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保护修复治理黑土地(科学储粮 减损增收 白城市开展“地趴粮”专项整治)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科学保护修复治理黑土地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科学储粮 减损增收 白城市开展“地趴粮”专项整治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科学保护修复治理黑土地 ♂
科学保护修复治理黑土地?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根本,保护耕地就是保护粮食生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黑土地保护工程。当前,我国耕地资源相对不足,新发展格局下,如何保护性开发利用并提升耕地质量,成为亟待解决的农业发展问题之一。
?
资料图
?
粮安天下,耕保为先。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破解耕地问题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核心内容。尽管多年来我们采取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二三产业快速发展,优质耕地持续减少的趋势难以根本扭转。同时,由于多年来的耕地高强度利用,导致全国性土壤酸化加剧、华北地下水下降、长江中下游平原土壤重金属污染加重、西北地区农膜白色污染扩展等问题频发,质量退化日益成为掣肘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甚至危及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问题。作为“中国粮仓”的东北地区,其黑土地变薄、变瘦、变硬的问题更是不容小觑。
但是,对于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其保护开发工作中还存在概念不详、底数不清、现状不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黑土地保护战略的精准施策。当前,亟需明确黑土地概念,开展黑土地资源调查和专题监测,查清资源家底,密切跟踪其动态变化,为我国制定黑土地保护、修复和治理战略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
精准施策需要精准调查
黑土概念界定不明。我国黑土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该地区地貌类型多样,土壤资源较丰富,但是不同的土壤分类标准关于黑土定义的侧重点不同,黑土的概念及其分布范围存在较大争议。目前缺乏统一的黑土分类标准。现有关于黑土的分类有五个体系:全国第一次土壤普查应用分类、第二次土壤普查应用的发生分类、国际土壤学会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及国际土壤参比中心制定的世界土壤资源参比基础的分类、美国土壤系统分类、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根据不同的土壤分类体系和分类标准开展的调查工作,其调查对象及其精度要求明显不一致。并且,不同的学者根据其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采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划分黑土的类型,给出不同的黑土概念和范围边界,导致黑土地面积分布成果出现较大差异,大大降低了黑土地相关统计数据的可应用性。
黑土地资源底数不清。黑土地是“耕地中的大熊猫”,明确是指耕地资源。而耕地资源数据调查归属自然资源部,该种调查侧重于依据土地利用现状确定分类,即连续三年种植粮食作物即视为耕地。但是,这种耕地包括了黑土、黑钙土、风沙土等多种土壤类型,并且在资源调查中,缺乏对黑土土壤的调查,导致了东北黑土地的底数不清。目前已开展的两次土地调查和一次国土调查工作,均未针对黑土地资源开展过专项调查和相关专题研究,也未专门针对黑土地面积和分布数据展开过专门统计和建库分析。现有土壤数据多是30年前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精度低、信息不全,且与实际情况差别较大。
黑土地资源退化程度不详。近年来,有关黑土地变薄、变瘦、变硬等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但是退化程度如何?究竟瘦了多少?变得多硬?具体趋势怎样?这些问题都缺少确切的答案。在黑土资源利用方面,缺少对黑土资源状况及其演变趋势的持续、大面积跟踪监测,黑土质量保护、退化硬化及生态恶化等状况没有得到及时阻止与有效治理。
调查数据需要统一规范
近年来,中央财政通过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补助等项目资金,不断加大黑土地保护支持力度,持续推进东北地区发展保护性耕作。据统计,2015年至2020年,中央累计安排支持东北地区实施保护性耕作资金47亿元。保护性耕作实施5年来成效显著,保护性耕作面积大幅增加。据《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年鉴》数据,从2008年到2016年,黑、吉、辽三省保护性耕作面积由917万亩发展到5169万亩,增长464%;黑土地变薄、变瘦的趋势得到了一定程度控制,据内蒙古等地长期监测数据,地表径流量平均减少60%,土壤流失减少80%,黑土地土壤表层蓄水能力和供水能力得到恢复和提高。
针对我国黑土地资源数量、质量、生态、退化、分布等情况和问题,相关部门积极响应,开展了黑土地调查相关系列工作。
原国土资源部依托1984年和2007年两次国土资源调查,建立起了高精度黑土地资源调查数据库;2016年启动了东北黑土地1∶250000和典型地区1∶50000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在黑土地退化严重地区,开展高精度土地质量调查和生态功能评价。2020年自然资源部组织开展了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耕地资源质量分类工作,在沿用各部门已有数据基础上,重点补充了耕地生态环境和土壤条件相关的实地调查。
