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种”出农业现代化(黑土地“金豆子”鼓了农民“钱袋子”)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黑土地“种”出农业现代化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黑土地“金豆子”鼓了农民“钱袋子”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黑土地“种”出农业现代化 ♂
黑土地“种”出农业现代化?盛夏,两架喷施药剂飞机从友谊农场第五管理区第二作业站的万亩高产示范田掠过,形成两道白线,绿色田野里用黑色稻苗种出的“天下第一场”几个大字格外醒目。
这个作业站站长孔令强说,这种飞机一天能对6000多亩耕地喷施药剂,效率约是无人机的8倍,是人工的数百倍。
这个农场位于我国第一产粮大省黑龙江省友谊县境内,从过去“唰唰”的割稻声穿越到如今“隆隆”的马达声,中华传统农耕与农场在这片黑土带上实现蜕变。
除了飞机,卫星也被用于友谊农场现代化农业生产中。孔令强介绍,一方面,他们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实现精准施肥,降低农业投入,减少污染;另一方面,卫星导航技术可以提高农机田间标准化作业水平。
在今年的水稻生产过程中,农场将卫星导航无人驾驶插秧技术的作业面积从去年的3000亩扩展到30000亩。这项技术令秧苗栽植更加均匀,可使阳光和耕地资源利用最大化,每亩还能节约16元人工成本。
农场在农业生产中尝试信息化、智能化等新技术,形成了从地面到天空的我国规模最大的农业机械群。据统计,目前农场农机总保有量4.9万台(件),田间综合机械化率达99.8%。农机作业实现GPS卫星导航100%、旱田精密播种100%、旱田大马力机车作业100%。
“绿色农业、智慧农业、数字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探路方向。”友谊农场场长刘化莲说。农业现代化关键在于科技进步。以农场为代表的黑龙江农垦近年发挥现代化大农业“航母”示范、引领作用,初步建立起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为主导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在友谊县郊区,有一个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的农机博览园。这里集中展出了黑龙江农垦多年来引进、使用过的140多台(件)农机具。这些农机具与农场见证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历程。
黑土地“金豆子”鼓了农民“钱袋子” ♂
黑土地“金豆子”鼓了农民“钱袋子”?谷雨节气已过,东北的天气依然透着些许寒意,但黑土地上的备耕工作进展火热。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敦化市大石头镇永青村的农民们已经检测完农机,如今正紧张地在田间进行整理,为5月上旬的大豆春耕做准备。
敦化地处吉林省东部、长白山脚下,这里昼夜温差大,是优质高蛋白大豆的种植区。2019年,敦化大豆种植面积超过100万亩。小粒黄豆和芽豆作为敦化的“明星产品”,不仅受到国内市场的青睐,还远销东亚和欧洲。
2012年,永青村的三家农民合作社和两家专业农场整合各自优势,成立了联益农副产品供销专业合作联社,“抱团”闯市场。社里现有成员460人,去年人均增收11000元。今年,合作联社打算继续耕种600多公顷大豆田。
“相比玉米,种植大豆省事省工,政府补贴多,现在市场价格也好。乡亲们都尝到了种‘金豆子’的甜头。”合作联社理事赵永东乐呵呵地说。
50岁的孙立军是永青村村民,他用土地入股,在社里负责田间管理。“比原来自己种豆强多了!自己种时品质不统一,种植风险大,销售价格也不行。现在加入了社里,种子、化肥、农药、技术统一管理,还能统一深加工、销售,卖价也高了。我一年拿五六万块钱基本工资,再加上分红,年收入能有十多万元。”他说。
这些年,当地农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种地的意识也悄然发生了改变。原来哪块地的豆子产得好,农民就留点籽来年种,如今种子全部是从培育基地采购。“农民更相信科学了,也更看重作物的品质了。”孙立军说。
“农民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普遍增强了。”村民石海波介绍,以前种豆效益好的时候,农民就连年种豆,土地很容易板结酸化,大豆的产量和品质都会下降,造成病虫害增多。“现在农民保护耕地的意识跟上了,种两茬豆子再轮种一茬玉米,秸秆粉碎深翻还田,保持土壤的结构和肥力。”他说。
从手扶拖拉机到耕种全链条大型农机,豆农的耕种效率提高了近10倍。此外,合作联社还购买了无人机,遇病虫害时可以从空中打药,10分钟能打完1公顷地。效率提高了,合作联社农机班还有余力帮着把其他田代耕代种,额外创收。
今年,合作联社将在150公顷试验田上试验自主改良的新播种机。这款播种机,是石海波和乡亲们在农闲时“头脑风暴”的产物。他介绍,改良后的播种机变大垄双行耕种为两垄六行,能提高40%至50%的产量,出苗好还能压住草。
经过多年的品牌经营,合作联社用品质和信誉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我们的豆子不愁销售,线上线下都有渠道。现在一般是客商提前找我们留货。”赵永东说。
黑土地上书写“优粮”答卷——我省新农业发展纪实 ♂
黑土地上书写“优粮”答卷——我省新农业发展纪实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两会吉林代表团审议和到吉林视察时,作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的重要指示。2020年视察吉林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全国看,吉林处于农业现代化的第一方队,要争当农业现代化排头兵。”
科学谋划,实干为先。5年来,我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真抓实干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围绕种子技术、耕种技术、黑土地保护、园艺特产、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等方面,着力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坚决扛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重任。
2021年,一份“优粮”的新农业发展答卷跃然纸上——
