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机化区域发展不平衡 丘陵山区机械化迫在眉睫(我国农机化水平达61% 提前实现“十二五”目标)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我国农机化区域发展不平衡 丘陵山区机械化迫在眉睫(我国农机化水平达61% 提前实现“十二五”目标),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我国农机化区域发展不平衡 丘陵山区机械化迫在眉睫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我国农机化水平达61% 提前实现“十二五”目标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我国农机化区域发展不平衡 丘陵山区机械化迫在眉睫

2、我国农机化水平达61% 提前实现“十二五”目标

3、我国农机合作社发展方式和方向

我国农机化区域发展不平衡 丘陵山区机械化迫在眉睫

我国农机化区域发展不平衡 丘陵山区机械化迫在眉睫

资料图

发展农机在我国已有数十年历史,然而,我国的农机发展重点主要是适合在东北、河北、山东等粮食主产区进行作业的机具,这些地区地势平坦,农机又大又重。而我国地势多样,不仅有平原,还有山地丘陵,这种地形差异对农业机械化发展带来重大的挑战。

为了平衡平原于山地之间的差距,促进农业机械化迈上新台阶,丘陵山区的机械化创新发展迫在眉睫。如重庆、山西、陕西等地区已在推广创新农机化耕作。

重庆:丘陵种植也可机械化

驾驶着拖拉机,农机手来回走了几趟,近5亩玉米地的耕整、开沟、播种和施肥即告结束。近日,在重庆市铜梁区侣俸镇举行的全市丘陵区玉米全程机械化机播田间现场会上,一辆辆适用于丘陵地区作业的微型农机为大家展示高效作业方式。

在重庆,玉米作为主要粮食作物,占重庆粮食作物种植总面积的20.9%。但是该市玉米耕作技术落后、地形因素导致的机械化程度不高等原因,使农户种植玉米的积极性不高,种植规模较小,与该市巨大市场需求不相匹配。因此,如何在丘陵山地实现玉米种植机械化,减少成本、提升效益,成为了当地玉米产业扩规模、增产量的关键。

因此,重庆市农科院玉米研究所组织专家队伍,围绕玉米耕整、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收割等环节的全程机械化进行科研攻关,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在当天的示范现场,由重庆市农科院自主研发的旋耕机、整耕机、微动力播种机、半自动播种机等9种微型农业机械,在1个小时内即完成5亩玉米地的耕整、开沟、播种、施肥等操作,获得了大家的认同。

山西:推广丘陵山区机械化新模式

为加快推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山西省农机局整合各类项目资金315万元,在12个丘陵山区县开展农业机械化推进试点工作。项目资金主要用于补贴农民购买先进适用的农机装备,开展机具试验、技术培训和示范推广等,探索适宜山西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

此外,山西省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站长张玉峰组织人员深入岚县、静乐等县就“创新推广模式——助力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开展调研。调研期间张玉峰站长强调,要聚焦推广工作的薄弱环节,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公益作用,探索建立农机化管理部门、合作社(场)、国企、科研院所共同参与的农机化推广新模式,加快推进丘陵山区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形成山西省农机化工作发展的新局面。

陕西洋县:丘陵山区水稻机械播种育秧

水稻种植,自古以来都需要大量的人力支持,当然,随着近些年机械化的推进,水稻育秧播种越来越节省劳动力。现如今,不仅是规模化的水稻有机械,山地丘陵也迎来适合它们的农机具。洋县农机推广与监理中心在洋县八里关镇龙溪村志华家庭农场召开了丘陵山区水稻机械播种育秧技术示范现场会,全力推广丘陵山区机械作业技术。

洋县丘陵山区水稻种植面积6万亩以上,但是人工插栽往往劳动强度大,工效低。为解决水稻这一生产难题,洋县农机推广与监理中心从机械育秧环节抓起,先后通过项目资金扶持的方式,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引进3台国内先进适用的水稻盘育秧播种机进行水稻机械播种育秧技术示范,一次性可完成秧盘铺土、洒水、播种、覆土等工序,具有适应性强、播种均匀、漏播少、省工省时、工效高的优势,适宜山区水稻机械化插栽。

随着农机化事业的快速发展,丘陵山区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与平原地区差距扩大,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总体进程。

