械化家庭农场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农机化发展提供了更大空间。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农机化一是要加快重点地区机械化进程;二是要促进农机农艺协调发展;三是推进农机服务组织建设和社会化服务;四是要加强实用人才培养;五是要加强技术推广;六是强化农机安全监督管理;从而全面提升农机化公共服务能力,促进其发展。

四、农机化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这是市场经济规律决定了的。农机化也概莫能外,高效益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农机化相对于社会其它经济活动来说又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是由其服务的产业决定的。农业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紧密交织的产业,受自然资源、环境、气候等条件的强制约,这就决定了农业即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提供的产品必须能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同时由于农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难以改变弱势产业的地位,这就是国家对于农业发展必须肩负的责任。由于农机化是为农业服务的,农业的弱势地位决定了为其服务的农机化的弱势。为了改变这种弱势,国家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以保持农机化的发展与农业发展需求相协调。通过政府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使农机化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高度统一,使农机化投资经营者获得与其它投资者相同或略高的经营回报。从理论上说,当农机投资者获得与社会其它投资者(边际收益率或叫社会投资平均利润率)相当的收益时,这个行业将处于稳定状态;当这种投资的边际收益率高于社会平均收益时,这个行业才会快速发展。目前农机化历史积淀的投入欠帐较多,制约了农业产业提升。因此,我国出台了《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及一系列扶持政策,并保证其有效实施,目的在于保持农机化更好发展。

五、农机与农艺的关系

要迅速提高农机化水平,就要保持农艺的相对稳定;否则与农艺相适应的农机具研制成功,用了很高的投入,而农艺已发生了变化,这种投入就成了无效投入,农机化永远赶不上农艺变化的“节奏”。我国几十年的农机化实践已证明了这一点,20102018年国务院《意见》也对此作出了肯定,提出要“促进农机农艺协调发展”。目前我国农机具配置已达一定水平,而机械化水平并没有达到相关国家相同配置时的水平,原因盖出于此。因此农业生产的标准化,首先必须实现农艺的标准化。把被实践证明是成功的农艺措施固定下来,这样农机化的问题才好办一些。

过去我们一味强调农机要与农艺相适应,这是一个误区。实际上应该是相互适应与相互协调的关系。我们要把先进的农艺技术固定下来,使农业实现标准化生产,在这一基础上来解决农机化的问题。一种新农艺的推出,要看是否与农机相配套;除非这种农艺的变革是划时代的进步,其产出大大高于研制相关机械和购置相关机具的投入,否则我们宁愿放弃之。近些年,我们用这种思路来解决农机与农艺相配套的问题,我们的机具研制就可以因此得到“简化”与加速,农机装备的购置费用可以大大节约。另一方面,我们要着力解决农机具作业功能单一的问题,使之有多种功能,一次下田可以完成多种作业,从而简化机具配置与节约投资,建设节约型农机化体系。要大力开发生产复式作业机具、保护性耕作机械、一机多功能的机械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机械,要不断提高农机具的智能化水平,实现节本降耗、增产增收之目的。

六、农机经营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

我国地域辽阔,在广大地区存在着生产的同一性和时间上的季节差异性,以及从东到西、由南到北农机作业的时间差。同一种作物(如水稻),双季稻产区从5月下旬开始收获,稻麦轮作区从9月初开始收获,北方稻区从10月初开始收获,南方稻区晚稻要收到12月份。这样算起来,一台机械如果组织得当,一年的作业季约为7个多月。如果合理组织、科学调度、跨区作业,相当于一台机械要发挥6—7台机械的投资使用效益,这是我国目前资金不足情况下求之不得的。再如水稻工厂化育秧、机械化插秧,玉米生产,农产品烘干,农田基本建设等等领域,都是这样,“你方唱罢我登场”,商机多多。当然这存在着一个合理组织与调度问题,一家一户的农机经营显然是做不到的,必须把分散的农机组织起来。这种全国性大范围流动作业,就要借鉴跨区机收的经验。

具体来说,一是要大力培育农机经营者企业家队伍;二是要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引入现代企业制度,在市场机制和利益机制的共同作用下,遵照自愿原则,整合农机存量资产,实现农机经营使用的企业化、公司化、集团化、产业化;三是要大力培育农机经纪人队伍,使之成为农机经营与农户使用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并从中取得合法收入;四是要大力扶持农机使用者协会、各种农机专业协会等民间组织的发展,让其承担行业自律与自我服务职能,维护自身利益;五是要极积培育农机服务市场,并使之健康发展和规范化成长。农机经营者如果实现了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目标,我国农机化发展将进入划时代的高速发展时期,农机化中一些现存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浅论农机化十大关系(下)

