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3年增产 我国粮食生产正在出现重大转机(连续3年对3种农机累加补贴!湖南省购机用户再迎政策利好)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连续3年增产 我国粮食生产正在出现重大转机(连续3年对3种农机累加补贴!湖南省购机用户再迎政策利好),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连续3年增产 我国粮食生产正在出现重大转机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连续3年对3种农机累加补贴!湖南省购机用户再迎政策利好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连续3年增产 我国粮食生产正在出现重大转机

2、连续3年对3种农机累加补贴!湖南省购机用户再迎政策利好

3、连续6年增产增收面临挑战 七项政策扶持农业生产

4、连续三年获评优秀!山西省农机补贴这样做!

连续3年增产 我国粮食生产正在出现重大转机

连续3年增产 我国粮食生产正在出现重大转机


  农业部24日宣布,预计今年全年粮食产量达到9800亿斤以上,平均亩产连续三年创历史最好水平,这是1985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单产首次实现连续三年增产。

  
从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历史看,自1985年以来的21年中,粮食生产基本上是“两丰一歉”,还没有连续3年增产的纪录;粮食单产基本上是“两增一减”,还没有连续3年提高的纪录。粮食产量和单产连续3年的持续增长已经打破了21年来的“常规”。
  
粮食连续3年丰收的信号,传递了这样的信息:我国粮食生产正在出现重大转机,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粮食生产。
  
打破21年的“常规”:好政策带来满仓粮
  
拥有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吃饭是“头等大事”。但近年来,由于部分行业过度投资,土地、资金等要素大量转向非农产业,加之种粮效益比较低等原因,2003年粮食播种面积下降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低水平,粮食产量下降到近年来的最低点。
  
在此重要关口,中央确立了统筹城乡发展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农业发展方针,2004年至2006年连续发出3个中央1号文件,建立支持粮食稳定发展的政策框架,出台了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支农惠农政策促进粮食生产。
  
——财政支农力度强劲。1998年至2003年,中央财政直接用于三农资金的支出累计为9350多亿元。2004年为2626亿元,2005年达到2975亿元,2006年新增422多亿元,达到3397亿元。
  
——全面取消“农业三税”。
  
——农业补贴制度重大突破。与去年相比,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从135亿元增加到142亿元,良种补贴由38.7亿元增加到40.7亿元,农机购置补贴由3亿元增加到6亿元。今年还新增生产资料增支综合直补125亿元、渔业柴油补贴28.9亿元。同时,“三奖一补”在去年150亿元的规模上增加到210亿元,其中中央对产粮大县的奖励由去年的55亿元增加到85亿元。
  
好政策带来满仓粮。9亿农民以高涨的热情回报中央惠农政策:2004年粮食总产量达到9389亿斤,增产776亿斤,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粮食增产最多的一年;2005年总产量达到9680亿斤,又增产291亿斤;2006年预计粮食总产量可达到9800亿斤以上,再增产120亿斤左右。
  
八大问题考验粮食长久安全
  
农业部党组书记孙政才表示,在好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合力”下,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重大转机,但粮食持续增长的基础并不牢固。
  
尽管我国连续3年粮食丰收,但总体上仍是产不足需,且属于恢复性增长,当年粮食供需还存在一定缺口,相比1998年的10246亿斤还差446亿斤。我国粮食的供需矛盾已由“九五”时期的偏松平衡转变为偏紧平衡,这是基本粮情。
  
从长远看,由于粮食生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市场风险、自然风险双重威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看,至少有八大问题考验着粮食的长久安全。
  
一是耕地面积减少的趋势不可逆转。2003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为1.43亩,2005年下降到1.4亩。近3年来虽然耕地迅速下滑的趋势有所遏制,但逐年减少的趋势难于逆转。
  
二是政策激励效应相应减弱。前两年集中出台的“三减免、三补贴”等支农惠农政策,基本都直接惠及农民,面向粮食生产的农户,含金量高、力度大。今年中央继续稳定、完善和强化这些政策,支持总量在增加。但相比两年前,这种外部“输血”式的激励,效应会递减。
  
