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加工企业之殇:补贴也是死,不补贴也是死(玉米加工行情惨淡,玉米价格上涨仍不可预期)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玉米加工企业之殇:补贴也是死,不补贴也是死(玉米加工行情惨淡,玉米价格上涨仍不可预期),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玉米加工企业之殇:补贴也是死,不补贴也是死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玉米加工行情惨淡,玉米价格上涨仍不可预期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玉米加工企业之殇:补贴也是死,不补贴也是死

2、玉米加工行情惨淡,玉米价格上涨仍不可预期

3、玉米加工补贴是否继续眷顾东北?

4、玉米单产咋提升,培训班上“取真经”

玉米加工企业之殇:补贴也是死,不补贴也是死

玉米加工企业之殇:补贴也是死,不补贴也是死


资料图

一、八年的临时收储制度终于掉头!

2008年国家实施玉米临储政策,到2015年开始,这项政策开始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客观的说,这项政策的确起到了很重要的历史作用。但是也面临着不得不退出的尴尬境地,这是因为:

1、玉米种植面积大幅增加,远超市场需求。

由于玉米的产量高(高达2000斤每亩),适合机械化作业(不费事),并且价格相对稳定(风险小),直接导致玉米的种植面积大幅度的增加,本来很多不适合种植玉米的地区也开始改种玉米(荒坡、荒地、盐碱地以及稻田、菜地)。种植面积增加了,自然总量就提高了。但是市场的需求却没有变化。这直接导致了东北玉米爆仓。

2、破坏生态环境严重,玉米很多都被浪费掉。

没有水,玉米的产量就要大幅度的减少,玉米大规模扩种的直接结果就是水资源的匮乏与水资源存量的减少,地下水下降严重。由于国内和国外玉米价格倒挂,是国内的高价玉米很难卖得出去。三年陈化后一吨就赔一千多。

二、保护了农民,却牺牲了农牧企业!

从临储政策出台的本意来看,是为了保护农民。客观来讲,种玉米的农民近十年来也从中受了益。任何一个问题都有两面性、不好的一面就是对于当地的玉米深加工和转化企业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大型的农牧企业没有诞生在粮食主产区,原因需要反思!

粮食主产区产出大型农牧企业具有天生的优势。然而,国内大型的农牧企业往往都在南方。福建有圣农,广东有温氏,东北有啥?

东北玉米深加工和转化企业坐在大粮仓上,却用了最贵的玉米(2400元一吨),怎么跟人家竞争(1600元一吨)?

各种行业补贴严重破坏了正常的竞争秩序,我没有拿到补贴的企业怎么和拿了补贴的企业竞争?企业要想拿就成天就得围着领导转,办各种手续,耗费巨大精力。

不要补贴死,要补贴你也要死,这补贴哪天不给你,你又要完。

对于农业企业而言,农业补贴最普惠的价值就是不补贴,啥也别补,这样就公平了

其实只要补贴政策逐步退出,东北玉米企业就立刻把劣势变为优势,毕竟有两亿吨玉米就在东北,玉米市场价格将会长期保持低价,这对东北玉米加工企业是个机会!

玉米加工行情惨淡,玉米价格上涨仍不可预期

玉米加工行情惨淡,玉米价格上涨仍不可预期

资料图

结合前期经验来看,为了保证农民利益,以及实现中央一号文件2020年农民收入翻番的目标,如果玉米价格下跌过猛,有关方面极有可能进一步出台相关刺激政策支撑玉米价格,因此企业也不易对玉米过分看空而持续低库存运营,而应当借机补充库存。

一、现货市场

东北产区:产区行情持续下探

近期东北产区玉米市场一片下跌氛围笼罩,农户售粮节奏加快,市场供应压力释放,市场明显像买方定价倾斜,深加工企业收购价格不断下跌,贸易商利润空间压缩。虽然南方用粮企业对东北玉米的采购明显多于去年,但没有临储收购的东北市场,短期内仍将是供应压力主导降价行情。

华北产区:环保监管价码致深加工企业大量停产

近几日的雾霾天气,尤以华北地区为重灾区,环保监管压力升级,华北地区大量环保不达标企业停产,玉米深加工企业首当其冲,部分行业内较有影响力的大企业亦位列停产之列,市场普遍预期此番企业关停潮对年底华北玉米消费影响明显,在市场悲观大环境下,华北粮价下跌预期更高。

南方销区:产区粮价下跌抑制饲企备货积极性

近期北方产区玉米价格的持续下跌不仅带动南方销区跟跌,也使即将进入年前备货周期的南方饲料企业观望情绪大增,为规避降价风险,企业多有推迟备货时点,目前南方销区到货价格普遍跌破1900元/吨以下,预计仍有回落空间。

