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市给“三夏”农机跨区作业机手的一封信(莱州市综合施策全力保障粮食稳产提质)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莱州市给“三夏”农机跨区作业机手的一封信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莱州市综合施策全力保障粮食稳产提质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莱州市给“三夏”农机跨区作业机手的一封信 ♂
莱州市给“三夏”农机跨区作业机手的一封信当前,“三夏”农机跨区作业即将全面展开。
为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农机跨区作业工作,莱州市农机主管部门认真落实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等6部门印发的《山东省农机跨区作业应急处理预案》,为广大跨区作业的机手发放了一封信,信中对如何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农机跨区作业工作做出明确要求。
疫情防控和跨区作业要“两手抓”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全国所有县域均调整为低风险,很多地方疫情防控响应级别由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Ⅱ级响应调整为Ⅲ级响应。但我国外防输入压力仍然较大,国内疫情反弹风险依然存在。
农机跨区作业作为“三夏”农业生产特别是确保小麦丰产丰收的关键措施,机械量大面广、人员流动性强、作业持续时间长,人员流动和聚集易带来疫情反弹风险。
为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与小麦跨区作业工作,莱州市农机部门成立了农机跨区作业应急指挥部。
一方面,动员有关农机跨区作业组织和个人、中介机构,做好人员培训、机具准备和检修、维修配件供应等,确保农机具和机手以良好的状态投入跨区作业当中。
另一方面,做到日常动态信息随时掌握,人员与车辆调度做好报备。遇到问题及时发现、快速处置,人员与车辆动态信息精准管控、救治防控常态有效,确保疫情防控和农机跨区作业不出任何纰漏。
组织管理和指导服务要“两不忘”
1. 加强组织管理
依据农业农村部《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管理办法》,跨区作业中介服务组织应向莱州市农机化主管部门备案,参加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的机主要到市农机化主管部门申领《联合收割机插秧机跨区作业证》(以下简称《作业证》)。
发放过程中,要对参加跨区作业的机手、机车和作业路线逐一统计、登记造册。不得对没有参加跨区作业队的联合收割机发放《作业证》,严禁涂改、转借、伪造和倒卖《作业证》。
要加强信息服务,坚持昼夜值班,公布热线电话,搞好接机服务,实行日报制度,及时发布信息,引导作业机车有序转移。
农机跨区作业应急指挥部制定农机跨区作业应急预案,提醒广大机手密切关注疫情和天气等变化,及时应急处置,确保跨区作业安全有序进行。
2. 及时做好防护指导服务
会同卫生健康部门,加强对外出跨区作业机手进行防疫常识培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切实注意保持良好卫生和健康习惯。
2020年,各类通行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均依托ETC系统实现。《作业证》信息需在ETC系统预约通行,因此外出作业的机手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提醒机手出发前带足防护口罩、防护作业服、换洗衣物、洗涤用品和酒精喷雾、防疫药品、消毒药品等必备物品;外出作业期间,做到出门必戴口罩、每日必测体温,勤洗手、勤换衣、勤消毒,不扎堆、不聚餐、不掉队,切实提升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分类分区防疫措施要“两头管”
出省作业机手,在出发前要详细咨询目的地疫情防控相关规定,申领山东健康通行码,并严格执行当地疫情防控规定。
出省期间,若出现发热、咳嗽、呕吐、腹泻等异常症状,要第一时间联系当地卫生健康部门。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及时向疫情防控机构报告。
返回后,要第一时间到当地社区(村居)报到,按联防联控有关要求进行处置。
对外省到莱州作业机手,市农机化主管部门要按照莱州市疫情防控有关规定,到固定的定点接待场所,进行妥善接待安置,配合疫情防控组织做好人员登记、体温检测、健康通行码模块转换等服务工作,并做好转移路径追踪和信息记录。
对低风险省份到莱州人员,持绿码一律通行;对4类人群(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及上述人员密切接触者)、发热门诊患者,应及时报告当地卫生健康部门,按规定进行核酸检测。
对参加省内跨区作业机手,按照《全面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方案》和当地联防联控有关要求进行处置。对从疫情重点地区入莱返莱机手,配合卫生健康部门,按规定严格排查登记和健康检测,进行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严防疫情输入。
