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价格因干旱而大幅上涨言之过早(粮食价格持续走低,种粮大户的积极性是否受到影响)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粮食价格因干旱而大幅上涨言之过早(粮食价格持续走低,种粮大户的积极性是否受到影响),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粮食价格因干旱而大幅上涨言之过早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粮食价格持续走低,种粮大户的积极性是否受到影响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粮食价格因干旱而大幅上涨言之过早

2、粮食价格持续走低,种粮大户的积极性是否受到影响

3、粮食价格短期内高位运行 国储能力不容小觑

4、粮食价格走低 土地流转遇冷

粮食价格因干旱而大幅上涨言之过早

粮食价格因干旱而大幅上涨言之过早

  时下一场历史罕见的旱情在考验着中国北方冬小麦产区,一亿多亩农田受到干旱的威胁,受此影响市场上传出了粮食价格尤其是小麦价格上涨的消息,甚至部分地区的面粉价格也不同程度的波动,其实农产品价格涨跌由多种因素组成,粮食价格因旱大幅上涨尚言之过早。

  当前的抗旱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北方8省冬麦区累计完成抗旱浇灌面积1.38亿亩次,超过冬小麦受旱面积的60%,近日仍以每天900万亩的浇灌速度增加,目前受旱区抗旱浇灌面积正在不断增加,预计未来2月下旬受旱冬小麦大部可得到浇灌。当然北方冬小麦受旱程度之重多年少见,作物受旱中黄苗或死苗的重旱面积达4879万亩,占受旱面积的32%,麦苗瘦弱、发育不良、分蘖植株少的问题较为严重。

  显而易见旱灾已经对夏粮产量预期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对目前粮食供需形势并未产生太大的影响。夏粮在我国整个粮食产量中比重比较小,我国粮食产量主要是秋粮,因此即使夏粮有一定的程度的减产也不会造成我国粮食价格大幅上涨。况且对于刚刚度过冬季的冬小麦来说,如果及时采取抗旱措施,对稳定冬小麦产量仍有一定回旋余地。

  另一方面看,2008年我国粮食产量创出新高,其中小麦产量增幅达到2.9%,国内小麦供应较为充足。同时国家掌握大量的粮源,前期通过最低收购价格收购的小麦数量占到国内小麦总产量的40%以上。国际市场上传统小麦产区尚未造成影响,全球小麦供应过剩。从种种因素看,本轮粮食价格波动并不是建立在供需逆转的基础上,幅度将不会很大。

  另外分析价格波动原因,国家今年大幅度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的心理预期在一定程度上是粮食价格上涨主要动力,再就是冬春之际青黄不接之时,也是促成粮食价格上涨的因素之一。还有就是在国家不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保护价的基础上,粮食加工企业的成本不断上升,成品粮价格上涨具有一定的企业行为。

  天气原因一直是粮食市场比较敏感的话题,也是商家炒作的重要依据,市场闻旱而动本无可厚非,但不能囤积居奇、采用不法手段刻意操纵粮食价格波动,国家有关部门应当加大监管、调控力度,确保粮食价格在一个合理的空间波动。在当前齐心抗旱保增长的关键时候,我们应当相信国家在粮食这样战略储备物资上,有应付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更应该理性面对粮食价格正常波动。(记者齐海山)

粮食价格持续走低,种粮大户的积极性是否受到影响

粮食价格持续走低,种粮大户的积极性是否受到影响

近年来,受国内外市场影响,粮食价格尤其是玉米价格持续走低,玉米在收储制度改革后价格几近“腰斩”,影响了种粮农民的积极性。

从长远来看,要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加快土地流转、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是唯一出路。当前,种粮大户的积极性是否受到影响?半月谈记者在农业大省吉林进行了相关调查。

吉林省公主岭市高台子村农民在收获玉米 林宏/摄

2月的东北气温回升,冰雪消融,即将进入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后的首个春耕期。

半月谈记者近日在吉林省梨树县、公主岭市等地调研发现,国家实行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后,当地种粮“大户”与“小户”心态出现分化。一方面,面对一路下行的玉米价格,许多种粮“小户”意识到种地不划算,从而更青睐土地租金、种粮直补和价格补贴等稳定收入,土地流出积极性空前高涨。

另一方面,随着土地流转价格渐趋理性,许多种粮“大户”谋划扩大种植规模,希望通过规模经营来实现“优势叠加”,从而提高收益。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确保“小户”权益,并积极引导“大户”进行土地集中经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成为各方必须着手解决的问题。