浅论农机化十大关系(下)

七、农机化内外部关系

农机化系统内部如科研、生产、销售、使用、维修形成生产系统;管理、监理、推广、培训等形成管理服务系统;农机经营使用形成社会化服务系统。三大系统的共同作用,形成了农机化整体,保证了农机化的有序发展。而农机化与社会经济、农村经济、农村生产等形成客观的相关联的外部系统,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农机化社会经济环境。内部系统的合理整合与高效运转,可以保证农机化健康发展;而外部系统则要为农机化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这是农机化发展的社会条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系统内部要通过投入引导,行政指导等手段促进行业发展;而外部则通过投资政策、税费政策、利率政策、宏观调控等方式引导农机化走向。就目前而言,国家采取了诸如购机补贴、减免税、降低或取消一些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优惠的信贷政策等,目的是促进农机化发展,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能力,以支撑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落实科学发展目标,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因此,目前我国农机化正处在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国务院两个《意见》正是基于这一共识,把农机化和农机工业统筹安排。农机化系统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加快发展,以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八、农机化与法制建设的关系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要求,也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体制保障。在社会主义国家,法制是人民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其有效实施的集中体现,它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农机化作为一种社会经济活动,必须由法律来规范。把由此形成的重要法律关系固定下来,才能保证其健康发展。基于这一思路,近几年我国农机化立法步伐明显加快。《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体现了对农机化发展依法促进的立法精神,使我国农机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从立法来说,这部法律相当于农机化的“母法”,农机化方面还有很多事情要靠立法来明确。如农机监理、管理、培训、推广、服务、维修、市场建设、行业规范等,都要以《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为基础。因此,国家出台了《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修订了《农业机械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农业农村修订、完善了多个规章,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农机化法律体系。今后的任务,一是要加强农机行政执法,保障农机化安全、协调、健康发展;二是要进一步完善农机法制,建立农机报废更新制度,促进新机具的推广应用;三是要加大农机普法力度,使法制成为人们的共识;四是要加强与公安交警的协调和沟通,解决好目前农机监理的突出问题。

九、农机化与乡村振兴的关系

“十四五”时期,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重点难点在“三农”,迫切需要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弱项,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潜力后劲在“三农”,迫切需要扩大农村需求,畅通城乡经济循环;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基础支撑在“三农”,迫切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农业机械化是乡村振兴的推动力,农机战线的全体同仁,务必要提高政治站位,以饱满的热情加速农机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目标的早日实现。

乡村振兴,对农机化来说,就如行动号角。回顾过去,我国农机化综合水平超过72%,在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中发挥了科技支撑作用。农机化生产力大大提高,为粮食总产达6.7亿吨,农民人均收入(2019)16021元,同比增长9.6%,做出了5000万农机人应有的担当。展望末来,我们心潮澎湃,全面机械化已经在路上。

一是做好6项重点工作。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提高农机装备自主研制能力;支持高端智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研发制造;加大购置补贴力度;开展农机作业补贴。

二是推动种养加协调发展农业比较效益低,除了家庭经营规模小的强制约因素外,粮、经、饲分离,种养业缺乏融合,农产品加工业成为“短板”,制约了农业效益的提高,使农业资源利用率不高,也是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迅猛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使农业实现“生产”(第一产业),加工工业(第二产业),销售(第三产业)的三产融合,迎接宏观经济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拉长产业链来分享农产品加工、销售红利,继续提高农民收入。

要实现种、养、加结合,关键还要看农机化给不给力。受农时季节的影响和农业劳务日值的成数10倍提高,把秸秆“变”成饲料,用于养畜,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有了农机化支撑,这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就能办好。据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机械化秸秆综合利用实践看,一亩秸秆的收储价值是300元以上;用于养畜,年均可产生经济效益近10亿元;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如生产沼气),生态效益也很可观。南郑区农作物综合播种面积约120万亩,仅秸秆收储就有3.6亿元的增收,秸秆综合利用价值则相当于目前农业总产出的40%多。即实现农民增收,又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了我们的碧水蓝天,也对实现“两大目标”贡献了农机人的力量,是多赢局面。因此,我们应在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上大做文章,把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农民增收优势。同时,要加速农产品加工工业发展,为“两大目标”的实现提供源头活水。