丘陵地区土地小而散小型机械将进入发展期

其实,在“十二五”期间,农业部就将南方丘陵山区列为农业机械化重点发展区域。微耕机作为丘陵地区耕整地机械的代表,大量推广使用是实现丘陵地区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手段。另外,小型稻麦联合收割机因其具有体积小、效率高、转运方便和田间通过性较好等显着特点,是丘陵山区收获得理想产品。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和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扶持,这些适用于丘陵山地的农机产品将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在我国,尽管山地丘陵占有很大的比重,但适合于丘陵山区使用的农机却依旧远远不够,现有市场上的农机大多只适用于大规模平坦的地区,许多山区农户大呼“买不到”。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大科技投入,将丘陵山区作为研究重点,做好科技成果转化,让未来有更多适合丘陵山地的农业机械在市场上出现。

我国农机化水平达61% 提前实现“十二五”目标

我国农机化水平达61% 提前实现“十二五”目标   61%的农机化率意味着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已实现由人力畜力为主向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然而,农机化发展的结构不平衡、农机运用基础设施条件差等问题依然存在。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确保农民“买得起、用得好、有效益”
  在1月14日举行的全国农机化工作会议上,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表示,2014年,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0.76亿千瓦,同比增长3.57%;农机化水平达到61%以上,提前一年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全年累计完成深松整地作业面积1.5亿亩,超额完成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1亿亩目标。
  10年跑赢35年
  61%的农机化率意味着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已实现由人力畜力为主向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2004年底,我国农机化发展史上第一部法律《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正式实施。此后农机化发展迎来了黄金十年,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10年累计投入超过1200亿元,补贴农机具超过3500万台(套)。农机化水平增幅超过法律实施之前35年的总和,农机工业总产值从854亿元增加到3571亿元。
  目前,我国农机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主要农机产品已能满足国内九成以上需要。中国农机市场不但没有被洋品牌垄断,还培养出一批竞争能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公司在产品研发上持续加大投入,实现了发动机、变速箱、前后桥等核心零部件自制,累计投入研发资金50亿元,重点突破高端新产品,产出大中型拖拉机、收获机械产品近100万台。”福田雷沃重工董事长王桂民说,10年来,公司农业装备销售收入由2004年的近20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10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8%。
  无论是大规模农业的美国,还是中小规模经营的日本、韩国,其农机化的共同特点是资金和技术密集,农户购买农机主要是自用。而我国农民户均耕地只有7.6亩,在中部和东部地区,户均土地更少。机械化大生产与小农户经营之间究竟是如何协调的?农机合作社、农机跨区作业就是答案。
  张桃林说,随着农民老龄化、土地流转加快,农机化对解决“谁来种地”大有可为。目前,主要农产品价格国内外倒挂,要降低我国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发展机械化尤为迫切。农民合作社、农机服务组织等日益成为农机化应用新型主体,对配套化、多样化的农机装备和服务需求旺盛。
  结构不平衡突出
  不过,农机化发展的结构尚不平衡。就地区而言,目前全国只有9个省份的机械化水平在70%以上,还有4个省份低于40%,贵州不到20%;就作物而言,三大主粮中小麦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双季稻地区机插秧水平、甘蔗主产区、棉花产区、油菜产区机械化提高比较缓慢,经济作物机械化许多环节还是空白。烘干、高效植保、初加工环节机械化也刚起步。
  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一辈子从事农机科研。在他看来,目前我国农业装备技术还有很多短板,甚至是空白,适应农业规模化生产的高效率、多功能、精准化农机装备还比较缺乏,已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甘蔗、棉花产业现在遇到的困境,主要就是缺少先进适用的作业机械,导致用工多、生产成本高,产业竞争力弱。”
  虽然农机装备数量大幅度增加,但低档机具比例大、农机运用基础设施条件差的现象依然存在。虽然农机合作社等新型主体有了较大发展,但整体组织化程度低、高技能人才少,驾驶人员50岁以上的超过70%,熟练机手和高素质合作社领头人紧缺。虽然农机工业产值居世界第一,但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弱,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供给不足,有些关键机具和核心部件的对外依存度高。
  产业升级是关键
  王桂民说,农机产业整体升级需要巨大投入,目前国内农机产品以中低端为主,依靠企业自主开发模式难以在短期内突破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建议国家将农业机械自主化工程列为国家重大专项,给予专项资金支持。重点支持行业基础共性技术研发,支持自主品牌农机企业提高高端产品开发和产业化能力。同时支持有能力的自主品牌农机企业实施海外并购。
  农机研发具有长周期性,对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如果投入不足,将成为制约我国农业装备水平进步的短板,就难以摆脱高端产品和核心部件受制于人的局面。
  “我们强调要发挥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作用,但目前我国农机工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普遍小,企业研发主要偏重结构设计,还难以承担重大农机产品创新的重任。”罗锡文建议国家支持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力度不能减、农机科技创新的步伐要加快,要用自己的农机装备来生产我们的粮食,这样饭碗才能端得更稳。
  农业部农机化司司长李伟国认为,促进农机化发展,要确保农民“买得起、用得好、有效益”。“买得起”就是落实好财政补贴政策,解决农民购买力问题,同时引导企业重点研制生产符合农民购买力的先进适用机械;“用得好”就是解决好农机使用的可靠性、适应性和安全性问题,让农民安全放心使用;“有效益”,就是培育作业市场,壮大市场主体,必要时辅以燃油补贴和作业补贴,来提高使用者的经济效益。