“小户”种地不划算

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实行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玉米价格从2014年每斤1.12元、2015年的每斤1元,跌至目前的每斤0.65元左右,几近“腰斩”。

去年,梨树县八里庙村的刘兴春种了自家的土地,现在玉米还堆在屋前。68岁的老刘对自己的投入一清二楚:买种子900元,化肥2600元,雇农机1700元,加上其他开销,总共投入6000元。收获玉米近2万斤,也就值1万多元。

“种地忙碌一年,刨去成本就剩4000元,太不合算了。”刘兴春表示,今年不想种地了,年后已找过几次村里的种粮大户,盘算着把自家的地流转出去。

公主岭市刘房子街道湾沟村的于洋去年种了10公顷地,其中8公顷是从其他农户流入的。“去年遇到风灾,种地投入11万多元,粮食卖了11万元,等于白干一年。还好有国家补贴,留了点利润。”

“按现在的玉米价格,种地确实没意思。”于洋表示,今年不想包地,目前只为自家2公顷土地买了种子。

玉米价格一路走低,使许多种粮“小户”由自己种粮转向流出土地。公主岭市农业局副局长孟繁强介绍说,从历年备春耕情况看,年后半个月种子、化肥等农资的入户率一般都在50%左右,今年只有20%。据此判断,今年土地流转面积会大量增加。

“大户”谋划扩张

2014年,土地流转价格每公顷一般为八九千元,高的突破万元关口。随着玉米价格回归市场,曾经居高不下的土地流转价格也重归理性。

梨树县种粮大户卢伟去年流入180公顷土地种粮,价格是每公顷八九千元。“幸亏自己卖粮是在价格最高点,如果现在卖粮,就会亏本。”今年土地流转价格下降到每公顷3000多元,他对新一年的收益充满信心。

梨树县另一位种粮大户董雅丽介绍,自己去年流入60公顷玉米地,价格为每公顷6000元,今年价格下降到3000元。

据介绍,个别地区甚至出现了“零地租”。农民不要土地流转费,只求大户把地种上玉米,以便自己领取各项涉农补贴。

在许多种粮“小户”决定流出承包地时,不少规模百公顷以上的种粮大户则谋划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目前流转价格打了对折,已到大户包地好时机,我打算多包点儿地来种。” 董雅丽说。

集中经营,实现规模效应

公主岭市刘房子镇石丰村的冯俊是一位“超级”种粮大户。2016年,他在本镇流入土地700公顷,又在邻省承包2000公顷,全部用来种玉米,除去成本,一年净赚1300多万元。

今年,冯俊计划将种植面积扩至1万公顷。目前他已在本镇意向性谈妥3000公顷土地,在邻省谈妥5000公顷。

这位“超级”种粮大户的秘诀就是规模经营实现“优势叠加”:投入上,每公顷比“小户”节省3000元以上;产量上,比“小户”产量高出10%至20%,可多收入1000多元;质量上,所产多为一二等优质玉米,每公顷又能多卖出2000元。

冯俊说,因为有规模效益,2016年每公顷粮食销售可得1.7万元,减去租地成本9000元、种地成本4000元,即使国家补贴都给农户,利润也有4000元。

为尽量使土地成片,尽管今年土地流转费普遍下降,冯俊也给本村开出每公顷8000元的流转价格,国家补贴也都给农户。

“即使玉米价格再低一些,规模经营也有赚头。”冯俊估计,如果今年能够实现1万公顷玉米种植规模,总产量将达2亿3千万斤,利润将在3000万元至5000万元之间。

解好改革“关联题”

许多基层涉农干部认为,去年实行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今年可能成为玉米生产“转折之年”。在坚定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的同时,建议有关部门和地方积极采取配套措施,确保改革稳妥推进。

吉林粮食流通业相关人士告诉半月谈记者,一方面,普通农户卖玉米收入降幅超过20%;另一方面,去年秋季实行价补分离至今,吉林获得第一批生产者补贴约73亿元,与农民投入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应防止农民收入下滑甚至返贫。

还有基层涉农干部表示,“小户”种地效益下降,将有大量新增劳动力需要转移。无论是发展县域经济、实现就地转移,还是加强技能培训、组织劳务输出,都是黑土地上需要破解的新问题。