三是淡水资源匮乏的矛盾日益突出。农业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全国灌溉面积中有1/3是中低产田。
  
四是粮价下行和农资价格上行的压力依然较大。随着连续3年粮食丰收,供求关系紧张局面有所缓解,粮价下行的压力增大。同时,农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加上农资需求旺盛,控制农资价格上涨的难度加大。
  
五是农业自然灾害的影响趋于频繁。前两年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总体有利,但近几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粮食减产损失每年都在300亿公斤左右。
  
六是农产品国际竞争压力加大。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竞争更趋激烈。这不仅使我国农产品出口越来越困难,而且使国内农产品市场受到挤压。
  
七是农业科技难有新的重大突破。提高粮食综合生产力有三条基本途径:扩大面积、增加复种和提高单产。我国粮食生产领域科技储备不足,技术推广队伍不稳,粮食生产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更新推广速度较慢,直接制约着粮食生产科技水平的发挥。
  
八是市场需求刚性增长制约粮食安全。据预测,由于人口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今后每年粮食需求将呈刚性增长。
  
抓粮食生产决不能“昙花一现”
  
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务必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粮食生产。从会议透出的信息看,明年,直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四补贴”等政策(种粮农民直补和良种、农机、农资补贴)将不折不扣地落实。为更好应对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国家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范围,参加保险的农户将享受到保费补贴。
  
除加大政策扶持外,中央还作出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重大部署,将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综合效益,从根本上夯实增粮增收的基础。
  
“明年粮食能否继续保持稳定发展,对我们是一个新的重大考验。”孙政才在此间举行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表示,2007年要进一步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引导农民合理安排种植结构,提高复种指数,种足种好粮食作物,力争粮食面积稳定在15.8亿亩以上。同时着力提高粮食单产,力争单产增长1%以上。此外,要进一步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大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和机具的开发和应用,重点推进小麦、水稻、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
  
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是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努力保持粮食供求的紧平衡,是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粮食实现了打破“常规”性增长的转机,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这警示我们:决不能因为粮食生产刚刚走出低谷时就放松粮食生产,抓粮食生产决不能“昙花一现”。

连续3年对3种农机累加补贴!湖南省购机用户再迎政策利好

连续3年对3种农机累加补贴!湖南省购机用户再迎政策利好

资料图

  据《措施》所述,湖南省将开展重点急需机具累加补贴,省财政从今年起连续三年对高速插秧机、有序抛秧机、水稻烘干机按中央财政补贴额的30%给予累加补贴。鼓励各地实施粮食生产薄弱环节机具累加补贴。根据实际需求增加通用补贴品目,适当提高补贴比例偏低的机具补贴额度。具体内容另文明确。

  在加快农机购置补贴实施进度上,《措施》提出,推广应用手机APP办理补贴,简化操作程序,加快资金兑付。县级农业农村部门受理购机者补贴申请到向财政部门出具结算文件由20个工作日压减至15个工作日(不含20天公示时间),县级及以下财政部门兑付补贴资金由20个工作日压减至15个工作日

  在降低农机贷款成本上,《措施》提出,省财政支持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公司和相关银行开展政策性农机购置担保贷款业务,对符合条件的现代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等各类农业经营主体购置农机给予市场报价利率50%的贷款贴息和年化率1%的担保费补贴(2020年予以年化率1.5%担保费补贴)。

  在配套实施农机作业补贴上,《措施》提出,支持开展水稻机插机抛、统防统治、深松土地等农机作业,将水稻机插机抛作业面积列为现代农机合作社考核的重要指标。今年,按照粮食生产“两稳”要求,在66个粮食生产大县,省财政按照40元/亩的标准给予早稻机插机抛作业补贴。在全省选择20个县开展水稻机抛机插秧作业补贴试点,省财政每个县安排200万元。鼓励市县开展农机作业补贴