南北港口:粮价大幅下跌致贸易商信心受挫

近期南北港口玉米价格持续大幅回落,多日单日跌幅超50元/吨,对港口贸易商购销信心形成严重打击,北方港口贸易商陆续出现停收现象,而南方港口贸易商以促成交去库存为主,抛售意愿明显。

饲料养殖:猪禽行情显弱,豆粕迎来回调

近期生猪市场强势行情转淡,禽蛋市场震荡趋弱,养殖消费方面表现整体趋弱。前期强势运行的豆粕行情在预期进口大豆到货增加、后期下游需求转淡等预期影响下迎来高位回调,预计后期豆粕行情仍有回弱空间。

深加工:环保压力下深加工开工率下降

近日持续的雾霾天气使原本已经严格的环保监管力度更加升级,多地玉米深加工企业受环保监管影响进入关停状态,玉米深加工开工率较前期下降明显。这虽然一方面将导致玉米深加工消费量下降,但同时对深加工产品价格形成支撑,华北淀粉价格出现反弹。

二、行情预测

目前玉米市场行情一片向空,年底供应压力释放及需求相对乏力直接作用于玉米价格下跌。近期因环保监管导致不合格深加工企业大量关停,加剧市场对玉米消费下降的预期。年底前用粮企业备货能否对粮价下跌有所抑制仍待关注。

玉米加工补贴是否继续眷顾东北?

玉米加工补贴是否继续眷顾东北?

“玉米深加工补贴政策”作为东北玉米主产区独有的补贴政策,自2009年开始实施以来,成为东北深加工企业的一剂有效的“强心剂”,也是国家为了缓解在东北实施国储收购政策以来,玉米价格高企,而对东北深加工企业所带来的原粮采购压力。

那么,在吉林深加工补贴政策截止日期即将到来之际,国家是否继续眷顾东北企业呢?笔者大胆预计,东北深加工补贴政策将宣告结束,在此,笔者将就下文做详细阐述。

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接连实施深加工补贴政策

2015年8月黑龙江省实施《玉米深加工企业竞购加工政策性粮食补贴管理办法》,纳入补贴范围的企业在2015年4月15日至10月30日,参加国家和黑龙江省有关部门组织的政策性玉米竞价销售活动,在黑龙江省竞购并于2015年12月底前运回企业自用加工销售完毕的政策性玉米,省级财政按200元/吨的标准给予补贴,补贴资金由中央和省级预算安排。

而后吉林省下发《关于提高玉米深加工企业补贴标准的通知》,提出“2015年第4季度,对省内年加工能力10万吨以上玉米深加工企业继续给予补贴支持”,具体补贴办法为“对竞拍出库(2015年年底前)并自用加工的国家临时收储玉米和省级储备轮换玉米,拟将原补贴标准每吨150元提高至350元,其中,国家补贴100元,250元差额由省补贴(竞拍省级储备轮换玉米350元全部由省补贴);对2015年第4季度企业在省内自购自用的按实际加工消耗的玉米由省财政每吨给予250元补贴”。

2016年3月吉林省发布《关于做好2016年1-6月吉林省对玉米深加工企业自购加工玉米补贴管理工作的通知》,为加强定向精准调控,稳定经济增长,继续支持玉米深加工企业克服困难,保存生产经营,经省政府同意,2016年上半年对省内年加工能力10万吨以上玉米深加工企业继续给予临时补贴支持,具体内容为:2016年1-6月,对纳入补贴范围的企业在省内自购自用的按实际加工消耗的玉米由省每吨给予150元补贴。

东北深加工补贴政策有哪些有利影响?

由上文可以看出,东北深加工补贴政策的宗旨一方面是为了缓解东北深加工企业艰难的经营状况,提高深加工企业生产积极性、恢复企业开工率。另一方面为了促进国储拍卖成交量,缓解东北国储库存高企的压力。

1、玉米深加工补贴实施效果明显。由国家对东北深加工企业的扶持政策来看,补贴金额不断增大,时间不断延长,已经缓解了东北深加工企业经营状况。据了解,吉林省在10月颁布政策,按企业实际玉米加工量每吨补贴250元,仅政策实施前两个月就已补贴玉米166万吨,补贴资金达4亿多元。

2、国储库存压力得到缓解。近年来国储库存收购力度不断增加,库存空前庞大,今年国储拍卖首要任务就是超期玉米的“去库存”,而从国储拍卖成交来看,自5月27日国储超期玉米拍卖开始至今,成交总量为850.2万吨,其中2011年0.05吨,2012年681.07万吨,2013年167.9万吨,2014年1.18万吨,进口美2号黄玉米6.19万吨。由成交数量来看,国储库存2012年超期玉米已经见底,今年对缓解国储库存压力已初步完成任务。