玉米价格下跌与东北玉米产能过剩密切相关。许多业内人士建议,国家统筹用好涉农补贴“指挥棒”,从国家层面推进种植结构调整,缓解玉米产能过剩现象。对于近年改种玉米、粮食品质不高的东北冷凉区,建议停止对玉米种植的政策支持,改为补贴大豆、杂粮等其他品种。

面对种粮大户做大规模意愿走强的情况,基层干部建议抓住时机,在确保“小户”权益前提下,积极引导土地集中经营,加快发展现代化大农业。

粮食价格短期内高位运行 国储能力不容小觑

粮食价格短期内高位运行 国储能力不容小觑   8月以来,以大米、面粉为代表的粮食价格出现明显上涨。业内人士认为,四季度是粮食消费旺季,在上游稻谷、小麦价格仍居高不下的形势下,大米、面粉行情仍面临上涨压力。

  不过,国家多年来用国储竞价交易来平衡市场的效力仍不容小觑,尽管国家收储量略低于往年,但国储在粮食市场仍是最大主体,一旦出现较大波动,国家仍有能力在短时间内通过加大市场投放量、政策引导等多种方式来确保粮食市场的平稳。

  稻米:新粮上市前高位运行

  在经历了三个月的平稳行情之后,进入8月,大米价格出现持续明显上涨。

  北京玉泉路粮油批发市场数据显示,东北圆粒大米平均批发价从月初的每斤2元上涨至2.069元,上调0.069元,涨幅3.45%。

  每斤七分钱的上涨对于粮食而言已算是较大涨幅。玉泉路市场信息部负责人刘敬亮指出,米价上涨主要原因为:每年进入8月后,终端市场购买量都会逐渐放大,在销区市场消费量增加的情况下,东北主产区的购买力也开始活跃;同时,原粮正处于青黄不接时期,经过近一年的消化,市场上可流通的稻谷数量减少,在购买力增加、供应量减少、收购稻谷困难的因素下,稻谷价格自然上涨;此外,受东北雨天影响、道路受阻,运输成本增加。

  据了解,近三年来东北大米的上涨速度远超前几年,以今年为例,东北圆粒大米年初至今涨幅达到10.82%。

  业内认为,自2008年以来,大米市场行情阶梯式上涨最根本的原因是国家逐年提高最低收购价水平。2008年粳稻最低收购价为每百斤82元,今年粳稻最低收购价已提升至每百斤105元,涨幅28.05%。而大米销售价2008年8月份至今上涨了34.53%。

  此外,为解决东北三省“卖粮难”问题,国家这几年对销区粮企到东北三省采购稻米,在规定的期限内给予适当的运费补贴。在多种政策推动下,从去年10月份新粮上市后,稻谷价格坚挺上涨,销售也从买方市场转化为卖方市场。

  对于后市,刘敬亮认为,距离新粮上市还有一个月时间,之前大米市场仍将保持高位运行,但10月份新大米大量上市后,市场将会趋于稳定。

  面粉:短期难有下跌

  受干旱、火灾等因素预期粮食减产的影响,俄罗斯本月宣布年底前禁止该国粮食及粮食产品出口。受此消息刺激,国际小麦期价大幅上涨,近期虽有所回落,但较月初涨幅仍超过三成。

  国内小麦、面粉市场并未过多受到国际市场的波及,行情走势较为独立。

  今年新小麦上市以来,收购价格一路上涨,近期有所平稳,但总体收购情况差于往年。国家粮食局数据显示,截至8月10日,河北、山西等11个小麦主产省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2010年新产小麦4580.8万吨,同比减少732.5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3650.2万吨,占收购总量的80%,同比减少996.2万吨。

  业内认为,今年收购情况受多重因素影响:一、今年春季的低温天气对小麦的正常生长产生一些影响,部分地区小麦单产有所下降。二、今年以来稻谷、玉米、杂粮等粮食作物出现明显上涨,助推粮农看高小麦价格。三、国家最低收购价收储企业今年新增中粮集团和中国华粮物流集团公司所属企业,在小麦行情趋高的形势下,各粮食收购主体入市积极性较高。此外,种植成本增加,加上今年以来国内一些地方发生自然灾害,也导致心理层面上的“看多”。

  进入8月,面粉销售逐渐从夏季清淡行情中走出,加上产区小麦价格坚挺等原因,面粉批发价格稳中略涨。

  同样的,近几年面粉行情的走高主要源于国家逐年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2007年至今,白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标准上涨了25%,红小麦、混合麦的最低收购价标准上涨了24.64%,而面粉批发价格自2007年8月至今涨幅同小麦最低收购价涨幅基本一致。

  刘敬亮认为,今年新小麦上市以来就备受热捧,价格一路上涨。目前加工厂收购进度并不乐观,加上消费进入旺季,再有双节效应的拉动,短期内面粉市场很难有下跌行情。

粮食价格走低 土地流转遇冷

粮食价格走低 土地流转遇冷

1谁在种地?