原农业部分别于1958年和1979年开展过两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通过采样化验和挖掘土壤剖面,获取土壤属性信息和指标数据,建立了东北地区土壤数据库;2013年至2015年间,在东北黑土区开展耕地质量评价工作,在黑土地保护范围内建立了276个国家级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采集土样近2万个;2015年开始,在东北地区17个县(市)开展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建立了170多个标准化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
2005年水利部联合相关科研单位开展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在东北黑土区进行了水土流失调查;2015年起,开展水土流失影响因子及土壤流失量等常年持续性观测,强化水土保持动态监测与预警;2018年起,采用卫星遥感技术结合野外现场调查,开展全国水土流失年度动态监测。
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原环境保护部于2005年至2013年开展了全国首次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通过化验分析了土壤元素全量、有机污染物和部分土壤理化性质等指标,揭示了黑土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2011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开展年度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工作,到2017年初步建成了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
尽管相关部门和有关科研单位在东北地区围绕黑土地的土壤类型、质量、退化和污染等做了一些调查与监测工作,但是跟黑土地战略保护需求相比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调查时间跨度大(1979年至2018年),特别是作为黑土地退化、耕地质量评价的基础数据,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距今已经过去40年。二是调查内容不一致,由于不同部门在不同时期基于服务目标的不同开展相关工作,导致调查内容差异较大。三是调查布点差异大,调查布点从一个样点涵盖2000亩(污染元素调查)到10万亩(土壤主剖面)不等。四是调查成图的比例尺跨度很大。五是缺乏统一的基础数据平台。尽管各个部门都将调查成果(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等级、自然资源部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水利部侵蚀调查等)整合建立了各自的数据平台,但是各数据平台的坐标体系、数据内容、数据形式等都不统一。
统筹推进保护与修复治理
作为地球上珍贵又稀有的土壤资源,黑土地是最适宜农耕的土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强东北黑土地保护和地力恢复,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明确黑土地概念,统一黑土分类标准。组织中国科学院、农业科学院及其他科研院所并联合国内外专家,对黑土地概念采用土地利用现状与土壤类型的组合模式进行定义和明确。参考多种黑土分类标准,构建系统、科学、统一的黑土分类标准,对黑土的土壤类型进行明确划分,为开展黑土地资源专项调查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构建黑土地资源专项调查技术标准。借鉴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壤调查等经验与方法,以传统土壤调查技术方法和调查内容为主,辅以遥感、近地光谱等技术,建立黑土地资源调查技术方法;借鉴耕地质量监测、土壤环境监测等经验与方法,针对黑土地地表覆盖多样性和各土壤理化性状指标变化特征的复杂性,分别遴选黑土地质量及其退化的关键指标,并根据各类指标性状设立相应的监测周期、指标阈值;结合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总体方案》,针对黑土地资源条件,确定野外调查样点数量与位置。
三是开展专项调查并绘制黑土地资源“一张图”。运用高分卫星、无人机等成熟的遥感技术,详细调查黑土地土壤类型、利用现状、面积及分布情况,获得全面、准确、权威的黑土地数据,并建立全国统一且唯一的黑土地数据库,形成全国黑土地资源“一张图”。
四是建立黑土地统一大数据平台,监测预警黑土地动态变化。合理选取黑土地监测指标,对黑土地按照面积比例建立监测点位,利用好大数据、云计算以及5G技术,建立全国统一的黑土地动态监测预警网络和大数据平台,对黑土地土壤指标、生态环境、合理利用等情况实施全天候、全覆盖监测;建立全国黑土地质量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划分黑土地质量与生态风险级别,设立黑土地质量与生态风险预警值,构建黑土地动态监测预警机制,对东北地区黑土地的利用现状、质量、生态及变化、发展趋势、风险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测评估和预警管理。
科学储粮 减损增收 白城市开展“地趴粮”专项整治 ♂
科学储粮 减损增收 白城市开展“地趴粮”专项整治记者从白城市发改委获悉,为切实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进一步促进农民科学储粮、减损增收,白城市委、市政府坚决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全面开展“地趴粮”专项整治工作。?