笔者观点:

东北深加工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得到好转,国储库存压力得到有效缓解,超期玉米销售任务基本完成,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国储收购将逐步退出东北玉米舞台,国内不断缩减玉米种植面积,强化玉米市场化的理念,玉米市场流通粮源会不断缩水,2014-2015年产的玉米去库存将不再成为负担,所以后期释放库存将结合市场规律,以达到合理的消耗国内玉米库存,由以上观点来看,东北深加工补贴政策退出玉米政策舞台将成为大概率事件。

玉米单产咋提升,培训班上“取真经”

玉米单产咋提升,培训班上“取真经”

5月11日,2023年山东省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技术视频培训班在汶上县举办。多位专家学者及种植大户就如何提升玉米单产进行了专业讲解和经验分享。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栽培与生理创新团队研究员李少昆介绍:“影响粮食作物产量的因素中,有两个非常重要。一个是生物量,主要指单位面积内玉米地上干物质总量;另一个是收获指数,主要指成熟期玉米籽粒干重与地上部分的生物量比值。”西北和北方地区生物量的贡献率分别为57.34%和64.46%,显著高于收获指数的贡献率42.66%和35.54%。但在黄淮海和西南地区,收获指数的贡献率分别是52.67%和50.92%,略高于生物量的47.33%和49.08%。不同区域间,生物量的差异是导致玉米产量差异的主要原因。

为了减小生物量差异、提升玉米单产,密植水肥一体化精准管理技术应运而生。这项技术通过选取群体数量大、结构优、抗倒伏、整齐度高、持绿性好、不早衰、生物量大的玉米品种,以合理增密和高质量群体构建为核心,利用土地精细耕整、种子精准包衣、导航单粒精播、滴灌水肥一体化、精准化控与病虫草害防控、机械精准收获等六大精准调控措施促进玉米增产。

李少昆说:“黄淮海夏播区产量目标900~1000千克/亩的地块,推荐种植密度在5500~6500株/亩。”

数据显示,密植水肥一体化精准管理技术效果显著。2020—2022年采用该技术的559户平均每亩收获5570穗,平均亩产达到1052.5公斤,76.9%的农户亩产超过1000公斤;采用常规密度水肥一体化模式的161户,平均亩产量达到891.2公斤,平均每亩收获4537穗;而示范田周边采取传统低密度、漫灌种植方式的81户,平均亩产量为715.7公斤,平均每亩收获3801穗。

“我们联合各地农业部门出台了相关管理规范,做到一区域一模式,利用标准化实施措施,带动区域技术推广应用,提升玉米单产。”李少昆说,“稻谷、小麦和玉米三大粮食作物产量占我国粮食总产的90%左右,而玉米占比40%。当前,玉米是我国单产潜力提升空间最大的作物。”

山东农业大学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创新团队副教授姜兴印进行了专题授课,详细介绍了玉米大田管理时期各类药剂使用方式以及优劣。

汶上县雷沃农业机械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郭波波也分享了合作社的田间管理措施。据了解,合作社种植玉米1300亩,2022年平均亩产730公斤。郭波波介绍,在做好播前准备、提高播种质量的基础上,在田间管理期间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苗期:适当干旱有利于根系下扎,起到蹲苗的效果。如果长期干旱应及时浇水,如遇强降水形成田间积水,要及时排水。同时,喷施甲维盐或菊酯类农药防治二点委夜蛾、黏虫等。

穗期:在玉米展开叶7~10片时,喷施胺鲜·乙烯利、矮壮素等药剂,进行化控,促进茎秆粗壮,增强抗逆和抗倒伏能力。大喇叭口到抽雄期是玉米需水的临界期,遇旱应及时浇水,防止“卡脖旱”。出现脱肥现象时,利用水肥一体化设备补施速效氮肥。

实施“一防双减”,在大喇叭口期,一次性喷施杀虫、杀菌药剂,防治褐斑病、大小斑病、弯孢叶斑病和玉米螟、桃蛀螟、棉铃虫、黏虫、蚜虫等病虫害。减少后期害虫基数,减轻病害流行程度,保护植株正常生长。这个时候应注意南方锈病、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发生情况,并及时开展防治。

花粒期:如在开花授粉期间遇连阴雨或极端高温天气,要采取无人机低飞辅助散粉等办法,提高玉米结实率,增加穗粒数。如遇高温干旱,应及时浇水,改善田间小气候。花粒期遇旱要及时浇水,遇涝及时排水。出现脱肥早衰的地块,要及时追肥,后期可叶片喷施磷酸二氢钾或尿素,提高光合效率,提升灌浆质量。

标签:玉米   补贴   企业   深加工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61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