大多数仍是分散经营,留守老人和家庭妇女是主力,年轻人不愿种、不会种玉米价格下跌,没有让张文明放弃种粮,“一麦一秋,玉米不行还有小麦背着。况且咱这年纪,不种地还能干啥?”

无奈之中,这位65岁的庄稼人担忧:“按现在的行情,往后我干不动了,谁来种地?”

“全国小麦看河南,河南小麦看新乡,新乡小麦看延津”,延津以优质小麦闻名全国。全县103万亩耕地,小麦种植面积95万亩,其中优质麦50万亩,种子销售辐射大半个中国。这里谁在种地?

张文明所在的司寨乡平陵村,550户人,4900亩地。“55岁以下的,在田里几乎看不到了。”村支书肖洪生坦言,“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提种地,村里的地没有成规模流转,大都是老人、妇女在家种。

皮肤黝黑,手上青筋凸起,张文明刚浇完麦田。全家5口人,儿子、儿媳在外打工,月收入6000多元,老伴照看孙子,10亩地全靠老张一人打理,“不指望种地致富,也就挣俩活钱儿。”像他这样的情况在村里比较普遍。

村民李成,74岁,前年做完手术后才不下地的,12亩承包田交给儿子李文献侍弄,“不是儿子想种,是他身体也不好,出不去打工,又没啥手艺,只能在家种田。”李成说。

平陵村村民为啥不愿流转土地?肖洪生说,村里都是种子田,繁育省农科院的优质小麦良种,1斤比普通小麦能贵两毛钱。地租低了,农民不干;地租高了,按现在的粮价,租不出去。另外,庄稼人有土地情结,家里种着地,一年口粮、吃菜都不用花钱了。

与平陵村不同,僧固乡东史固村80%的土地进行流转,租给龙头企业新乡新良粮油有限公司经营,“1700亩地,合同15年,村里只剩400多亩不连片的地了。”村支书李民夫说。

东史固村民为啥愿意流转土地?李民夫说,一是村子离县城近,打工方便,村里成立了3个建筑班,吸纳300多人就业。二是地租高,一亩一年1200元,和农民自己种收入差不多。

“从全县看,像东史固村这样的毕竟少数。”延津县农林局农经股贾勇介绍,目前全县土地流转面积38.49万亩,占比38.5%,但龙头企业、合作社经营面积仅6.7万多亩。调查显示,许多村庄七成以上男性劳动力外出务工,还有两成以上边种地边打零工,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60岁以上老人和家庭妇女。

记者在山东章丘调研的情况同延津类似,全市104万亩耕地,流转面积32万亩,2/3以上仍是农户分散经营。

章丘市农业局副局长刘勇说,别看外出打工的多,老百姓可不舍得让土地撂荒,这几年地租上涨快,能流转的基本都流转了。流转不了的,粗放些也种着。“拿眼前这片麦田来说,如果能再浇上一两水,增产一二百斤没问题。”但现在打工一天收入80多元,农民请几天假回家浇地不划算。

“自己种地比租出去划算。”53岁的枣园街道万新村村民刘开生,家里6亩地,去年小麦、土豆轮作,一亩地收成3000多元,刨掉成本,纯收入还有1500元,而流转租金只有1000元。

问起以后打算,刘开生说:“别说儿子不愿意种地,就是愿意他也种不了。”有一次他让儿子去浇地,折腾半天也没弄成,最后还是他办事回来赶到地里才弄出水来。

2谁能种好地?

留守老人难支撑现代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优势明显,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快,靠留守老人、妇女能否撑起现代农业?