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800亿斤,达到807.84亿斤,同比增加47.24亿斤,净增量居全国第二位,总产量稳居全国第五位;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达到2875万亩,居全国首位;新建高标准农田500万亩、完成耕地轮作面积150万亩;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个、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示范县19个……
2022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毫不松懈抓好春耕生产,努力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奋力实现粮食稳产增产、夺取全年丰收。
藏粮于技 科技赋能守护“米袋子”
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近年来,我省抓住科技兴农“牛鼻子”,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主要农作物基本实现测土施肥、绿色防控、飞防作业全覆盖,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0%,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91%。
记者走进大安市海坨乡中科佰澳格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水稻种植基地,十余台水稻插秧机往来穿梭,一株株秧苗从插秧机苗盘滑落,整齐有序插入田间,不到半个小时,一整块水田就穿上了崭新的“绿装”。
“通过引进高速插秧机,一天插秧30公顷,不仅提高了栽植效率,而且秧苗损伤小,10天左右就完成全部水田插秧工作,真是种田的好帮手。”公司种植部经理沈强告诉记者。
昔日盐碱地,今日米粮川。科技的力量将全省211万亩荒芜、废弃的盐碱地逐步改变为良田,成为有高效利用价值的土地资源。
“5年来,公司致力于盐碱地改良和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利用嫩江水不断稀释掉土壤中的盐分,淡化表层和熟化耕层,再施以有机肥,生产出的弱碱性水稻深受市场欢迎。”公司技术研发负责人高亮说,年初基地安装了玻璃钢水渠和智能闸门,通过电脑就可观测到排水情况,不用再到地里来回巡视了。
今年,我省启动实施“千亿斤粮食”工程,粮食播种面积达到8800万亩,正常年景下粮食产量稳定在800亿斤以上,重点地区扩大大豆种植面积80万亩以上。
“为给农民稳产增产提供科技支撑,全省公开发布推介年度120个农业主导品种、58项主推实用技术。”省农业农村厅负责人说,目前各地农技人员因地制宜,主推高产水稻品种38个,主推水稻机插秧同步测深施肥、水稻钵苗机械有序抛秧以及稻田综合种养等多项保产增收、增产增效技术。
截至5月30日,全省粮食作物播种已完成99.13%,玉米、大豆播种已基本结束,水稻已插秧94.97%。
藏粮于地 保护黑土地筑牢“压舱石”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黑土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饭碗田”。怎样用可持续的观念来看待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协调好“用地”与“养地”的辩证关系,“梨树模式”为我国黑土地保护贡献了“吉林方案”。
“梨树模式”就是将玉米收割后秸秆全部留在地里盖上一层“被子”,第二年免耕直接播种,以减少对土壤的扰动。同时,相当于为土壤增加了50毫米的降水,防止珍贵的黑土被水冲走或者被风刮跑,解决耕地长期“反哺不够”“给养不足”等问题。
“我这保护性耕作已有10多年了,效果真是太好了。不仅春天苗出得好,抗倒伏能力还强。大旱年间,1公顷地打粮高出普通农户3000斤。”谈及过去,梨树镇宏旺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张闻镝望着垄间腐烂的秸秆,脚踩松软的黑土地感慨道,以前这地硬邦邦的,用手抠到2厘米都费劲,现在根系都能扎到1.5米了,一铲子下去,还能看到好多蚯蚓。
2021年,梨树县率先打造“梨树模式”升级版,以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为实施主体,打破农户间土地界限,以300公顷土地相对集中连片为一个单元,全程机械化操作,最大限度发挥农机具作用,整县推进实施“梨树模式”,示范基地玉米亩产达到1077公斤,创东北地区高产纪录。
说一千,道一万,农民真正受益是关键。
“地是我们的命根子呀!以前不敢把它交给合作社,怕给糟蹋了。现在放心了,光一年分红就一万多元,我在市里打工挣钱,妻子也在家院子里养了20只鸡、30只鹅。”八里庙村村民王晓鹏是种了一辈子田的“老把式”,如今尝到了“带地入社”的甜头,将自家承包的13.5亩耕地入股梨树县卢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
保住黑土不愁粮。近年来,我省全力以赴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成立了由省委书记、省长任双组长的黑土地保护领导小组,颁布实施了全国首部地方性法规《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条例》,确定了每年7月22日为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日,实施“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建立了全国首家黑土地保护与利用院士工作站,连续举办五届“梨树黑土地论坛”,推进人才、资金、项目等向黑土地保护聚集。2019年以来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每年新增1000万亩以上。
“目前,我省正建设黑土地保护‘一张图’大数据管理平台,构建天空地立体监测与预警体系,探索实施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优化提升‘梨树模式’,确保推广面积落地落实。”省农业农村厅黑土地保护管理处副处长于成龙说,今年,我省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力争达到3200万亩,比上年增加300万亩以上。
预计到“十四五”末期,我省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4000万亩,占全省适宜区70%。
?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76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