完善工作体系,实现管理网格化。成立由白城市发改委、白城市农业农村局、白城市督查指挥中心组成的“地趴粮”专项整治督导组,深入5个县(市、区)走访调研、交流座谈、听取意见建议,找问题、寻方法、促落实,分阶段督导检查、通报进度,扎实有效地推进全市“地趴粮”专项整治工作。各地进一步查清各村的种植户数、面积、产量等情况,全面掌握“地趴粮”底数的基础上,将工作责任和具体任务延伸到村、细化到户,按照种植面积、产量、储粮方式、包保人员等项目列出清单,逐村形成储粮台账,实行网格化管理,监管并重,为全面消除“地趴粮”奠定牢固基础。?
广泛开展宣传,引导储粮规范化。包保干部走村入户、下沉基层,开展“大走访、大普查、大推广”活动,加大节粮减损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推广普及安全储粮技术知识,充分调动农民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营造爱粮节粮浓厚氛围。通过发传单、放视频、算对比账等方式,广泛宣传“地趴粮”的危害,引导农民改变传统“地趴”储粮习惯,接受科学储粮方式,提前做好各项准备。?
注重分类指导,规范服务标准化。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采用符合实际的安全储粮模式。各地为不同种植规模的农户“量身定制”安全科学的储粮方案。一种是使用PVC网囤粮,一种是通过粮食产后服务体系“五代”服务、开展粮食银行采取随行就市延后结算的方式解决储粮难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划定储粮示范村,发放PVC网。组织技术人员指导并帮助农户按照既定方式栈粮、售粮,针对离地、通风、稳固、拆解、循环使用等各个环节传授技术,为农户安全储粮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让种粮农户省心省力,切实帮助农民实现减损增效。?
科学储粮 节粮减损 梨树县全力整治“地趴粮” ♂
科学储粮 节粮减损 梨树县全力整治“地趴粮”5月30日,随着最后一辆运粮车装满了玉米,吉林省梨树县孟家岭镇潘家沟村村民刘学伟家的23万斤玉米都卖掉了,一座座黄灿灿的立体化储粮装具,都变得空荡荡了。这些“跨冬”的玉米储存完好,丝毫没有受到雨雪的影响,每斤玉米比春节前后的“冬粮”价格高出0.2元,增收近3万元,刘学伟是实实在在地体验了一回玉米上“栈子”的好处。?
为降低粮食在存储环节产生的损失浪费,梨树县牢固树立“减损就是增产”的工作理念,以“地趴粮”整治为重点,以“乡村安全储粮”行动为抓手,推广科学储粮,促进农户庭院储粮安全,夯实粮食安全基础基石。为彻底消灭“地趴粮”,潘家沟村结合村内实际,对所有的种粮农户建档立卡,摸准摸清各家各户玉米种植面积、预估产量、拟采取储粮方式、预计售粮时间等信息,保证推进过程可溯、推进举措可行、推进成效可控。?