记者了解到,从粮食单产水平看,普通农户并不比规模经营主体低。

以平陵村为例,小麦平均亩产1100斤,玉米1300斤;而东史固村龙头企业基地,小麦平均亩产900斤,玉米1100斤。

“一家一户精耕细作,大户、企业很难做到。”肖洪生说,虽然现在从种到收都是机械化,但浇地、打药等不少活还要人工,比方说机播断线,补苗能不能补够,浇水能不能浇到,农民种自家的地,肯定比给别人干用心。

然而,现代农业不能光看产量,更要看质量,看发展后劲。普通农户连年高产丰收背后,一些问题凸显出来。

“地越种越馋了,地力下降,化肥用量难减下来。”延津县农技推广站站长郭培荣说,现在推广科学施肥,一亩小麦施25斤化肥就行,但普通农户怕施肥少了,产量上不来,往往要上50斤。

“现在种地轻松多了,但技术要求更高了,靠老把式恐怕难跟得上。”郭培荣认为,延津小麦十几年进行了4次大的品种更新换代,每个品种啥时种,啥时打药,怎么扶苗,各有各的讲究。比如,农药打到小麦基部效果好,但许多农民使用喷壶,洒在了叶面上。

对此,肖洪生深有感触。2005年村里推广优质小麦,他拉来5万斤种子,挨家挨户去送,很多农户就是不愿种。眼看要错过时令,他一着急,带着村干部把别人的地拔了,硬给种下去。育种要求纯度高,统一品种,6个耧,一人看一个,生怕其他种子混进去。第二年大家看到收成,才没了情绪。“要是现在,不敢这么干了。”他说。

相比之下,规模经营主体优势明显。

新良粮油公司流转办主任闫希战说,1700亩地统一经营,新品种、新技术很快能到位。现在打药用飞机“打工”,喷施一亩地只需几分钟,只要15元,比雇人便宜10元;肥料集中采购,一袋肥也能省10元;订单收购,价格每斤能高一毛到一毛五,比普通农户更有市场话语权。

“想挣钱必须有规模。”在章丘市万新村村支书沙树星看来,“一亩地挣500元不好挣,但挣100元总可以吧,规模上去了,收益能放大很多。”他自己有一个“放羊理论”:四五只羊也得放一天,一次放四五百只羊也是一天。

“不冷不收,不热不插。”大葱种植是体力活儿,也是技术活儿,为此万新村成立富硒大葱合作社,小麦、大葱轮作,流转200多亩地,入社社员30户。“凡是种3亩以上,严格按标准化种植,不乱施化肥、农药的,才能成为社员。”沙树星说,合作社种的大葱品质更稳,价格更好。

在延津县,有1710家合作社,入社社员2.3万户,市级龙头企业19家;在章丘市,农民专业合作社1000多个,家庭农场有300多个。

农业后继乏人,种地确实要换个种法。快速成长的种粮能手、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主体被寄予厚望。

3新型主体的新困境

粮价走低,大户种粮亏本,土地流转速度放缓。期盼调结构政策早出台,调查发现,玉米价格下跌,让不少新型主体陷入新的困境。

“1斤少卖几毛钱,风险集中在大户身上,压力难以承受。”延津县僧固乡沙庄村种粮大户郭卫峰坦言。

前些年政策鼓励大户种粮,郭卫峰和三户农民联手租了300亩地,一季种麦,一季玉米,到2014年流转面积发展到600亩,托管土地800亩。为适应规模经营,他们购置了拖拉机、收割机等几十万元的农机具。“粮价好了两年,去年一大跌,赔进去9万多元。本来准备再流转900亩,地都说好了,可是不敢租了。”他说。

经营压力加大,土地退租苗头出现。延津世纪富合作社理事长赵国换说,合作社共流转1800亩地,合同签了10年,虽然还没到期,但预计到下半年,有一半地要退回去。

流转速度明显放缓。僧固乡乡长刘向辉说,前几年经常有人来租地,一开口就是“有多少流转多少”,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没人来找地了。

种粮不赚钱,银行贷款更加收紧,让新型主体日子更难。一家合作社负责人说:“过去5年都找一家银行贷款,一笔钱要交双份利息,贷完先存回去,再贷出来。但有钱就比没有强,没想到,去年银行听说种粮赔钱,今年不给贷了。”

“现在银行一听是种地,想贷款基本没戏。”郭卫峰坦言,大户最头疼是付地租时候,一下要拿70多万元。先交钱后用地,没办法,只能借高利贷,1分的利,再高我们也受不了。

平陵村2005年就成立小麦种植合作社,没有政策扶持,资金跟不上的话,6台播种机、拌种机早就趴窝了。“如果合作社服务能跟上,村里的田统一管理,统一供种,种地成本肯定能降一点。”肖洪生说。

据了解,不少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困难,有的甚至有名无实。

在经营困境中,不少人在反思:“流转成本涨得太高了!”