我国农机合作社发展方式和方向

我国农机合作社发展方式和方向

我国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当时我国农村面临着农业机械化水平低、机械化服务缺乏、农机配备不足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些地方政府和农业部门开始探索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

1982年,中国第一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山东省成立,随后各地相继成立了许多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发展初期,这些合作社主要依靠政府补贴和贷款等方式发展,同时也面临着管理和运营等方面的困难。

1990年代初,我国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91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在农村地区发展经济合作组织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扶持和引导农村各种经济合作组织发展”,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随着政策的支持和发展经验的积累,我国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2014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提出“积极推进农机合作社和机械农民经济组织建设”,进一步明确了政策方向。

目前,我国农机专业合作社已经成为农业机械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我国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具有明显的特点。

一是产业带动。农机专业合作社是由农民自主组织成立的,致力于为农民提供机械化服务和农业技术支持。通过提供机械化服务,合作社可以带动农业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二是经济效益。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可以将机械化服务和技术支持与农业产业紧密结合起来,为农民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三是规模经营。农机专业合作社通常由多个农户自主组织成立,可以实现农机的集中配置、管理和使用,提高机械化服务的规模和效益。

四是产业升级。随着农业产业的不断升级,农机专业合作社也在不断地提升服务内容和水平,从简单的机械化作业转向农业科技服务和智能化作业,为农业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五是社会效益。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增加就业机会,同时还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虽然农机合作社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仍然存在着经营管理不规范、缺乏技术支持、资金短缺、服务范围有限、机械化水平低等问题。

经营管理不规范。由于农机合作社的管理体系和经营方式较为松散,一些合作社在运营过程中缺乏严谨的管理和规范的经营管理体系,导致资金管理不到位、财务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缺乏技术支持。一些农机合作社技术力量不足,不能提供优质的机械化服务和科技支持,这影响了合作社的服务水平和经济效益。

资金短缺。一些农机合作社缺乏必要的启动资金,导致投资不足、设备不齐,限制了合作社的规模和服务范围。

服务范围有限。一些农机合作社只能为当地农户提供有限的机械化服务,服务范围局限,难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农业生产需求的客户。

机械化水平低。一些农机合作社的设备陈旧、技术水平低,无法满足现代化农业的需要,影响合作社的服务水平和经济效益。

当前农机合作社存在这些问题需要引起相关部门和合作社的关注和解决。要解决农机合作社存在的问题,需要政府、合作社、科技机构和市场等多方面的合作,共同加强管理、技术、投入、服务范围和设备更新等方面的工作,提高农机合作社的服务水平和经济效益

一是完善管理体系。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和资金管理制度,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规范化水平。

二是加强技术支持。通过组织培训、引进优秀技术人才、与高校合作等方式,提高合作社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满足客户需求。

三是增加投入。政府可以通过资金、税收、信贷等方式,对农机合作社进行投入,扩大合作社规模和服务范围,提高机械化水平和经济效益。

四是拓宽服务范围。合作社可以通过与其他企业、机构合作,扩大服务范围,提供更多服务内容,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农业生产需求的客户。

五是更新设备技术。合作社应该关注市场动态,适时更新设备,提高机械化水平,保持竞争力。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机合作社将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未来我国农机合作社将会向规模化、专业化、网络化、产业链拓展和产业集群化发展。

规模化发展方面。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化农业的快速推进,我国农机合作社将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以提高效益、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专业化发展方面。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提高和农机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机合作社将会朝着专业化、精细化发展,提供更加细致、专业化的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农机化服务。

网络化发展方面。农机合作社将会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建立在线服务平台,开展农机化服务的在线预约、管理和交易,提高服务效率,拓宽服务范围。

产业链拓展方面。农机合作社将会在机械化服务领域向上游扩展,与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业产业链进行深度融合,提供更为全面、一站式的农机化服务。

产业集群发展方面。农机合作社将会在地理上形成规模化的产业集群,形成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集中优势资源,提高服务水平和经济效益。

标签:农机   合作社   发展   机械化   我国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74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