2022年是一个丰收年,潘家沟村的玉米1公顷大约增产2000斤,这导致有的农户原有玉米栈子储存不了多收获的粮食,村民就出现了“就地随放”的想法。“为了搭建立体储粮仓,村里协调了钢管、铁网,给农户发放,解决了这一部分‘栈’不起来的玉米。”潘家沟村党支部书记刘向平说,全村立体储粮与“地趴粮”相比,1公顷土地能减少损耗500斤以上。?
梨树县强力推动“集中储粮点”建设,结合乡村安全储粮示范建设,采取无偿使用的方式,有效解决百姓庭院无处存放、个人投入大、劳动力不足等问题。在梨树县沈洋镇前太平村村部的闲置空地上,一座座钢架结构的储粮仓摆放整齐,和潘家沟村不同的是,前太平村利用村部闲置土地,集中搭建了立体储粮设施,场地内还配备了传送机、铲车等整理设备,有效解决了部分农户庭院面积不足、劳动力不足的实际问题。2022年,前太平村集中储粮点代储粮食509吨,帮助12户农户解决储粮问题,全村安全储粮率达到100%,减少“地趴粮”损耗约75吨,增收约18万元。?
此外,梨树县还发挥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功能,开展“延期结算”等业务,执行点价结算,实现由“存粮在家”到“存粮在库”。农户将粮食存入产后服务中心,可根据市场行情随时点价,直接卖给储粮企业,也可在需要的时候取出。减少中间的运输环节,确保储粮安全,把损耗降下来,让收入涨上去。?
2022年梨树县积极筹措2000万元,作为“地趴粮”问题专项整治配套资金,对农户自建玉米栈子、科学储粮装具给予不同程度的补贴。截至2022年底,梨树县累计搭建各类储粮装具54万套,新增储粮装具43万套,占比80%,实现消除“地趴粮”90%以上。?
减少粮食损耗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科学储粮、节粮减损,相当于增加粮食有效供给的一块“无形良田”,成为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的重要着力点。?
科学减损 颗粒归仓 ♂
科学减损 颗粒归仓?“过去人工收割、石碾子脱粒、扬场,粮食不知丢了多少,现在都是机械化,浪费少多了!”江苏省关庙镇卓水河社区农民张成林说。“可不是,今年收稻子,合作社请了收割机来,粮食损耗率从以前的3%降到了1%左右。”社区种植大户刘新洪难掩笑意,“别小看这2%,一亩地少撒20斤,4000亩地就是8万斤,那是多大的产量啊!”
当前玉米和水稻的机收率分别为79%和94%,机收是秋粮收获的主要方式。今年秋收,各地积极在机收减损上挖潜力,促增产。今年3.7亿亩秋收水稻和超过6亿亩玉米能够颗粒归仓,机收减损,功不可没。
为何要重视减损?
“师傅,不光要收得快,还要损失少啊!”这是今年机手在为农户作业时常听到的一句话。
为何机收减损意识如此深入人心?为何以前要“增”,现在不仅要“增”,还要提“减”?这是因为大家看到了机收减损在保障粮食安全上所释放出的巨大潜力。虽然目前我国机收损失控制水平并不低,但仍然有进步的空间。比如,如能把秋粮机收损失率降低一个百分点,秋粮将至少挽回70亿斤损耗,相当于国人的饭碗中多了70亿斤粮。特别是在当今耕地资源有限,增加播种面积困难的情况下,降低机收损耗就是增加粮食产量,就是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往左一点,再往左一点。”湖南省益阳市农机事务中心水稻机收减损工作专班技术员谭斌一手拿着卷尺,一手打着手势。“停!好!”一个长0.5米、宽2.2米的稻谷损失框就搭建起来了。
工作专班的技术人员首先细心地清理了损失框中水稻割茬上的碎草,然后小心翼翼地捡拾着地面上或碎草中的稻谷,一粒都不放过。经过认真计算、仔细核算,结果显示,水稻机收损失率仅为1.01%,比2.8%的标准线还要少近2个百分点。“按这个损失率算的话,今年我们合作社共种植早稻2000多亩,能捡回不少粮食!”桃江县山海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高瑜高兴地说。
以前,每到丰收时节,人们会到割过稻谷的田里拾稻穗。如今,这一场景早已成为历史。机收不仅损失率低,其效率之高也远超人工收割。
秦巴山区腹地的稻子黄了,农田里各类农机来回穿梭。“半天不到,全部收完!”四川省通江县文笔村农民赵荣泽说,“这要是以前,3亩水稻,人工收割得十多个人。”机械化不仅大大缩短了收割时间,还能避免因天气等原因造成的损失。“人手跟不上,夜间稻谷就可能被雨淋,影响收成。”赵荣泽说,现在不仅收得快,农机驾驶员还可以根据水稻高度、成熟度调整收割机的割台高度、收割速度,减少损失。
为了提高秋粮机收减损效率,农业农村部要求将机收减损作为粮食生产机械化主要工作常抓不懈,并召开全国秋粮机收减损工作动员部署视频会,要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千方百计减少秋粮机收环节损失。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在秋收期间派出5个指导组,赴全国5个片区指导机收减损,层层传导压力,强化责任落实。
如何才能有效减损?