“一亩租金1200元,这样的价格,种粮根本赚不到钱。”僧固乡种粮大户陈长海给记者算了笔账:种小麦、玉米两季,每亩总生产成本875元,小麦打1000斤,每斤1.1元,玉米1100斤,每斤0.75元,刨去地租,每亩要赔150元。

据了解,延津县农户间小规模流转,每亩租金600—800元,但农户与龙头企业、合作社及种粮大户流转,每亩租金要到800—1200元。

在章丘市,2007年地租每亩不到500元,现在平均达到1100元,最近有更高的,直接到了1468元。章丘市农业局法制科科长张治水说:“规模经营能提高效率,但是要警惕地租涨得过快。”

眼下,结构调整成了新型主体的最大困惑。

“很快就要麦收了,种完小麦种什么?我们不在玉米调减补贴区,有什么政策?啥时候出台?”陈长海心里没底,他说:“就今年这行情,接着种玉米肯定白忙活,今年准备调几十亩地种花生,弄不成就得退地了。”

“现在很被动,不种玉米还真没合适的作物,大户转身难,没有政策谁敢冒风险。”郭卫峰在等政策快点出台,他说,农机不是说换就能换的,他们买了不少玉米专用机械,如果不种玉米,光农机的损失就不小。

“当务之急是尽快帮助新型主体和农民渡过难关,让会种地、能种地的不吃亏,农业未来才有希望。”延津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罗鹏说。

4流转,还是不流转?

发展托管、代种带动普通农户,也能实现规模经营,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补上社会化服务短板。土地流转遇冷,以后是流转好,还是不流转好?

罗鹏认为,土地流转要顺其自然,要适度,与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就业相适应。到底多大规模算“适度”?县里做过调查,龙头企业、合作社经营规模500—1000亩最理想。

“实现适度规模经营,不只是土地流转一种方式。”罗鹏说,现在看,依托社会化服务体系,采取土地托管、代种等方式,也可以带动广大普通农户,既能发挥一家一户的“精耕细作”,也能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是今后的一个发展方向。

在粮食价格市场化改革过程中,解决“谁来种地”问题,根本上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政府和市场两个积极性,扶持合作社、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补上农业社会化服务这块短板。

调查中,大户们对粮食直补政策意见最为集中。“不管种没种粮,都能拿到补贴,似乎成了一种‘福利’,而真正在种粮的却没补贴。”他们认为,“谁种粮、谁受益”,这才是国家补贴的初衷,建议设立种粮大户专项补贴资金,按照种粮面积发放补贴。

一些合作社反映,补贴发放不及时,有点不赶趟:“今年的农机购置补贴还没下来,春季购机时间已经过了。补贴数额也不足,去年全县玉米收割机才有280台指标,许多人申请不上。”

在制度层面,希望落实金融支农政策,安排一定额度农业信贷资金,缓解新型主体季节性、临时性资金需求。

政策扶一把,还需要新型主体面向市场想办法。世纪富合作社延伸产业链,将粮食加工成石磨小麦、石磨玉米糁,提高粮食附加值,化解市场风险;延津魏邱乡富农合作社,尝试改种红薯,将红薯加工成手工粉条,1斤卖到15元,一亩地多收入300元。

规模种粮怎么挣钱?2014年,章丘市龙山街道办事处宋家埠村全村的1200亩土地整体流转给了联庆家庭农场,去年玉米价格下跌,对于种了700多亩玉米的宋世连几乎没什么影响。“我们全部以青储玉米卖给了养殖场,每亩产出3吨半,一吨卖到475元,综合下来一亩地能赚1200元。”据他调研,目前秸秆回收市场大,去年他还收购了600吨秸秆,一吨能赚50多元。

转变规模经营的组织方式,世纪富合作社托管了700亩土地,统一供种、统一管理、统一收割,“最大的好处是,地还是农民自己的,合作社收服务费,不用再担那么大的租金压力了。”赵国换说。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谁来种地”的难题才能找到答案。

标签:价格   粮食   玉米   小麦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74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