  在加大农机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上,《措施》提出,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兴修整修机耕道,解决农机下不了田的问题。实施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提升工程,今年选择15个县开展果菜茶田土宜机化改造,省财政每县安排200万元,解决农机进不了园的问题。支持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建设区域性农机维修中心,逐步满足农机维修需求。推进设施农业发展,不断提高农业设施机械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

连续6年增产增收面临挑战 七项政策扶持农业生产

连续6年增产增收面临挑战 七项政策扶持农业生产   西南地区持续干旱,北方遭遇罕见低温天气,恶劣的气候条件使得今年的粮食生产乃至整个农业生产都处于极其严峻的形势之下。连续6年的增产增收态势,也面临新的挑战。

  尽管粮食是否减产尚未得出定论,但粮价上涨已成事实。国务院日前紧急出台了七项政策措施,促进扶持农业生产。有专家对此表示,此举将抑制当前农业生产遭受的气候影响,保障农产品的供给水平。但要根本改变农民靠天吃饭的格局,还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南旱北寒,双亮“红灯”

  自去年入秋以来,中国西南大部分地区遭遇了长达8个月的严重干旱。云南、贵州等省份的部分地区遭遇特大干旱,至今还未得到根本缓解。根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4月20日数据,目前,云南、贵州、广西、四川4省区耕地受旱面积8909万亩、占全国的76%,仍有1770万人、1329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分别占全国的80%和75%。

  与此同时,北方地区却在饱受冻灾侵袭。自去年入冬以来,东北地区先后遭遇至少15次以上的寒潮雨雪天气,创1965年以来的最高记录。据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布春介绍,黑龙江4月中旬出现大范围降雪、大风天气,部分地区降雪深度达30厘米以上,为近50年来历史极值。强降雪天气造成全省8300多栋大棚受损,小麦播种、大田整地等也被迫延迟。

  “气候因素是这几年对粮食、农产品生产影响较大的因素。”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所农业宏观经济研究室副主任李国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我国灾害多发,农业生产面临沉重压力,特别是大春作物播种严重受阻,如果旱区不能及时播种,将造成重大灾情和损失。而北方冬麦区持续低温,对夏收小麦生产将带来不利影响。尤其让李国祥担心的是,去年入冬以来,东北、西北地区出现的罕见低温也使春播生产受阻,而且东北地区秋冬季降温早,这将进一步缩短农作物生长期,东北等粮食主产区的产量将会受到更大影响。

  气候灾害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农民收入问题。对此,李国祥说,近年来,国家对农业生产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加强,一系列惠农强农政策行之有效,中央财政对农民的各项补贴在大幅增加,农民生产积极性已经得到显著提高,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农民收入应该不会出现大的问题。“总体说来,总量1万亿斤的生产目标还是不难实现的,但是局部地区会出现减产。”

  虽然粮食是否减产尚不明朗,但粮价上涨已成事实。“粮价上涨容易对宏观经济造成一定的冲击。”李国祥表示,今年我国经济运行的核心就是保增长、调结构、防通胀。从目前形势来看,在现有政策的刺激作用下,保增长难度不是很大,调结构则是一个长期任务,所以重点任务就是防通胀。这其中,粮价的稳定将会起到很大作用。

  重农抓粮,不得须臾松懈

  粮稳则天下安,粮食问题对于一国的经济运行和稳定起着重要基础性作用。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决定,实施七项扶持农业生产的政策措施。其中明确,中央财政按每亩10元的标准,对全国11个冬小麦主产区5300万亩弱苗麦田给予补助,对云南、广西、贵州、四川、重庆五省(区、市)2500万亩玉米推广地膜覆盖技术给予补助等。

  “国家此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十分及时和必要。”李国祥表示,这七项政策涵盖了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在内的诸多农业生产类别,如小麦、油菜籽、生猪等,且主要通过向生产者直接补贴方式来保障政策效果。他认为,这些政策如能有效执行必定会加强农民的生产信心,保障农产品的供给水平,同时还会对规避物价急剧波动、管理通货膨胀预期、刺激国内居民需求等产生积极影响。由此可见,这是一个直接关系国计民生的政策。