机收减损要想取得实质进展,科学减损是核心。一方面,要选对时机。比如水稻的最佳收获期是蜡熟期或完熟前期,此时作物含水率约15%-25%,收获时损失最少。收获过早易造成夹带损失,过晚则会加大落粒损耗。另一方面,性能优良的农机加上熟练操作的机手,才能有效避免漏割、堵草、“跑粮”等情况。
8月底,北大荒农垦集团江川农场有限公司水稻开始收割,公司副总经理武玉刚说:“江川农场处于第二积温带,采用松花江江水灌溉、水温较高,加之今年夏季持续高温,水稻成熟期提前一周以上。我们采取割晒拾禾的收获方式,可以在水稻适宜熟期、食味值最高时抢先割晒,割倒之后在田间自然晾晒,能最大限度地保持水稻优质食味,降低损耗率。”
机手的技术水平和职业精神则直接决定了收获作业质量。“三分机器、七分使用”,经验丰富的农机手在作业过程中有很多小窍门。“成熟透站立着的水稻,收割时,可以先将拨禾轮转速调低,减少对稻子的打击次数,降低粮损。还要记住高作物拨禾轮向前调,矮作物向后调。”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草涛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吴草涛说。
此外,为了让机手们在“实战演练”中掌握减损的诀窍,“以赛促训”,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一场“看谁更少”的赛事在广袤田野上热火朝天地展开。据统计,仅湖南全省各级组织的机收减损比武竞赛活动就近100场,参赛农机手1500人,全面提高了机手的收获技能和作业能力。
供应充足的优质农机,则是机收减损的可靠保障。步入吉林省梨树县八里庙村卢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大院,一排排现代化的农机具很是气派。“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如今都成了种田的好帮手,我们穿着皮鞋就能把田种了。”合作社理事长卢伟介绍,合作社的各类农机具已从最初的1台(套)发展到60台(套),其中100马力以上的大型农机具20台(套),覆盖耕、种、防、收各个环节。
据悉,为了做好“机收减损”工作,9月初,吉林省农业农村厅线上开展了全省主要粮食作物机收减损技术培训,并提醒广大农机合作社、农机手和农机户,收获前提前做好机具保养,尤其注意调整割台、摘穗装置、粉碎装置等关键部位,确保机具作业时处于最佳状态。还要备足、备好田间作业常用工具、零配件,尤其是易损零配件等,以便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排除。
机收减损,还需要借助互联网发挥农机信息化、智能化优势。新农机的不断升级,推进收割机等农用机械朝着精细化方向发展,从源头减少浪费。
记者了解到,湖北省武汉市今年共投入1000万元,开展智能农机示范项目和市级农机购置补贴,积极推进农机化生产与物联网、遥感、北斗等高新技术融合试验。武汉港湾永旺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引进智能农机,全面升级水稻生产耕种收管农机装备,多种新型农机在大幅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时,还极大提高了作业效率、减少了机收损耗、增加了农业收益。
“使用智能农机设备以后,仅无人机水稻飞播一项,就可为合作社节省人工成本70%、节种10%以上。”合作社理事长胡丹说,购置的智能拖拉机和插秧机相较传统农机,作业效率可提高20%和50%。智能收割机采用向心回转路线自动收获,抛洒率较传统的收割机下降5%到10%。