三是推动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乡村振兴,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是基础。这看起来有些高大上,但通俗地说,就是“大”:指生产经营者的规模要适度大起来。规模化生产,农产品的标准化、规格化、绿色化、有机化才能实现。要根据本地的资源秉赋,来发展自已的特色农业,形成较大地域的比较优势。加工产业的龙头企业要大,要能够消化全部的商品化农产品。农产品贸易要大,面对国内外大市场,搭建贸易大平台,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大竞争。形成一个农产品从生产到加工、销售的产业链。多个产业的培育与壮大,形成农业以基地化、订单化生产,用工业化方式加工,用市场化方式贸易的产业集群。

具体讲,农产品生产要基地化标准化规模化。国内外实践证明,各国都要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积极培育和发展壮大农业优势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并把这种优势转化为贸易优势和经济优势,成为推动农民增加收入的强大动力。而这种产业优势的形成,必须靠农机化技撑。

加入WTO17年来,我国在畜牧、水产、疏菜、花卉、中药材、食用菌、水果、茶叶等方面,由于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劳动力价格低廉而具很强的竞争优势,但这种优势并没有完全转化为贸易优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机化服务“短板”与“空白”并存。作为农机化工作者,要引导农民苦练内功。要依托科技装备优势,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技术水平;推动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提高我农机产业服务能力,把产业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在国际化中立于不败之地。

十、农机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农机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科技支撑,没有农业的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只有首先实现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才有可靠的基础和保障。美国上世纪40年代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并以此为支撑,经过40年努力于80年代实现了农业现代化。日本上世纪50年代出台了《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为购机农民提供购机及用油补贴等一系列补贴政策,加快了农机化发展,到80年代就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现已进入农业现代化的高级阶段。英、德、法等国也有类似的经历。高度发达的农业机械化,大大加速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使农业成为具有很强竞争力的产业。

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生产规模化、农产品标准化规格化、农业经营产业化,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为人类健康生存贡献突出,农业工程技术、生物技术、智能化技术、管理技术融为一体,使农业成为高效、生态、安全的产业。可见,农业现代化各主要标志都离不开农业机械化的支撑。把现代文明成果应用于农业生产,农业机械是载体。没有这个载体,靠手工劳动,大量消耗活劳动,就谈不上农产品标准化规格化生产,农业经营产业化就无法实现。美国工程院把“农业机械化”评为20世纪最杰出的十大工程技术成就之一,就因为它改变了整个农业以至社会的面貌。而农业工程技术的核心是农业机械化。因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19个中央1号文件,强调要“加快农业机械化。充分发挥农业机械集成技术、节本增效、推动规模经营的重要作用,不断拓展农机作业领域,提高农机服务水平。着力解决水稻机插和玉米、油菜、甘蔗、棉花机收等突出难题,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畜牧水产养殖等机械装备,探索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积极推广精量播种、化肥深施、保护性耕作等技术。加强农机关键零部件和重点产品研发,支持农机工业技术改造,提高产品适用性、便捷性、安全性。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鼓励种养大户、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购置大中型农机具。落实支持农机化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推动农机服务市场化和产业化。切实加强农机售后服务和农机安全监理工作。

十一、结论

综上所述,发展农机化可以大大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加速乡村振兴,实现农村产业升级,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加速我国现代化。农机化作为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与社会各方面都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们必须用城乡统筹、科学发展、系统工程的思路来正确处理农机化内外部各种关系,创造有利于农机化发展的和谐的社会经济环境;同时加强行业的行政指导与投入引导,不断提高农机化组织程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此来推动农机经营使用效益的提高,以存量吸引增量,加快发展;要加强农机化法制建设和政策理论研究,把被实践证明是成功的管理与运行模式用法律和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以获得稳定的发展机制;要重视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农机化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用改革与科学发展的观念来处理这些问题;及时提出政策性建议,供有关决策参考;整合现有管理力量,突出促进与服务,促进农机化快速发展,为农业现代化提供科技支撑,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机化将大有可为,我们的事业将大有可为。让我们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意见》,正确处理农机化发展中的十大关系,再铸农机事业新辉煌。唯如此,才能无愧于我们所从事的事业!

标签:农机   农业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67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