  李国祥还表示,这七项扶持措施中,除了继续实施油菜籽临时收储政策并提高收储价格以外,基本上淡化了其他农产品最低收购价政策,着墨更多的是加大临时性补贴,而且重点强化了政府职能以保障落实有效,由此不但看出中央解决问题的决心,也可以得出农民收入不会受到太大影响的判断。

  政策不仅着重解决当务之急,还将长远问题一并纳入。李国祥说,扶持措施中明确,中央财政在今年已安排145亿元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的基础上,再增加10亿元,重点支持西南和北方地区机耕机播,此举强调了机械化补贴,为农业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在李国祥看来,危机向来是一把双刃剑。尽管目前生产条件十分严峻,但整体形势对农民还是有利的。

  夯实基础,细水长流

  何时不再靠天吃饭?这是我国农业生产中一直面临并且亟待解决的问题。去冬今春多发的农业灾害,让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与我国农业生产规模相矛盾的是,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农业稳定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

  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梅旭荣说,近5年来,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粮食损失达1000亿斤左右,为粮食总产的10%,其中,旱灾造成的损失约占全部灾害损失的60%左右。他认为,应该加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的研究,在以后的农业科学研究中要加入气候变化的因素,考虑气候变化的影响。

  除了气候影响以外,农业生产中自然风险的应对能力,特别是农业生产性公共产品投资,以及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能否为农业持续生产奠定坚实基础,是影响农民收入和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基础设施建设弱化将会严重损伤人们对自然变动的回应能力。在这一问题上,李国祥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基础设施薄弱并非国家财力投入不足,事实上,中央财政这几年在“三农”方面的投入力度已经越来越大,重要的是在农业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生产技术难以快速提升、经营方式过度分散化的情形下,如何强化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内生力量和可持续性。基于此,与补贴补助等短期扶持政策相比,我国农业生产扶持政策更应凸显“夯实基础”的准则,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李国祥同时指出,应该对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有效执行一揽子惠农强农政策充满信心,农业生产补贴、补助、收储以及收储价格调高等措施也必定会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稳定农民的投资预期。因此,短期内现有的政策安排会产生出提升农业生产、稳定物价变动等积极效应。

连续三年获评优秀!山西省农机补贴这样做!

连续三年获评优秀!山西省农机补贴这样做!

?

2018年,山西省农机部门落实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4.35亿元,共补贴3.6万户购买各类农机具4.7万台(件),农机购置补贴绩效管理工作得到农业农村部的充分肯定。山西省已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农机购置补贴)延伸绩效管理优秀等次,尤其2018年考核总分全国排名第一。王成副省长批示:“望再接再厉,2019年工作取得更好成绩。”

党的十八大以来,山西省共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5.6亿元,带动农民投入213亿元,扶持44.8万户购买各类农业机械61.5万台件,通过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推动,全省农机作业水平、装备水平和服务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截止2018年底,山西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9.8%,比2012年提高11.4个百分点;全省30马力以上的拖拉机保有量达到9.8万台,比2012年增加了0.9%,玉米联合收割机达到2.1万台,比2012年增加了近1倍;全省农机服务组织达到4748个,比2012年增长9.2%。其中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2647个,比2012年增长60.7%。

取得这样的成效,山西省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以三年为一个周期实施补贴政策,加强顶层设计,稳定农民预期;二是持续强化信息公开,全方位向社会公开补贴对象、补贴标准、补贴范围、补贴程序等,确保补贴工作阳光操作;三是不断推行运用农机购置补贴手机APP、辅助管理系统、投档软件等信息化软件,全面统筹调剂使用补贴资金,确保补贴工作顺利实施;四是坚持全面实施敞开补贴,实现补贴范围内机具有需就补,应补尽补,全力满足农民需求;五是在全国率先探索“直接采信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出具的注册登记凭证,不再重复核验”的补贴模式,并推行使用手机APP申请办理补贴手续,努力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更加方便农民。

2019年,中央下达山西省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255亿元,山西省农机部门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力争完成扶持2.6万农户购置3.1万台件农机具,继续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

标签:补贴   农机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67064.html