莱州市综合施策全力保障粮食稳产提质 ♂
莱州市综合施策全力保障粮食稳产提质粮稳,天下安。保障粮食安全是“三农”领域的首要硬任务。今年以来,莱州聚焦全力稳定粮食生产、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在关键领域、重点环节上谋创新、求突破、出实招、下实功,奋力创造莱州经验、打造莱州模式。央视《新闻联播》、《中国乡村之声》和大众日报等国内多家大型媒体平台共刊发报道莱州经验做法近30次。6月21日,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组织专家组对莱州市小麦高产田实打验收,亩产达到896.6公斤,创造山东省小麦单产纪录。
一是深化技术集成,组装配套推广。技术集成推广是稳定粮食生产的根本措施。今年以来,莱州市多措并举,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积极开展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实现深耕深松、氮肥后移、一喷三防、减垄增地、机收减损、水肥一体化和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等配套技术集成推广,形成适宜我市气候特点的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技术模式,依托我市建设完善的农技推广体系,每年组织多次专门针对农技推广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为工作人员授课,全面提升莱州市农技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强农民科技培训,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每年培训涉农人员近20000人次,为全市粮食生产增添人才动力。今年以来,央视《新闻联播》先后3次推广报道莱州市“绿色春耕助推农业提质增效”“土地托管服务”“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等经验做法,《大众日报》《农村大众》等省级媒体先后2次推广我市“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开展成效。
二是引入智慧农机,注入科技动力。农业机械化是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集成技术、节本增效、提质减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今年我市围绕智慧农业建设,融合拖拉机北斗导航无人驾驶技术,广泛应用于土地深耕深松、小麦收获、玉米播种以及农作物机械化植保等各个方面,农机化与信息化的高度融合,为农业生产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眼下在莱州农村,农机作业终端的智慧化场景比比皆是,信息技术与农业“牵手”,给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带来了深刻变革,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了科技动力。今年以来,莱州市智慧农机应用成效、农业机械化发展先后4次被《中国乡村之声》《大众日报》《农村大众》等媒体宣传推广。
三是狠抓病虫防控,保障粮食生产。病虫害综合防控是稳定粮食生产的重要保障。近年来,由于气候多变,小麦条锈病等病虫害发生日益频繁,尤其是今年以来省内多个地市发生小麦条锈病,防控形势紧张。莱州市在综合分析研判小麦条锈病往年发生规律的情况下,提早谋划,自年后便着手准备小麦条锈病防治工作。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进一步提升镇街重视程度;多次下发小麦条锈病查治工作通知及技术指导意见,使工作开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查治关键期,积极指导农户适时防治、群防群治、统防统治,做到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田,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防治,同时,成立7个由分管领导牵头的督查小组,开展全覆盖巡查。开展飞机飞防11万亩,小麦“一喷三防”全覆盖,由于部署到位、防控得当,今年,我市实现小麦条锈病零发生,为夺取夏粮丰收打下坚实基础。《大众日报》《农村大众》和省厅网站先后4次推广报道我市经验做法。
四是整治撂荒耕地,夯实生产基础。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自去年以来,莱州市通过争取项目、引导扶持和综合整治等方式,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用集中连片流转土地经营权和土地集中连片整理的模式,创新开展撂荒地综合整治,将“沉睡”土地变成“活资产”,破解“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莱州市从平整土地和基础设施建设入手,通过集中连片整治和增施有机肥等措施,将一批“巴掌地”整治为整齐的的成片梯田,土壤肥力大幅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大型农业机械得以进地作业,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集中优势政策向整治地块倾斜,结合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实施,围绕整治好的梯田,整修田间路、硬化机耕路、新建蓄水池,田间基础设施优化改善,“巴掌地”一举变为高产良田。集中整治过程中,因将沟边地堰去除、边角耕地整合,可耕作面积增加15%,大幅提高耕地使用效率。自去年以来,莱州市完成撂荒地整治2000余亩,有效促进粮食生产。