此外,突发气象灾害造成粮食作物倒伏、土地泥泞、成熟期变化等情况以及“小散偏”地块条件,都是影响机收损失率的重要因素。今年各地积极加强农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增加应急抢收装备和应急服务供给,探索建立应急作业服务队,补齐应急救灾能力短板。
“这两天下雨,玉米用原先的收获机割不出来,幸亏有这种履带式的收获机,不然就得人工背玉米了!”山东省菏泽市李楼村村民张振书说。张振书今年种了6亩玉米,持续降雨后,农田进入泥泞状态,普通的收获机无法进地收获。就在他发愁时,乐恒种植专业合作社购进了一批履带式玉米收获机,6亩玉米很快就收获完毕,解决了他的一块心病。
今年该市平均降水量较历年同期偏多,市委、市政府形成市、县区、乡镇、村工作合力,积极组织排水抢收,最大限度降低损失的同时,还积极做好应急指导。农业农村部门、气象、应急管理、水务等多部门协同配合,及时发布预警信息20余次,制定农业重特大自然灾害抗灾救灾应急预案。同时,市、县、乡三级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农技人员4500余人次,深入受灾一线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广泛发动基层干部群众清理疏通田间沟渠排水系统开展自救,同时加强物资保障,各地积极调运排水、挖掘、收割等机械开展作业,并提早谋划秋种工作。
光机收环节减损就够了吗?
实际上,如果我们把粮食损失这一问题放到整个生产供应链条上来看,粮食从田间到餐桌的这一旅程,生产、运输、储存、加工、消费各个环节都会造成损失浪费。而且原因复杂,涉及范围广泛,既涉及农户、企业、消费者等多主体,还涉及公共部门和社会组织;既涉及设施装备技术,又涉及思想观念传统,因此,必须从全链条、全环节、全要素发力,持续推进粮食减损。
江苏宿迁市卓水河社区种植大户刘新洪不仅满意高效的机械化收割,还对给力的运输和烘干赞不绝口。“合作社配备了两台大型烘干设备,建起了1300平方米硬化晒场和200平方米储存用房。稻子打下来,封闭式运输到烘干厂房,再也不用‘看天收割’了!”
如何利用科技手段改善粮食储存质量、最大化地节粮减损是当下须继续解决的问题。在宿迁市宿豫区来龙粮库,工作人员叶增林正盯着电脑屏幕查看粮库温度。“通过科技储粮减少损耗,延缓陈化,才能确保每颗粮食的安全。”该区运用储粮新技术,对全区24.5万吨在库存粮采用机械通风、环流熏蒸、电子测温、谷物冷却“四合一”科学手段,实现“绿色、生态、智能、高效”的生态储粮,保障粮食品质。
提高粮食的深加工利用率已经成为我国粮食产后减损战略中的重要部分。“以前大米仅抛光就得抛好几次,碎米率高,还浪费。现在我们按照标准,工序从以前十多道减少到五六道,剥出来的颗粒几乎都是整的,碎米率大幅减少。”宿迁市明微米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培冉说。
涓滴细流汇江海。“三秋”期间,全国各地大力推进全链条节粮减损,为丰收献礼。在农户储粮环节,引导农户使用科学储粮及烘干整理装备,粮食损失可降低至2%以下;在粮食收购环节,各地建设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开展“中国好粮油”行动,促进粮食提质进档;在加工环节,推广适度加工技术,大大减少了粮食损失和能源消耗。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72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