五是推动规模经营,加速集约化生产。推动土地规模经营是保障粮食稳产提质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通过强化指导服务、统筹整合资源、争取上级项目等多种措施,莱州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总数快速增长、规模迅速膨胀。截至目前,全市共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959家,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2575家、家庭农场346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8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快速发展,不但促进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同时也推动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截止目前,莱州市土地流转面积达到36.36万亩,粮食生产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根基进一步夯实,为全市粮食稳产提质提供了基础保障。
莱州市花生生产主推五大机械化技术 ♂
莱州市花生生产主推五大机械化技术一、花生生产主要作业环节。花生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是用机械完成花生生产全过程的技术,主要包括耕整地、播种、铺膜、施肥、田间管理、收获等机械化技术。
主要技术路线:种子精选→机械化耕整地→机械化覆膜播种→机械化田间管理(灌溉、植保、施肥)→机械化化联合收获→烘干。
二、花生生产各环节的机械化技术
1、机械化耕整地技术
深耕增产。深耕每3年1次,深耕对花生有明显增产作用,深耕后花生生长健壮,病害少,消灭部分越冬病虫害,缓解春旱作用。耕深要求不浅于20cm,一般沙土涝洼地不宜深耕;土层较厚,土质较好的平原、半山坡土地宜深耕,可深耕30~50cm;山岭旱薄地不宜深耕,以25cm为宜。深耕地块应上翻下松,以防止酸性底土上翻至地表。翻土深度为15~20cm,地表植被应覆盖在10cm耕层以下,覆盖率在95%以上。要求耕深均匀一致,耕后地表平整、无重耕、漏耕。
机械深耕要选用深耕犁和深松机耕深超过25cm时,要求犁体能实现上翻下松,碎土性能良好。深松最好选用全方位深松机,特别是播前深松,可以防止水分蒸发散失,还可以达到改善土壤性状的目的。
2、机械化播种技术
播种深度。要根据墒情、土质、气温灵活掌握,一般机械播种以5cm左右为宜。沙壤土、墒情差的地块可适当深播,但不能深于7cm;土质粘重、墒情好的地块可适当浅播,但不能浅于3cm。
播种密度。花生机械播种为穴播,大花生每亩8000~10000穴,小花生每亩10000~12000穴为宜,每穴2粒。一般情况下,播种早、土壤肥力高、降雨多、地下水位高的地方,或播种中晚熟品种,播种密度要小;播种晚、土壤瘠薄、中后期雨量少、气候干燥、无水利条件的地方,或播种早熟品种,播种密度宜大。
播种作业质量要求。在播种机具的选择上,应尽量选择一次完成施肥、播种、镇压等多道工序的复式播种机。机播要求双粒率在75%以上,穴粒合格率在95%以上,空穴率不大于2%,破碎率小于1.5%。所选膜宽应适合机宽要求。作业时尽量将膜拉直、拉紧,覆土应完全,并同时放下镇压轮进行镇压,使膜尽量贴紧地面。
3、机械化植保技术
(1)病虫害防治。根据植保部门的预测预报,选择适宜的药剂和施药时间。在植保机具选择上,可采用机动喷雾机、背负式喷雾喷粉机、电动喷雾机、农业航空植保等机具。机械化植保作业应符合喷雾机(器)作业质量、喷雾器安全施药技术规范等方面的要求。
(2)化控调节,防徒长倒伏。花生盛花到结荚期,株高超过35cm,有徒长趋势的地块,须采用化学药剂进行控制,防止徒长倒伏。喷洒器械应选择液力雾化喷雾方式。如采用半喂入花生联合收获,还应确保花生秧蔓到收获期保持直立。
4、机械收获技术
收获期。一般当花生植株表现衰老,顶端停止生长,上部叶和茎秆变黄,大部分荚果果壳硬化,网纹清晰,种皮变薄,种仁呈现品种特征时即可收获。收获期要避开雨季。
收获条件。土壤含水率在10%~18%,手搓土壤较松散时,适合花生收获机械作业。土壤含水率过高,无法进行机械化收获;含水率过低且土壤板结时,可适度灌溉补墒,调节土壤含水率后机械化收获。
收获方式选择。应根据当地土壤条件、经济条件和种植模式,选择适宜的机械化收获方式和相应的收获机械。
(1)联合收获。采用联合收获机一次性完成花生挖掘、输送、清土、摘果、清选、集果作业。联合收获机的选择应与播种机匹配,具有省力、省工、省时的特点。自2010年开始,莱州市先后引进了青岛弘盛生产的4HB-2型、4H-2A型和临沐东泰生产的4HBL-2A型花生联合收获机。
半喂入花生联合收获机作业质量要求:总损失率3.5%以下,破碎率1%以下,未摘净率1%以下,裂荚率1.5%以下,含杂率3%以下;无漏油污染,作业后地表较平整、无漏收、无机组对作物碾压、无荚果撒漏。
全喂入花生联合收获机作业质量要求:总损失率5.5%以下,破碎率2%以下,未摘净率2%以下,裂荚率2.5%以下,含杂率5%以下;无漏油污染,作业后地表较平整、无漏收、无机组对作物碾压、无荚果撒漏。
(2)分段式收获。提倡采用花生收获机挖掘、抖土和铺放,捡拾摘果机完成捡拾摘果清选,或人工捡拾、机械摘果清选。在丘陵坡地,可采用花生挖掘机起花生,人工捡拾,机械摘果清选。主要机型为青岛万农达花生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4H-2型花生收获机,该机型适宜与该公司生产的2BFD系列花生覆膜播种机配套使用。
花生收获机作业质量要求:总损失率5%以下,埋果率2%以下,挖掘深度合格率98%以上,破碎果率1%以下,含土率2%以下;无漏油污染,作业后地表较平整、无漏收、无机组对作物碾压、无荚果撒漏。
(3)秧蔓处理。半喂入联合收获机收获后的花生秧蔓,应规则铺放,便于机械化捡拾回收。全喂入联合收获机收获后的花生秧蔓,如做饲料使用,应规则铺放,便于机械化捡拾回收;如还田,应切碎均匀抛撒地表。
5、机械脱壳技术
脱果花生果不要太潮湿,以免影响脱果完整率。机械脱壳时,应根据花生品种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凹版筛孔,合理调整脱粒滚筒与凹版筛的工作间隙,并注意避免喂入量过大,防止花生仁在机器内停留时间过长和挤压强度过大而导致破损。脱壳时花生果不能太湿或太干,太潮湿降低效率,太干则易破碎。冬季脱壳,花生果含水率低于6%时,应均匀喷洒温水,用塑料薄膜覆盖10小时左右,然后在阳光下晾晒1小时左右即可进行脱壳。其他季节用塑料薄膜覆盖6小时左右即可。机械脱壳要求脱净率达98%以上,破碎率不超过5%,清洁度达98%以上,吹出损失率不超过0.2%。
莱州市:3年培训1077名高素质农民 ♂
莱州市:3年培训1077名高素质农民“苹果腐烂病是苹果种植中的一类毁灭性病害,主要发生在结果树的主要枝干和大的枝节上面,也会为害一部分小枝节和树苗。这种病严重时,会造成大量的树木枝叶枯萎坏死。我们可以通过加强肥水管理,控制具体的结果枝,增强整体树势和抵抗能力……”
7月8日上午,莱州市琅琊岭苹果种植基地培训教室内座无虚席,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果茶站高级农艺师曹新芳正在为300多名从事果树种植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进行苹果高效栽培核心技术的讲解。
莱州市农广校负责人李恩明介绍,莱州是苹果种植大市,种植面积达10万多亩。为深入推进苹果高质量发展,培树优秀“乡土人才”,今年4月26日—5月13日,莱州市农广校组织了300多名苹果产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在全市苹果主产区的7个镇街的田间学校,开展了关于苹果树种植管理技术人才的培育工作,这次集中跟踪服务是对前期培训成果的巩固与提升,为农民解决关键季节、关键环节急需的实际问题。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乡村的产业要靠人才去发展,科技要靠人才去创新,乡村振兴的宏图伟业要靠人才去书写。”李恩明说,“精准培训,田间传技,打造名师名课,提高人才实效,造就新时代的专业人才,让‘田秀才’增强辐射能力,有利于激活乡村振兴的人才密码。”
近年来,莱州市紧盯粮食、苹果、大姜、花生、畜禽养殖等五大乡村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坚持围绕产业抓培训、抓好培训促发展,依托农业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农广校等,开展经营管理型、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以及农民土专家等类型的培训,很受欢迎。
上完曹新芳的培训课,学员们又来到果园,分组讨论当下苹果树常见病虫害处理办法及种植管理技术。果树专家陈桂玉以辅导员的身份和学员一对一交流,并对每个学员提出的问题和各自的经验介绍进行点评,补充学员缺乏的知识点。同时,针对果业劳力短缺和老龄化等瓶颈问题,专家还向学员们分享了免套袋苹果种植技术。
“以前总觉得,自己的果园管理水平在十里八村还算数得着,通过这次系统学习才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回村后,我要把学到的先进管理技术传授给大家。有了好技术,我就不信我们的苹果种不好、产业发展不上去?”莱州市朱桥镇苹果种植大户卢京平说。
李恩明告诉记者,3年来,莱州市农广校共培训青年农场主、农业产业领军人才、农业经理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等高素质农民共计1077人。通过高素质农民引领,有效破解了农民科技力量不足的短板。与此同时,通过举办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经营管理等特色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了技术培训和产业发展的无缝接轨,提升了产业发展水平。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72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